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二年级孩子做什么事都拖拉,反抗学习,没有上进心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家长说,我的孩子二年级做什么事情都磨蹭拖拉,没有积极主动性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儿,学习也是反抗的。没有想要让自己变好的企图心。其实他特别聪明,但是没有动力,规则性很差。

我不相信你说的是事实,但是你说的确实是事实。你说的这个孩子的表现肯定是事实,但是我不相信他没有让自己变好的企图心,他肯定是有这个企图心的。他也有动力,他也有规则性,不是你说的那样,但是他表现出来就是你说的那样。

我先跟你讲,就是这个二年级的孩子,如果你从小不是像陶老师那样去放养,不是像陶老师那样从小让他自主探索,然后不断那用各种媒体让他去关注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大多数孩子对学习都没有什么感觉,对学校的学习是不感兴趣的。当然也有少部分孩子因为他在学习中受益了,这个受益可不是说因为他学习能力提高了,而是因为他听话。然后然后得到了一个高分或者是得到了表扬,然后他的这种学习的行为被强化了。当然注意你的孩子他在学习上没有得到强化,他实际上在学习上得到了一个负面的证实。简单的来说就是他学习的结果没有给他带来这种快乐的体验,成功的体验反而是让他觉得难,让他觉得痛苦,让他觉得无聊让他觉得没有价值,所以他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不想做这个事儿,然后逃避这个事儿,甚至是痛恨这个事儿,就是因为他做这个事的过程中得到的奖励太少。而这种痛苦或者是否定太多。当然这个否定或者认痛苦很有可能是老师或者家长以为了你好的名义,然后强迫孩子,逼迫孩子、责骂孩子、蹲住孩子逼迫孩子,很有可能是这个原因。但是你家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不知道,但一定是因为他做这个事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奖励,反而是痛苦多,所以他就越来越不愿意做,越来越拖拉,越来越反抗,一定是这个样子的。



当然孩子小,刚开始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这是正常的,再正常不过了。如果你小的时候没怎么陪孩子去玩,没有让孩子去探索,那么他这种手上的操作能力,对这些事物的这种学习的效率是比较低的。那这种情况下你学习那么复杂,学习的要求那么高,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几乎在当下是难以胜任的一个任务。那这个时候这件事情变得那么难又那么重要,然后又变得那么急迫。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绝望的一个状态。当然这么小的孩子不会抑郁,但是这个孩子如果到了初高中,他还处于这种状态,他就抑郁了。孩子这么小他不会抑郁。因为什么呢?这么小的孩子,他专注于找快乐,专注于寻找一点生机,他不会像初高中的孩子那样就那么容易绝望。所以你的孩子你要去看一下,他在学习上有没有遭遇太多的压迫,否定伤害?

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不管他现在学得好与不好,以后都能学会。他现在孩子年龄越小,人和人之间差别越大。所以不要因为他现在没有学好,然后就去过多的否定和逼迫,否则这个事情给他的感觉是很糟糕的,然后他就慢慢地失去了做这件事情的信心。所以我们要注意。

对一件孩子做不好的事儿,如果你想要去纠正他做不好的行为,这个事儿从来都不会成功。我们说行为主义塑造的方法,它是用奖励的方法去激励孩子做正确的事儿。就像那个巴普洛夫,喂狗的实验。那个刺激反应,它是用奖励的方法去让一个生命和生物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个是最容易成功的。而利用惩罚的方式不,他没有办法让一个人构建好习惯,他只是让一个生命去逃避痛苦,但是他没有办法去构建好习惯,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不能轻信别人怎么说,任何事情都有规律的。



你如果说想要塑造孩子在学习上的好感觉、积极性,然后自律的精神,你就得让他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得到奖励,他越是做不好,他就越需要宽容和奖励。那说我孩子都做得好了,那你再去奖励他,这个事情意义不大,越做不好越需要奖励。所以这个事我把这个逻辑讲清楚了,怎么去做,大概的思路也讲清楚了。

但是现实生活中你一定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到底怎么去跟他面对学习问题,我到底怎么去倾听孩子在学习上的这种痛苦或者难度,我到底怎么去说孩子才愿意去面对?如果你对此一无所知的话,我建议你只能参加我们的智慧父母基本功训练营学习。如果你一无所知的话,当然我这么一说,你一下就明白你该怎么做了,那什么也不用学,就讨论就听一下我们直播课,我们直播间去解读一下问题就行了。我给大家推荐一下我们智慧父母基本功,就是手把手教你,怎么去说说什么时候说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我们手把手教你这个如果你说你明白,那你就去做。但如果说你做了以后没有效果,不是说陶老师讲的思路不对,肯定没问题,不可能有比这个更对的形式了,但主要问题是你是不是做得不到位,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不是咱们做得不到位,那你就要想方设法让自己能够做到位,这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一个具体的问题。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