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过疗愈,仍然无聊想玩手机,如何应对?
家长:16 岁男孩 3 个月没去学校在家自学,孩子敏感脆弱,之前基本断裂的亲子连接,现在家长通过
学习已经建立起来,每天都在提升孩子生命价值。孩子快乐了不少,会跟我说知心话,自己也在制定
学习计划,但是执行得不是很好,对于需要持续付出意志力的事情没有足够的力量。我每天都鼓励表扬,给他信心。孩子目前状态不错,就是很多时候想要玩手机、看视频,他说其实是无聊,每天晚上都要去球场打几个小时的羽毛球才回家,我们不会去打扰他玩手机。请问孩子目前状态到了哪个阶段?他
学习能力很强,一学就会,但就是不愿意在
学习上花太多的时间。我怎么才能帮助他回到以前的状态?
陶老师:我觉得这是个好孩子,父母做得也还不错,已经给到了孩子自我疗愈的希望,也允许孩子进行自我疗愈。但是因为孩子之前在
学习上付出了太多的意志力,导致他的生命力已经下降到了很低的程度,所以现在他没有太多的意志力去付出,也就是说他现在不能在
学习上继续像以前那样过度的投入。孩子现在能够在
学习上付出的力气,就是他当下能够付出的力气。
你注意,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以前在
学习上专注付出太多。你现在把孩子治好了,又把他送到原来的火坑里去,你觉得他有希望吗?你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是没有看到孩子精神生命的需求,没有看到
应试教育对孩子潜能的讹杀,没有看到
应试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毁灭。你很聪明,能够把孩子治愈好了。但是你没有从孩子过去的失败中,吸取任何的教训,只是从我们这里学到了一些方法,让孩子恢复一部分力量,然后继续送上前线去挨刀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这样的家长就是无良的家长,他的孩子会反复循环,最后彻底失去希望。如果家长疗愈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去挨刀子,那么这个家长是没有希望的,孩子基本上也没有希望。所以我认为家长的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改变,只能是暂时给孩子一点喘息的机会,然后又接着送他上前线,又变本加厉地索取结果,不会有真正好结果出现,这是毫无疑问的,不信走着瞧。
喜欢请点赞、收藏、转发,如需帮助请留言或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