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男孩九岁,喜欢的事情就爱做,不喜欢的事就不爱做,这种状态正常吗?
有一位家长是留言是这样问:请陶老师帮忙判断孩子的状态,透过现象找原因,有点难,他希望陶老师帮助帮忙判断一下孩子的状态。
说话人1:二年级的男孩儿9岁。单亲和爸爸的关系也很好。但是距离远,交流少。孩子的性格是这样的,从小想干的事情挡不住,不想干的事强迫不了。比如说每顿都要开心的吃肉,吃米饭蔬菜的时候就要唉声叹气。孩子有点瘦,就是从小就有些偏执,突然想到什么,就马上非做不可。曾经拼了一个2000多块的零件儿乐高遇到困难就哭,哭完了拼不肯停,直到拼完。那孩子的
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最不喜欢的是语文课,只有反复做题和抄写,也曾经因为走神儿和好动被批评被处罚。上周五有四节语文课突然不肯上学,劝说也没有效果,请假了。然后中午送饭,他玩乐高和看电视就很高兴。下午回家就问老师发的作业在哪,但是等到周日才开始写,写作业喜欢留到最后。而且是唉声叹气好久才开始写,一般陪着并不需要很久就能写完。考试偶尔会有80多分,但是他会
比较失望。觉得自己不是成绩最好的那拨人。但是也是挺棒的,成绩没有具体的要求,就是但是老师会找麻烦,就忍不住焦虑说。这两天都开心上学了,这是关于
学习方面的家长描述的确实很多。
关于亲子方面的家长说无论大小事情甚至干了坏事都跟我说。还算是
比较亲密的母子。

确实情况描述的有些长,感谢老师耐心读完,请老师指导他的问题就是请老师帮忙一下,判断孩子的状态。
说话人2:孩子的状态会变化,他不高兴了他就表现出不高兴,怎么也不想做,或者是遇到他不想做的事他就不做,然后遇到喜欢做的事就拼命做,我觉得这个状态才是一个人正常的状态。那你说人教你做什么就做什么,管他喜不喜欢,管他明不明白他就去做了。我觉得那不是正常的状态。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个时代把不正常当成正常。其实我觉得主要问题是什么呢?主要问题是要求太多了,自由太少了?所以你的孩子他会表现出很多纠结的事情,或者是很多跟我们想象不一样这个事情,那是因为我们整个系统对他的要求太苛刻了,太多了,太繁复了。而真正给到他的自由太少了,甚至我们会觉得好像给到孩子一些。
孩子自由地去探索自我,自由地去
学习是一种奇葩,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行为,所以才会引发我们家长来问,这是孩子这状态是不是有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状态是正常的,反而是他每天回来就想着
学习,学完了以后,高高兴兴地去玩,我觉得这个是有问题的。因为一个孩子学东西,可不是说按你
学校老师规定的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可不是按这个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她学东西是根据身边的资源,然后根据他自己当下的进度,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综合决定怎么去学。所以孩子他自己选择的一种
学习方式或者学什么才是真正适合他的。

但很显然,我这个说法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学校的要求可不是这样的。但是不管学校的要求是什么样子的,只有在自由的环境给到丰富的资源,才有真正的
学习发生,否则都是假
学习,否则都是为了应付别人,都是为了满足父母,都是为了为别人高兴而学。这种事坚持不是不了多少年。
我们认为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花大量的精力去满足父母的需求,满足
学校老师的需求,那我个人认为他在初中很快就会
抑郁,很快就会彻底
厌学,反而是那种不太听话,总是想要争取自己的权利,总是找准时机就偷偷摸摸地爽一把的那种孩子。我觉得他可能能坚持得更长时间,甚至他有可能在高中阶段后后来异军突起在高中阶段崛起,可能在初中阶段
比较差劲。那种在小学阶段
比较差劲,在初中阶段能够混下去,到高中阶段会崛起,在大学阶段,在未来的人生中开始去折腾自己的
梦想和目标。我觉得正常的一个人类幼崽,那应该是这么一个发展的模式。
其实我们老古人老祖宗早就说过因材施教,但是这些话你知道吗?它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的规律。但是这些话在我们现在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耳朵里面听起来这就是扯淡。因材施教没有因材施教的环境,我给你因材施教了,那社会不会宽容你,你注意,很多家长就是他没有去争取自己孩子发展的空间。他直接就用他认为很理性的很现实的很聪明的一套理论,直接把孩子的未来否定掉了。

那这个孩子
厌学的概率很大,不知道为什么
学习,然后的空心病
抑郁症的可能性
比较大。你知道
抑郁症有多少吗?在高中阶段有百分,就是高中阶段有20%多的
抑郁症检出率。那还有很多,检出了不承认没检出快要
抑郁。那你说有多少啊?所以空心病更是,普遍的包括很多考上北大清华的有1/3都是空心病。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去追捧。
所以我养育我的孩子,我就是注重几个方面,首先我让我的孩子不怕考砸了,然后做错事情不怕。这些都不要怕。谁骂你你都不要怕。我从来几乎不会说是以恐吓孩子的方式逼迫孩子听话,一旦你的孩子害怕了,那他整一个精神状态很弱,那么非常容易退缩和逃避,那你半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不要用恐吓孩子的方式去让孩子听话,反而就是要鼓励孩子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只有做真正喜欢的事情才会成功。
这个事情不是我说的,这就是一个规律。你要说我就相信别老师说的那一套,我相信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那一套,你就不信我的,那其实是你选择了背离规律,那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我也知道这个事情我没有办法真正地证实,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经历两次人生,所以这个事其实我也很难说清楚或者说服大家。但是你的孩子我觉得他自己学的那个状态是真
学习,而至于你们期望的那个就按时作业那个是假
学习。当然我觉得就是你让他混着
学习,满足学校的需求,你也要尽可能地把这个过程搞得稍微快乐一点,减少一点痛苦。否则孩子可能在应对学校的任务,现在就会催促,现在就会
躺平。那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很难再继续下去了。这个问题就是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一个多元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也不能讲太多,就只能讲这么多。

说话人1:这我建议其实家长如果要是通过
学习之后,其实自己就有一个判断能力,我孩子现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就说是对他未来,因为我们肯定是面向未来。就培养孩子肯定是面向未来去培养的。就是我做这件事情对孩子的未来是有好处的。然后那个我才去做。如果就说仅着眼于当下,这个肯定是不利于孩子长远发展的。
说话人2:其实这个家长你注意,提出这些问题是说明一个家长看什么是对孩子有利的,什么是对孩子有伤害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就是说其实他代表了绝大多数家长,就他真不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对一生发展是有利的,搞不清楚。所以我还是建议,就是要系统
学习,要不然可能有很多很多的疑问很难选择。
说话人1:没错,现在的这个时代确实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纷繁复杂,需要我们父母有一定的辨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就是在家庭教育这件事情上,也是希望家长能够系统地
学习,因为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就是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是如果你没有系统
学习之前,可能今天觉得这个事也是问题,明天的这那个事还是问题。就是我们也很乐意帮大家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不能说今天我遇到这事,明天我遇到那事,后天我又遇到其他事,你的孩子成长可能有一万种可能性。

说话人2:咱们不可能把一万种可能性都讲一遍,然后我们都去背下来,我们必须要找到基本规律是什么,刚才艾米里说的信息爆炸是一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变化,就是这个时代变得非常复杂,还有现在的孩子面临的这个生存环境变得
比较复杂,所以对我们家长的要求是很高。就说你要么有智慧,你要么就是认知水平很高。
说话人1:没错。还是能够看到,就希望大家能够系统地
学习,就是智慧父母基本功。这个课程是陶老师亲自研发的,打磨得非常好。就是对父母非常实用的一个课程,也是底层逻辑讲得非常透彻。就是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看透事物最原本的一些原理和规律。
喜欢请点赞转发订阅。如需帮助请留言或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