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的孩子推荐的二次元中,明白了孩子一段时间的喜欢是为何了!
原来二次元这么棒,怪不得孩子们都喜欢沉迷二次元,怎么办?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二次元,其实我也不是特别了解。我请教过我的儿子,二次元里面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叫二次元。还有些名词,什么“色畜”、“鬼畜”这些东西,我有点搞不太清楚,主要是没去搞清楚。大概二次元指的是二维的动画所表现的那个世界(可能不太精确)。而且更多指的是日漫,日本的动漫。
那日漫的东西我看的不多,都是我儿子推荐给我的。我看了一些,明白他为什么在有一段时间花很多时间去看日漫,甚至有一段时间他去研究 GE 泡泡,应该指的是日本的流行音乐,去听GPT,创作 GPT 。演奏 GPT 大概是他高一到高二阶段。

所以我也有幸在他的推荐下看了一些日漫的番和电影。我不知道电影也能不能称之为番,也没搞太清楚方式,大概意思是指追剧的东西。他推荐给我看的二次元的东西,很多都是讲日本中学生的日常。这些日常包括
学习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同学关系问题、恋爱关系问题。我觉得这个东西太好了。当然不是说所有的二次元都好,我说的是我儿子推荐给我看的那几部,简直太好了,非常的细腻。对一些现象,对一些心理问题、情感问题、情绪问题、人际问题,触角非常深刻细腻,完全跟国产的电视剧不能同日而语。国产的电视剧大多都还是在讲说什么,做什么。他们已经深入的细致的描绘一句话,然后会给孩子带来心理的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环境又会做出如何反馈。
我觉得太好了,我一下子就明白我儿子为什么会喜欢看那些东西了,他明明就是在通过看这些二次元日剧的过程中
学习了解别的同学的想法,
学习了解以后遇到某种事情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以及应该怎么去面对。他就是在研究这个。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会遇到一些苦恼,但是这些苦恼不见得他知道该怎么应对,但是他可能又觉得不至于要跟人讨论的程度。可能他又觉得这是一个知识点。所以他就会通过看二次元的方式去了解。
而且我发现,因为它的画风还有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它实际上能够给很多
抑郁情绪的孩子,甚至得
抑郁症的孩子一些精神上的寄托,或者是虚幻的希望。他看完以后觉得我学到了,我真的会了。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还不见得会。因为我们说
抑郁症,包括这些自称为社恐的人,本质上来讲他们生命价值极低,即便他们知道也不见得能做到。当然知道以后会给他一种虚幻的能力,所以他们有时候会沉迷在这种幻想的世界。

但是如果现实世界给不到一个孩子希望,这个二次元给到了他们暂时的希望,难道这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吗?难道这不是那些创作者给人类带来的很伟大的东西吗?包括游戏也是这样,很多游戏会给人带来当下的时间变得有意义,变得有目标和有追求了,只要付出时间就能够升级,这种感觉很多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我们其实可以把成长或者是学业变成一个游戏,但是这个游戏得到的奖励太少了,受的伤害太多了。对于很多儿童来说,现实世界是支离破碎的。
有的二次元实在是太好了,值得你跟孩子去探讨,值得你跟孩子去追一下,值得你去探索,值得你向他们
学习。
这个世界非常神奇。如果说你知道什么是美好的东西,你知道你想要什么,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你提供资源。如果你浑浑噩噩,然后被生活、工作,被别人的要求推着走,那你会觉得全世界都在跟你作对,都在跟你过不去。

我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觉,你到底是觉得这个世界太好了,你想要的东西实在是太丰富了,还是说你觉得这些人,这些事儿都不好,都是跟你过不去,都是来折磨你的。当然肯定不会是两个极端,肯定是某方面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