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能力慢,依赖父母的小学生,父母怎么做才能让他过渡?
一年级男孩做作业的时候需要家长陪伴,需要解释题目,发现他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自己做题就说不理解,看题不够认真专注,有时候做题碰到困难就愣在那里发呆流泪,自行理解能力
比较差。在学校也有这种情况,与人交谈的时候理解
比较慢,请问如何帮他改进?
就得帮他一起去理解。这个过程不就是训练的过程吗?我们通过做题来训练,理解已知问题,理解他到底要考我们什么问题。那你做十道题不就是进行了十次训练吗?所以你现在陪着他,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理清思路,慢慢的他就形成经验了。所以这个过程就是训练的过程,现在他干不成这个事,那你就得帮他干成,你不帮他干成他就会觉得自己要完蛋。所以你就耐心的无伤害的帮他理解。
好清楚这些问题,千万不要焦虑,不要着急,不要批评纠正否定,否则他
学习上的痛苦和就会加倍。然后他对
学习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差,跟
学习的连接就会越来越差,最后就会变成差生。所以你就好好地耐心地去教会他。其实很多问题可能不是说你通过反复跟他讲题就能学会的。

我们说儿童的认知发展,它是一个一个阶梯的,很有可能在最近几个月你怎么教也教不会,但是你过了一段时间他突然就行了,就能理解了,它是阶梯性的发展,它不是这种线性的发展。所以我们父母必须要明白这一点。还有一个就是有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得慢一点,所以你的孩子可能他跟不上别人的进度,但是不代表他最终学不好,他只是在现在学不好,不代表他未来学不好。我们说这些问题在青春期之后都能够变得差不多,所以他在小学的时候跟别人有一些区别,你不要怕,不要觉得是因为他学的时间不够,或者是因为他不认真。你不要怪这个。很有可能就是他的生理成熟期
比较慢或者
比较晚,导致他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开窍,不能胜任这个要求。最后他会比别人差。但是这种差并不是代表他未来的成就会差,而是代表他在当下的年龄阶段他会比别人慢。
所以我们父母必须要有这种正确的儿童
学习观、发展观、正确的认知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要搞明白。如果你不搞明白,你就怪孩子不好好学,怪孩子不认真,怪孩子学的东西太少了,你再给他加码,那他本人学起来就困难,你再给他加码他就已经不是抽象思维不够成熟的问题了,甚至有可能是精神上痛苦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又让孩子遭遇了新的挫败,那就越来越难了。所以一定要好好地去陪伴孩子,面对这些问题,得让他能够胜任这些问题,直到她能够独立应对,你才能抽身。否则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