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父母都需要了解的厌学抑郁症常识


我们父母需要了解的有关于厌学抑郁症的常识,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几周里面逐一把它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厌学抑郁的一个基本关系。首先厌学是应对有伤害的事物的一个自动反应。其实这个反应我们说从心理学来讲,它叫情绪的厌恶。厌恶是起什么作用呢?一个人对一件事物产生厌恶的情绪,就说明这个事物是有伤害的或者是没有好处的。比如说我们说这个食物腐败了,很臭,变得很怪这个味道,那么我们就会有厌恶的情绪。比如说一个人老伤害我,老否定我,我就会对他有厌恶的情绪。你甭管他是我的孩子还是我的家人,只要他老伤害我,老否定我,我就对他有厌恶的情绪,因为他对我是有害的,那我就必须要生出厌恶的情绪来逃离,它就是我必须要逃离,对我有伤害,对我没有什么好处的事物,这就是厌恶情绪的根源。那厌学它也是一种厌恶情绪。那我们说厌恶情绪是逃离有害的事物,那你就明白了,厌学就是逃离有害的事情。那他他在逃离什么呢?当然是在逃离学习的痛苦和压力。刚才我讲了厌学是在逃离学习带来的痛苦和伤害。那么一个人为了逃离伤害,保全自己,你的生命能够活下去,那就必须要逃离。那就说明现有的学习模式是有伤害的。那我们说聪明的孩子是要逃离的,如果不逃离,必然就会发展到厌学,必然就会要发展到抑郁

第二步,厌学是非忧郁型抑郁的前奏。稍后我们会去分享临床方面对抑郁的几种分类。非忧郁型抑郁指的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抑郁症。这种因为后天环境压力所致的抑郁症的一个前兆,它不光是前兆,甚至它就是非忧郁型抑郁的轻度的表现。那我们可以把它判断为轻型的非忧郁型的抑郁症,这就是厌学。这就是厌学抑郁症的关系。我们看一下抑郁症的自我诊断。从国际临床来看,他们总结了一些共识,当然每一个医院或者是每个国家或者每一个手册给出的标准不完全一致,但几乎一致。我们可以从这几种情况自己评估你的孩子是不是已经抑郁了,包括厌学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这个来判断他是不是处于一个轻度的抑郁状态。



第一,自我价值感很低,就时常觉得我没有价值,我没用。第二,睡眠模式显著改变。当然主要就是以失眠为主,也有的是嗜睡,有的人是睡眠越来越多,这个是极其罕见的,是一种特殊的抑郁症。但是通常这种环境压力所致的抑郁症往往都是失眠。我们认为这叫睡眠模式的显著改变,就肉眼可见的至少保持两周时间以上的改变。这叫睡眠模式的显著改变。食欲和体重显著改变,就有可能体重没变,但是食欲改变了就吃得少了或者吃得多了,但主要是吃得少了,就是特殊的情况是吃得多了。第三,心理和生理敏感脆弱。心理敏感脆弱,那就是不能批评。不能说他这叫心理脆弱。生理脆弱叫什么?生理脆弱就是容易生病。还有就是对于这种物理刺激反应过敏过度,这叫身力和心力的敏感脆弱,非常容易情绪化。当然这个情绪化其实跟这个心理敏感脆弱是有渊源的,因为它脆弱,所以它受的刺激反应就比较大,那刺激反应大,就必比较容易情绪化。

那情绪化是什么呢?我们说情绪化大多数都是愤怒,但是少数是恐惧,大多数情绪化的这个情绪表现是愤怒。愤怒背后的心理需求是震慑,就是你伤害我了你,你剥夺了我的权利,你剥夺了我的资源,所以我就愤怒,我愤怒你就不敢再做了,你就不敢再伤害我了,你就不敢再碰我了。所以愤怒是一种震慑。

当然有的孩子是不敢对自己的父母愤怒,那么他就把这种愤怒指向了别的。比如我不敢对我妈发脾气,我也不敢跟她争论,因为我发现我跟她争论一句,她有十句等着我。那我还是为了确保我现在能活着,我就干脆不要跟她争论了。那我就去我就去折磨小猫小狗对不对?有个相声里面讲,孩子被父母骂了,然后他就去打猫打狗,就是这样的踢猫踢狗,虐待小动物,它就是这么来的。那有的是虐待小动物,有的是伤害别人,去打别人,去欺负别人,还有的就是欺负自己。自我攻击,你是个没用的家伙,你不配活着,你滚,你死!所以他非常容易情绪化。但是一旦他情绪化不能向外发展,他就向内攻击,这个人很快就会自我了断,对诸多事情失去兴趣。什么叫诸多事情呢?他以前从来没做过的事情,那不算诸多事情啊。我们说的是以前曾经喜欢做的事情,但是现在不做了。比如说有的孩子以前喜欢阅读,有的孩子喜欢自然科学,有的孩子喜欢读人物传记。但是怎么到了初高中什么兴趣都没有了,就只剩下看电视和玩手机了。我们说这个孩子对诸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甚至有的男生对女生也失去了兴趣,这很不正常。所以性的欲望减弱甚至消亡,也是抑郁症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诊断的标准。第四,无法专注学习。当然我这里写的无法专注学习应该是针对学生的,那针对一个成年人,应该是无法专注工作,无法坚持工作,无法正常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法专注学习。你让他在学校里面他学不进去,然后他很受煎熬,他就想回家,因为在学校也学不进去。而且你在学校你不光学不进去,你还面临那么多的学习任务,觉得很多事情都没有意义。没有意义和失去兴趣是两件事情。失去兴趣指的是以前她很喜欢做的事情,他现在不做了,甚至这个事情可能是他禀赋所在的事情,他也不做了,我们说这个孩子已经抑郁了。那觉得很多事情没有意义,我们说人的生理满足的事情,它应该是有意义的。那生理满足事情都没有意义。那你活着有什么大劲儿呢?可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吃好吃的东西没什么意义,学习没什么意义。可是学习对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那是绝对不能停下的。



为什么孩子们都不爱睡觉呢?其实就是在学习,但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他就他去基本的学习都不会有了,如果拿着手机,他也不是在探索新的世界了,拿着手机也是在已有的一个现成的不用过脑子的事情方面,然后进行一个无意义的一个信息刺激。所以学习无意义,人生无意义,交友无意义,亲情无意义,什么感恩之心也没有什么意义。那有什么意义呢?我都不想活了,你跟我说那些干什么呀?我们来看一下抑郁症的临床类型。忧郁型抑郁症,这是第一种,它是生物性抑郁的典型表现。什么叫生物性?就是说它是由我们的肉体决定的,就是我得这个抑郁症,我这个精神抑郁了,但是不是因为环境对我造成伤害抑郁的,很有可能是我们家有遗传或者我生来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过去心理学里面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他会认为粘液汁和抑郁汁的人就是不爱说话,然后对什么事情反应比较慢,反应不太敏感。说白了,这种人如果这种性格的人我们说这种天性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他后天造成的话,那我就是先天造成的对不对?那先天造成的我们就认为是叫生物性的一个结果。那这种忧郁型的抑郁症不太常见,治愈率很低,对药物治疗反应比较好,因为它不是后天的精神身上的伤害造成的,所以她对心理治疗不太敏感,这是忧郁型。

我们再看非忧郁型的抑郁症,这就是我们绝大多数青少年得的抑郁症,就是非忧郁型的,他是非生物性的抑郁,就是说不是因为遗传原因导致的,也不是因为基因突变,而是源自于社会心理因素影响。那社会心理因素那这个就很广泛了。实际上指的是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的生存环境的影响。我们说这个专业的词汇它让你很难理解。说简单点就是在孩子生存环境,它的影响与压力世界有关。这个压力事件不见得是现在跟小的时候也有关系。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这个孩子小的时候有没有被遗弃的经历,有没有寄养的经历,有没有住校的经历?那这些事对一个我们说,对一个高中之下的孩子来说,这就是巨大的人生压力,他会认为父母不要他了,不会确保他活到成年了。那对他来说,他就是整天就生活在绝望和恐慌之中。那又比如说父母长期地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又比如说这些老师为了你好,然后罚抄 100 遍,然后让你在那站两个小时受羞辱,这就叫压力事件。

当然偶尔的一次的压力事件问题不大,长期的压力事件必定会抑郁。所以抑郁症这种非忧郁型的抑郁症一般情况不会是因为单一的这种压力事件造成的。但是有的孩子可能因为昨天老师骂他了,因为一次考试考砸了,然后不上学了,然后就天天玩手机了,表面上看好像是跟这件事情有关系。但实际上这个孩子他的生命价值早已经要归零了。所以我们说这个孩子他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性地遭遇生存的压力。最近这件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非忧郁型的抑郁症自愈率较高。比如说有的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天天割腕,然后就不敢去管自己的孩子了,就不敢去骂自己的孩子了,就不敢去逼自己的孩子了。这个孩子就没有了伤害了,就没有压力来源了。然后父母也不敢再去敦促孩子上学了,那这个时候孩子就慢慢的就好了。又比如说这孩子不上学,天天玩手机,然后你一说他跟你怼回来,然后把门一关,你又不敢跟他对抗了。有的家长不敢去管自己的孩子了,这孩子得到自由了,然后有足够的时间去疗愈自己了,慢慢就好了。当然我们说真正能治愈的往往都是环境改善了,彻底改善了。而且这个孩子不是那种从小遭遇了长期持续的伤害,只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遭到了伤害。然后当突然这个压力消失以后,这孩子很快就会治愈。但是我们说那种从小遭遇遗弃,然后从小被批评纠正,否定打骂这个生命价值即将归零的孩子。这个时候你说我不敢管他了,我懒得去管他了,不敦促他了。他可能就是持续的伤害就停止了,但是过去那么多年造成的生命价值即将归零这个事实,治愈会需要非常漫长非常苛刻的环境才能做到,所以这种情况下治愈就是非常不确定,而且非常漫长。



那么这种抑郁症对这种心理治疗是反映敏感的,对精神疗法、抗抑郁药物及心理咨询都是有反应的,特别是对心理治疗是有反应的,不见得对抗抑郁药物有多么好的反应,因为它是一个精神问题。认知疗法的效果很好。其实这种孩子的家庭,父母往往都有一定程度的这种抑郁。不光是要去治疗孩子,其实我们要去帮我们的父母走出这个抑郁的困境。这是非忧郁型的抑郁症,它与个体精神生命的状态有关系。那这个精神生命状态其实就跟生命价值有关系。我们再看精神病性的抑郁症极为罕见,它的抑郁的心境更加严重,很难治愈,有更厉害的精神运动紊乱的现象,有妄想及幻觉的出现。我们说已经精神分裂了,这种抑郁症已经精神分裂了,有强烈的自罪感。那这种病它不完全是生物性造成的,也跟后天精神的压力有关系。当一个人承受了不可承受的精神压力之后,那么他就容易出现这个精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比如说一个孩子因为他某一次没有听话,然后跑过一条马路,他的姥姥然后去追他,为了保护他,结果这孩子没被车撞,他姥姥被车撞死了。然后如果父母就去责怪这个孩子,就是你不听话,就是你怎么样,这个孩子要么他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自我保护,我不受你们的伤害。如果他真的相信了父母说的话说就是他的错,那这个孩子就有强烈的自罪感,他就特别容易精神崩溃。当然我们说小孩子还不太容易精神崩溃,原因在于他不太容易把错误归因于自己。即便你证明是他的错,但是他不这么认为,反而是那种我们说听话的成年人,他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他大但是能推理出这个事情跟脱不了干系,那么他就会认为是我的错。那么这个时候他又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就只能是崩溃。

所以我们说为什么一个人犯了天大的错误,这个时候你反而不要去抱怨他,不要去怪罪他,也不要去惩罚他。如果你要去惩罚他要么就变得冷漠,他要么就变得自责,这两个结果就不会好。这两个结果都会对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一个人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你不要去做太严厉的事情,否则对整个社会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就是这样,通常是老年人极强烈的创伤后出现。为什么?因为老年人很绝望,自愈率极低,对物理性疗法反应最好。什么叫物理性疗法?比如说吃药电击这些东西疗法反应比较好,这叫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精神疗法效果不佳,他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的认知,他听不懂你的逻辑推理了。非典型性抑郁其实它应该是属于上述三种中的某一种,但是它表现出来的跟其他的抑郁症的表现不太一样,但是成因仍然属于上面三种之一。嗜睡而不是无法入眠,胳膊和大腿反应沉重,甚至没有知觉,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就太他这是曾经完全可能是上述三种之一,但是他表现出来是不一样的。这个就跟个体的复杂情况有关系了。抑郁症的另外两种分类的类型一个是单向抑郁。什么叫单向抑郁?就是单纯的抑郁表现,非常符合抑郁症的临床的表现,没有别的。第二个是双向抑郁。什么叫双向呢?有时候是抑郁的状态,有时候是一种心境高涨的状态。我们说叫躁狂状态,很疯狂。有的孩子然后拼命地去玩游戏,然后不断地骂人,不断地摔东西,是不是有没有这种孩子表现得特别的亢奋?然后这个劲一过了,然后特别沮丧,什么也不想干。那你说双向抑郁是不是单向抑郁的一个严重版呢?那可不见得。这个可能还是跟这个人的体质跟人的这个精力的复杂情况有关系。所以很多事情还不能确定。

现在在心理学方面,只能是很多方面,只是知道有什么,很难说清楚为什么普遍来看抑郁症的形成的病因。这是临床方面统计出来病因遗传显著性约40%。就是如果家族有这种抑郁史,那他的子女后代发生抑郁的这个可能就会比较大。但也不是说非要抑郁,就是他对环境的要求会更高。比如说我的父母得够抑郁症,那我得抑郁症的概率会比较大。这个可能跟遗传有关系,但是其实我个人认为不完全是遗传。你比如说我父母有抑郁症。他有抑郁症,说明他自身的精神力量是很弱的,他是没有能力来爱我的,那我大概率也会得抑郁症。其实他有一部分是因为他有抑郁,所以他无法去确保一个孩子需要的心理资源能够得到及时的给予,那么他的子女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那这个时候你说到底是遗传还是不遗传呢?你要去统计的话看上去跟遗传有关系,因为他父母也有,但我们认为这叫救援方式的代际遗传。比如说我父母从小就爱骂人,因为她有抑郁症,他爱骂人,那我得抑郁的概率会很大。那我也没有学过陶老师的课,我不知道骂人对孩子有伤害。那我接着骂我孩子,我孩子的抑郁症的可能也大了。

那你说到底是遗传,还是说是我们不懂教育呢?所以说有时候心理学统计出来的东西它仍然是有偏差的,你不确定它到底是咋回事是吧。但是遗传显著的抑郁症主要就是忧郁型的抑郁症和精神病性的抑郁症,这两种遗传的显著性比较大。还有双向抑郁它跟遗传的相关性比较大,但是仍然不排除因为父母有抑郁症,因为父母无法去爱自己孩子,导致自己孩子得的这种重度抑郁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不排除这个原因,只是统计学生来看可能有遗传的迹象。

第二个是大脑老化,这个主要是跟老年人有关系啊。第三个是生命价值低。当然临床学它统计的不是生命价值低,它统计的是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说容易情绪化或者是这样那样的。其实在我们看来就是生命价值低,就生命价值水平有关,生命价值水平低,这个家族就会容易得抑郁症,这是我把其更多的很多种全部划归到生命价值水平这个分类里面去了。实际上这个分类主要就是后天教养方式或者叫成长环境所造成的。而且生命价值水平的区别还跟性别有关。你比如说女孩子,女孩子就特别容易抑郁,因为这个性别不一样,女孩子对交往的依赖会比较大。而男孩子她可以通过沉迷研究一个工具或者进行一种自我探索来逃避这种社会化的伤害。但是女性是逃避不了的。所以性别有区别,但是性别的区别仍然作用在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水平上。比如说我的社会化连接高,那我作为一个女性,那我的生命价值水平就比较高。所以性别的区别仍然作用在生命价值的水平上。



创伤过去的批评、纠正、否定打骂被遗弃的经历有没有,这些都是影响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水平,而不是创伤本身造成了什么影响?还有就是环境压力比如学习压力,还有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当然其实人格具体来讲它仍然是一个儿童成长经历过程中所塑造起来的一个结果,其实仍然是生命价值水平高低的一种另外一种层面的表现。

这就是刚才我们分享的父母需要了解的厌学抑郁的常识。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