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出来的字和看见的字不一致如何解决?
孩子读出的字和看的字不一样。是什么情况?有个家长问,读出来的字和看到的字不一样怎么办?这个看上去有点像是
阅读障碍,其实不用管,我儿子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时候还会出现什么呢?算对的答案写到试卷上写反了,比如说算出来等于62,他写到试卷上写的就是26。我认为可能是有一点
阅读障碍,或者是书写障碍,但是不管是什么吧,我个人认为,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神经系统不够发达,神经系统的运作不够精密的,这些问题会逐渐得到改善。因为现实生活就是一种训练,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就有要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些事儿都在干,你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信息,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操作,这些事情就是对神经系统最好的训练。
100 年前陶行知讲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学习应该是在做中学,到现在都没有实现,到现在我看就是学,做是做,玩是玩,分得越来越清,这种抽象的学越来越强烈。所以完全是不是按这个
学习规律来教学的。所以这种事情不用担心,你只需要让孩子多
学习、多做事情,多运动、多玩儿,就是不要去限制他,他最想做的那个事儿就是他当下能力发展最需要的一个东西。那可能有的家长不同意了,陶老师,那你说我孩子他就想玩游戏,难道玩游戏就是他当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吗?有可能,大概率是可能的,但是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这一玩游戏的这件事情上得到的这个成长是不一样的。对于已经
抑郁和
厌学的孩子来说,玩游戏很有可能就是一种疗愈,就是一种快乐的源泉,单纯的快乐源泉。但是对于一个我们说精神生命正常或者是
比较强健的人来说,那么玩游戏很有可能是他探索这个世界的一种手段。那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玩游戏当然也是探索的一部分,但是同时他还是眼熟脑协调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比如说小孩子,小学一二年级的低年级的学生,他就喜欢追逐打闹,那你满足够了,你满足的时候就是在允许他进行这种运动神经元系统的训练,这个训练够了,满足了他就开始抽象的
学习了。所以大概率孩子想干的事情就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但是还也有一种情况是什么呢?就是说你给到孩子这个环境太单调,可能他能做的事情很少,他有时候没有别的选择,所以他很难找到真正让自己神经系统健全、充分发展的这么一种活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要多带孩子到户外去探索,多带孩子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找到孩子爱干的那件事情,那就是他当下能力训练所需要的,急需的事情。眼睛看见的字和进入大脑的字,如果说经常出现偏差,推荐大家进行一个读书会的训练。什么叫读书会的训练?就是在家庭中开展一个读书会的活动,爸爸每天读 10 分钟的书,妈妈每天读 10 分钟的书,孩子每天读 10 分钟的书,就让孩子去读他喜欢的故事书,从喜欢的故事书的
阅读中来训练你看见的和想到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事情慢慢就变成了变好了,但是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否能取得有效,或者是否能坚持下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是说你孩子每天读了多少书,而是你一定要找到他爱读的那本书。为什么呢?因为爱读的那本书,读起来才有劲,他才高兴,他才更愿意去读。如果这本书不是他爱读的,你又非要让他读,这就叫强迫,在强迫的过程中,这个信息是很难过脑子,训练的这个能力就没有什么效果。所以我推荐大家做事情一定要用让孩子高兴的方式去做,这样大脑神经系统才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但是我们的传统思想会怎么认为?我们会认为这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苦读才能真正成才。不是这样的,也许一个意志力坚强的人,为了改变命运,可以靠苦读,但是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这条路是肯定走不通的,所以想都不用想。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找到真正让这件事情能做下去的规律。
如遇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