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高中孩子模拟考不佳遭同学嘲笑比较受伤,父母如何判断是否要干预?


“男孩,前两个月一直沉迷手机,去学校上课总睡觉。最近住校去了,老师说表现还不错,因为前面落下了一些课程,有的科目有点吃力,模拟考试没考好,被同学嘲笑了,孩子很受伤。问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去开导孩子。”

我也不知道怎么开导孩子,他很受伤。我觉得受伤这个事是好事,他受伤了他就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没有考好,他就得想“我怎么才能考好呢?”这是他要去想的事,你不用去操心,除非孩子出现了显著的行为的退化,不想去上学,然后就是唉声叹气,无法专注。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家长应该关注一下是不是要去看一下病或者是去咨询一下。如果没有症状,那只是有点沮丧,有点不开心。那我倒是觉得这种事你就让他不开心,你不要管。你就仔细观察,只要没有出现持续的退缩的行为,那你就先观察。



我觉得一般的问题,孩子们都可以挣扎一下,然后最后跟现实做一个妥协,接纳现实。要么就接纳现实,要么就超越现实。这是大多数孩子面临挫折的一个选择。当然少数孩子在挫折面前,就选择了退缩。这样的孩子其实不仅仅是这件挫折事情带来的一个问题。我们说这件事情实际上是一个应急事件。但是真正地造成他退缩,停滞不前的原因很有可能不是这件事情,而是他长期以来的精神压力。当然你的孩子并没有出现这个明显的或者持续的退缩行为,所以也不能认为他有什么毛病。

一段时间内的情绪紧张,这很正常。哪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咱们成年人有时候说错话,搞砸事情,领导的任务理解错了或者是没有完成,那有时候也会挨批评,也会受挫折。那怕什么的呢?孩子的事情我们多观察,如果持续退缩,我们再介入。

因为我并不清楚这个孩子到了什么程度,所以我没法说的太多。但是按我的这个思路去面对,家长不要过度反应。我们家长不要把小事看大,也不能把大事看小。咱们得把握一个度。这个度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一个智慧,父母应该有的一个能力。这个能力属于什么呢?就是观察孩子情绪的变化。观察这种变化是一个常规的变化,还是一次特殊的变化,还是说是一次偶然。我们父母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常识、基本的能力,这个能力是通过持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来达成的。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