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商人和渔夫》启发我顿悟_原来快乐与成功如此简单


这个故事来自于一本书,一本关于自我成长的书。下周我还想分享其中的另外一个小故事。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呢?这本书叫《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这本书的整个的故事我不讲,我讲其中里面讲到的另外一个小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商人去度假,他想远离尘嚣,好几次攒足干劲去赚钱。然后有一天他飞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在一个小村子里面游荡。看样子这个商人已经失去方向了,已经处于一个抑郁情绪了,开始寻找未来。路在哪儿呢?几天过去了,他注意到当地有个渔夫看起来特别开心,特别满足。然后商人就跑过去跟他聊天。商人很好奇,因为我们说这个世界上那种快乐的满足的人很少。

然后这个商人就问渔夫:“你怎么这么快乐呢?你每天都干些啥?是不是躺平了?”其实商人想的是,你是不是衣食无忧,财富自由,然后过着躺平的生活。渔夫说,我每天早晨醒来先和妻儿一起吃早饭,然后和孩子们去上学,然后再去打渔。

他是个渔夫,他的工作是打鱼,他的妻子就开始画画。他得花好几个小时去打鱼。那网上来的鱼如果说够全家吃饱了,那他就往回走,到家之后打个盹。晚餐之后,他和妻子沿着海滩散步看日落,孩子们就在大海里游泳。大家注意,这个不就是一个海边的渔夫的日常的生活吗?那一个农夫基本上也差不多的事情。当然我们说农夫其实还要累一些。自从我们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以来,以往那种每天花三五个小时去打猎采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太阳出来就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直干到日落。进入农业时代,我们吃饱了,但是越来越累了。所以这个渔夫其实它呈现出来的一种生活状态,跟远古时期狩猎采集时代是很像的。只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个商人惊呆了,你每天都这么过。基本上是这样的。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干别的,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这样过的。其实这种日子我就是觉得特别像那种三四线城市,也像小县城小城镇的那种生活。就那点工作,你干完了以后,就可以邀上朋友们唱歌喝酒,是不是挺快乐的?不想别的。



这个渔夫说基本上每天都是这样。商人问他:”你每天能捕到鱼吗?”“当然能了,海里的鱼多着呢。”那商人就接着问:”除了平时给家人吃的鱼,你是不是还能捕到更多的鱼呢?”渔夫说:”当然能了,我经常捕到很多的鱼,不过我把它们都放了,你看我就喜欢捕鱼。”他为什么喜欢捕鱼呢?因为它是渔夫,对不对?干别的他干不了,他就干这个擅长。人干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费吹灰之力,然后不害怕未知的挑战,因为几乎没有未知的挑战,所以它生活在一个非常舒适的圈子里面。”可是你为什么不去捕一天的鱼,尽可能多捕一些呢?然后你就可以把鱼卖掉。你卖更多的鱼,挣更多的钱。然后你过不了多久,你就可以买第二艘船第三艘船,然后雇佣其他的渔夫来给你捕更多的鱼。那过不了几年,你就能搬到一座大城市一个办公室里面去工作,我敢打赌十年以内,你肯定能拥有一座国际渔业公司。”渔夫对商人笑了笑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干嘛要这么去做呢?那还会简单吗?谁不想多挣钱呐。”商人说:”那你早点挣钱,你财富自由,你可以早点退休。””这个逻辑没问题。那退休以后干什么去呢?”渔夫问。”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不对?你退休了又有钱,那你干什么都行。”

渔夫说:”那我那我是不是就每天都可以跟我家人一起吃早餐的呢?那是不是我就可以每天接着去捕鱼呢?如果我退休了以后,我想捕鱼就捕鱼,是不是这个样子呢?当然可以了,只是那时候可能鱼没有那么多了,因为多的都被你捞走了,都被卖了,所以那时候可能稍微难一点。然后我是不是那个时候我就可以跟我的妻子一直沿着沙滩去散步,我的孩子们就可以自由地在海里面游泳了呢。””当然可以了,你有钱了,你喜欢这还不容易吗?不过那个时候你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应该是”,渔夫笑了笑,然后跟商人握了握手,”祝你早日成功。”然后这个渔夫回家去继续享受他那退休般的美好生活去了。

这个故事特别简单,其实给我很多启发,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捕那么多的鱼?这是一个问题,捕那么多鱼,然后我财富自由,我就可以想去哪就去哪,是吗?或者我想不干就不干,你作为一个渔夫你也可以做到,而且渔夫每天拥有那么多的时间,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商人想要的这个未来他现在就拥有了,为什么还要那么累地去绕一个弯回来,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



首先这个故事讲完,但是我们底层思维读书会我们要给大家一些启发。每读一个故事,我们要去看到这个故事背后的各种有趣的事情。我们读完我们最好是能够跟孩子聊一下,但是你跟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的孩子聊,你需要去聊不同的问题。你跟幼儿或者小学低年级或者认知水平比较初级的一些孩子聊。那你说聊什么呢?主要就是聊有什么。也就是这篇文章当中他讲了一些什么事,我们可以问一下,问一下孩子以后听故事他就有专注力了,他可能就会去寻找一些点,这叫专注力训练。

我们可以问一些初阶的问题,比如说那渔夫的生活资源是来自于什么呢?当然是来自于捕鱼了,所以他会发现渔夫可以靠捕鱼就能养活自己家人,然后一个樵夫就可以靠打柴来养活家人。那打材之余,我可以读道德经,可以读论语,对不对?一样可以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并不是说我非要当一个教授,我非要坐在办公室里面,我才能成为一个水平很高或者是才能去学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不见得。第二个,我们可以问商人他的生存资源是来自于哪里呢?商人是干什么呢?商人他靠什么挣钱呢?他怎么养活他的家人呢?商人是买卖对不对?你看这个商人他让渔夫去干什么事,你组织人去打渔,然后把渔卖给更多的人,那不就是一个中介吗?那不就是一个买卖吗?所以商人已经超越了自我满足的一个需求,他要去运营更多的事情。但是你注意,我们说远古采集狩猎时期,那个时候大家每天花三五个小时去寻找食物,然后其他的时间玩游戏,然后生孩子、带孩子就完了。那我们农业革命,食物丰富了,我们工业革命的生产效率提高了,我们系洞悉革命,我们工作效率提高了,我们的人怎么样啊?我们的人活得比过去更好吗?我们人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呢?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商人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他把一个基本的需求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需求,所以他是越来越难越来越累的一个过程。

我们再来看,请问商人拼命挣钱,他是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他不就是想要过上一种衣食无忧的生活吗?当然他不光想要衣食无忧,他还想要衣食超过别人。很显然这已经超越了一个渔夫,超越了一个樵夫能够做到的极限。也就是说商人想要过的生活实际上比一个渔夫比一个樵夫难的太多了,那你难得太多,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意志力。但是你还不见得比渔夫和樵夫有更多的快乐。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美猴王,当年四处拜山学艺,然后来到了平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来到那个附近遇到一个樵夫,这个樵夫很开心,然后唱的一首歌这个歌反正就是很开心快乐的一个歌。这个歌是菩提祖师教他唱的,让他解除生活的烦忧。这个渔夫就特别像那个樵夫。我们再来看进阶的问题,进阶的问题就应该去跟那个小学高年级初高中孩子认知水平达到中等阶段的孩子去探讨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就要去思考一些为什么了。境界的问题是思考为什么很多家长都没有想过我们孩子为什么有起床气?我们孩子为什么要去折腾那些东西?不想懒得想,这是我们家长的认知水平,处于一个小学低年级中年级的阶段。

进阶的问题可以是什么呢?我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希望我们底层思维读书会的会员以后我们都要做到什么程度呢?做到你读完一篇故事你就能提出问题。当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要抛砖引玉,我们给你提出一些问题,你模仿一下。请问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容易还是做一个成功的渔夫比较容易?那你肯定是有一个结论。我们说渔夫比较容易,那你为什么认为渔夫比较容易呢?你必须要说出为什么。那你说到底谁容易呢?当然是渔夫容易了,因为渔夫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因为他的需求满足很少。而一个商人,你可能需要无限的资源,你才能够达到你的一个理想状态,那无限的资源那可不容易,所以太难了。第二,做一个成功的商人更快乐还是做一个成功的亿万富翁更快乐?其实这个世界是很公平的。你不要以为有的亿万富翁,有的皇帝,他们过着这个这种神仙式的日子,他们的生活我们永远也无法理解。其实每个人的快乐其实程度都差不多。比如我做一皇帝的快乐,我皇帝三宫六院,那都已经厌烦了。那我是不是去摘一朵野花,能够让我兴奋一段时间呢?这是皇帝的烦恼,对不对?那我们老百姓没有三宫六院,我看到一个漂亮姑娘,其实我就很开心了。

皇帝山珍海味天天都吃烦了,他想去吃一下这个什么白玉翡翠豆腐汤,这是一个朱元璋的一个小故事。白玉翡翠豆腐汤不是豆腐汤,叫白玉翡翠珍什么汤。反正就是山珍海味吃烦了,突然回想起过去,很饥荒年代有一次吃过的那个东西,感觉太棒了。其实现在去吃发现那个东西太难吃了。那我们的普通老百姓就吃一个麦当劳,我都得俩礼拜去吃一次,那我两礼拜去吃一次麦当劳,虽然看上去是个垃圾食品,看上去很不上档次,但是因为我吃得少,我俩礼拜去吃一次,我就很开心。那个开心程度那恐怕是比你天天当皇帝吃山珍海味还也要好。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快乐和幸福,其实感觉那种快感差不多的每一个人,因为受你的资源的局限,你稍加努力你就能够得到一些快乐。所以并不会说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就一定会比一个成功的渔夫更快乐。我们再看高阶的问题。初阶问题是有什么?中阶的问题是为什么?必须要说清楚高阶的问题,我们去思考一些凭什么?那我们看一下高阶可能会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商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渔夫的自由呢?你凭什么要去费那么大的劲,然后绕那么一大一圈,然后又回到了一个人基本的快乐,基本的生存的一个自由的状态。

你看我们现在的人开着宝马车,然后开五公里,然后去健身房。你去健身,然后在跑步机上去跑步,然后你在那大汗淋漓。你为什么不就直接跑到健身房再跑回来不就完了吗?你说不一样,里面有空调,那里面有音乐,但是那里面真的就快乐吗?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在健身房里面,当初花了好几千块钱,冲动之下买了一个健身卡,但是一年就没去过几次。为什么?因为没意义。人在大街上,我跑五公里,我从这个我从动物园跑到了北大,那北大这个地方那可是一个里程碑。所以我从动物园跑到北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目标。可是你在跑步机上你跑了 10 公里,那还是个虚拟的东西。没意义,你绕了这么大一圈,还是回到了一个人基本的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么一个生活状态才是最满意的人生。那你需要那么复杂地去绕一弯吗?我现在我是我现在少挣点钱,但是我多一些时间我不就已经达到了你花那么多时间去挣钱,最后想得到一点时间的自由。

那不是一个结果吗?就是商人和渔夫有什么不本质的不同?他们有什么不同?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不同。他们看见的世界不同,他们对人生的理解不同,他们对快乐与成功的定义不同。那为什么有这么些不同呢?跟他们的环境有关系对不对?



这个故事我讲完了,你听到了什么呢?你悟到了什么呢?你学到了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呢?请在屏幕上写出你的感悟。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点头像,进去找专栏和橱窗购买陶老师课程。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