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岁之前的孩童教养的重点是什么?
“六周岁之前的孩童教养的重点是什么?是开心最重要吗?目前我家孩子4周岁,和我待在家玩各种游戏,过家家、拼图、轨道车、画画、学英语、读绘本,还是让孩子和固定一两个同龄的孩子玩一天更好呢?”
首先肯定要进行智力启蒙。幼儿阶段的智力启蒙不是教他认字或者做奥数题、做数学题,主要是探索这个世界。通过探索、把玩身边的事物来了解身边事物运行的一般规律。一个孩子对身边事物运行的规律了解得越多,他未来就越有可能推理出未知事物的规律,这就叫智力启蒙。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铺垫下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的基础常识
真正的智力启蒙是对身边万事万物的了解、把玩。你说的那些过家家、拼图、轨道车、画画、学英语、读绘本,都是对身边事物的探索和了解。跟同龄孩子玩,也是对身边事物的了解。比如说去动物园看动物,就是对动物生活习性的洞察和了解,慢慢了解某一种动物的规律。比如他看的都是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后他就得出了哺乳动物一般的生活习性的共同点,就得出了哺乳动物内在的规律。当然也有特殊性,也有一般性。

孩子们在公园里面追逐打闹,就是社会性的游戏。社会性的游戏实际上是在模拟成人世界的规则。规则包括在人群里面分老大、老二、老三,制定游戏规则,违反规则接受处罚。这不都是对成人生活或者是面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演练吗?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孩子的人际智能:“虽然我对这个规则不满意,但是我得接受。如果我不接受他们不跟我玩。但我发现我是这个团体的老大,我居然可以支持他们干事。但是如果我光让他们干事,我不奖励他们,他们最后也不跟我玩,我得奖励他们。奖励我要么就把我的资源拿来共享,要么就口头奖励。”因为权威者的认可,能够提高生命价值。
你孩子跟别的孩子疯玩一天,也是社会规则、人际智能的一个演练,没有漫长这样的训练,一个孩子不可能后天发展出这样的能力。
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到中学阶段,很难跟人建立起深度的交往关系,很难跟不同的人相处。对身边的环境有各种各样的抱怨。我们认为就是孩子小的时候这种团结的游戏玩得太少。当然不光是这个原因,还有个体敏感脆弱的问题。所以你说的这些事都是好事,都是教养六周岁之前的孩子非常重要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