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孩子对物欲的追求,反映出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家长要赶紧行动


首先我们是满足孩子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是心理需求。当然其实很多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也是心理的需求。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初中生就喜欢买贵的球鞋,有的限量版的球鞋,2000块钱一双,他就喜欢炫耀。为什么呢?因为在学校里面不允许一个孩子个性化,咱们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而且都是又肥又大的衣服。掩盖了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儿独有的这种魅力。然后发型也不准留长发,也不准烫发。什么都不准。那唯一剩下的就是脚上那双鞋,你可以做点文章。

那对于一个生命价值高的人来说,他不需要说我穿一双2000块钱的鞋来证明我自己很牛,不需要,因为我本身就牛。一个父母根本就不喜欢不认可,然后在学校里面学习也不咋样,朋友也不咋多。那这种孩子生命价值低,他就得需要一点东西。那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是物质上的满足,你到底满足还是不满足?满足了以后,他可能能坚持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感觉良好。如果你不满足,然后他很快就会觉得我自己没价值,啥也干不成。那你要不要满足呢?这个时候就很难决定了对不对?你满足了是个无底洞,你不满足他很快就给你退缩。

那怎么办?所以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说你的物质上满不满足的问题,而是你要满足孩子精神生命所需要的更多的生命价值的来源。而这时候物质的满足需求它只是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初中这个叛逆期的孩子有时候会出现一种混乱,就是说咱们家比如说是一个工薪阶家庭,没有太多的钱,很少打车。但是很有可能你的孩子去很近的地方都要打个车或者是明明家里面有饭,他就想点个外卖,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这个时候你说陶老师我到底是满足还是不满足呢?你可以不满足,但是不满足必然就会发生很多冲突。那你孩子可能就会觉得你不够爱他,然后他会觉得自己是很窝囊,自己很穷,什么都不配。那你说这个需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需求很有可能是孩子生命价值低引起的,但是不完全是我们说青春期的孩子他有一段时间处于一个价值观混乱的阶段。



他需要去探索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来确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确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确定自己未来何去何从,他需要去整合和很多价值观的冲突。这个时候什么有些不道义的行为,有些不尊重不孝顺的行为都会出现。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说他是这样糟糕的人,而是因为他进行了一种我们说叫行为艺术的尝试。那你要不懂青春期的孩子,你什么事情都跟他计较,什么事情都跟他讨价还价完蛋。最后这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被你塑造成一个没有价值,然后你不肯为他投入资源的一个结果,然后他就进一步降低了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你很难说清楚。

那这种需求你到底是满足还是不满足?其实你满足了以后,可能两年以后他就没有这些需求了。如果你不满足,很有可能你就塑造了一个贫穷思维,他一辈子都觉得自己不配。你说哪个好?你就很难重视这一点。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尝试两种人生,两种命运。但是我们很清楚这两种孩子会有什么区别。当然如果说我说你还是满足孩子,那可能你会觉得这是一种溺爱,这是一种无原则的爱。但是那我们讲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满足的?如果说一个孩子她的需求要伤害到别人的利益或者伤害到自己的利益,那我们说这个需求是不可以满足。因为你违背了做人做事的底线。但是如果说他在某种需求虽然不合时宜,但是可以接受,但是没有伤害别人,那我觉得你可以尝试去满足一下。毕竟这样的满足他就是爱不是溺爱。

什么叫溺爱,明明知道他这个需求会伤害到很多人,你仍然去支持他了,这才叫溺爱,这叫无原则的爱。所以你这个问题我也很难说清楚。但是我跟你讲如果不满足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而且有时候这些物资需求可能他只是在尝试一种生活方式,尝试一种他自己的权利,但并不是说这种需求会造成一个长期的结果,所以你需要去承担一些责任,你需要为自己的决定去承担一些责任。我只是把我的经验和看法告诉你了,但是我不确定你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我就只能达到这个程度。



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点头像进去找专栏和橱窗购买陶老师课程。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