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接纳只是疗愈的开始,父母为何在疗愈孩子的路上如此缓慢?


我孩子今年上高二,5月份开始到现在一直处于黑白颠倒的状态,上学倒是都有去,但每个星期都要请假好几天。我之前5月份的时候跟您一对一咨询,报了智慧父母基本功,学了以后也认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也做了一些笔记,但是我感觉我可能执行力不高,我看不到他的变化,可能我就像故事中刚才您讲的一样,我坚持了一两个月,看不到希望就放弃了。但是孩子一直处于这样的状况,所以我现在又转回来,还是想继续跟你学习

你到底坚持了几个月放弃的?

两个多月。



为什么想要放弃?

我通过学习知道我要去接纳他,要放下我们父母的焦虑,那些方法我觉得挺好的,但是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去运用。

你不知道该怎么做,找不到做的时机



是吗?

对,就是这样。

就那些方法,你了然于胸了吗?



没有。

如果你记不住,你不能了然于胸,你很有可能会想不起来,对不对?在机会来的时候,你可能会想不起来用哪一个。

是,可能我学习,我还需要再反复的学习



对,因为我们教的那些东西,它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自然拥有的能力,或者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像是。而我们教的那些东西,跟我们的传统的这种祖传的观念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它在短时间内是不容易变成你的潜意识的能力的。

我感觉我彻底接纳他以后,好像他更躺平了。

你知道为什么要彻底接纳吗?你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先接纳。



因为我知道孩子出现问题,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父母身上,所以他现在的状况,他是在疗愈自己,我们必须得接纳他。

对了,你说对了,疗愈自己,接纳,允许疗愈,不再持续实施伤害和索取,所以接纳是疗愈的开始,而不是终点。光有接纳,还是只能自我疗愈。而且这种自我疗愈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孩子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他虽然避免了来自父母持续的索取和伤害,但是他仍然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在哪里,学习到底能不能突破?他到底是不是学习这块料?如果不是学习这块料,他的路在哪里?这些问题没解决。当然其实还包括前面的,他的生命价值仍然没有疗愈到一定的水平,对不对?这些问题其实你要一个一个的倒推,比如生命价值有没有疗愈到一定的水平。

很显然,父母跟孩子的连接是不够的。孩子的3大连接发展任务是没有完成的。我们倒推孩子跟父母亲的连接到底行还是不行?孩子跟父亲的连接有没有建立起来?孩子的社会化的连接广不广泛,这些问题都得解决。光接纳是不够的。接纳是疗愈的开始,现在才开始治疗,但是治疗还有更多的动作,不光是什么也不做。



明白重点是什么吗?重点就是你要去从我们第一课讲的连接,孩子跟父母的连接,每个问题都要突破。现在我就想问你,他跟母亲的信任可靠、连接建立起来没有?

我觉得还是没有牢固的建立起来,亲子关系比以前倒是好多了。但是他有时候比如他情绪不好的时候,他宁愿跟网友讲,他都不跟我。

讲,就说明有了连接了,但是连接水平不够,他无法从你身上得到他真正想要的东西,或者是他所需要的东西,从家里面不见得都能得到,他当然在网友身上去寻找,这也是一种渠道。这也没什么错。他跟父亲的连接怎么样?



他不愿意跟父亲交流。

这就是要突破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他的生命价值就提不高,或者短时间内无法提高,你后面的事情就不会出现。它不会跨越式的发展。只有那种超强的人,才有可能会跨越式发展。普通的人,受了伤害的人,他更不可能跨越式发展了。这些问题都要解决。还有,他跟社会,他跟老师的关系,跟同学的关系怎么样?

不好,我感觉他宁可把自己隔绝起来,都不跟老师、同学交流。



他脆弱敏感,比如当他发现跟这些老师、同学交流的时候,他不能得到好处,反而会受到刺激,他就干脆把自己包裹起来,保护起来,不交流。我们说内向胆小,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封闭,就是为了避免更多的刺激和伤害。这是没有办法去跟同学和老师连接的。你想想,你的孩子没法跟同学和老师连接。他在学校这个阵地上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他没有资格使用学校的资源,他的生命价值很低,低到没有资格使用广泛的社会资源,所以他不可能在学校环境中成功。现在不光在学校环境中不能成功,恐怕在家里面不见得也能成功,你说他怎么会好。对不对?

他之前已经回来,他每天早上去学校睡觉,老师建议他请长假。休息了3个星期以后,他自己要求要回学校。但是回去以后第一个星期还比较好,还能按时起床,但是后面就不行了,晚上可能玩到3、4点,早上继续去学校。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疗愈两个礼拜,他回去又能坚持一个星期了,很快又回来了。你觉得是什么逻辑?什么原理?



他觉得在学校里边比较痛苦。

说简单点,就是他疗愈好的那部分,精神力量在接下来的一周又消耗殆尽了。是这个意思吗?说白了,你们疗愈他的速度赶不上他在学校学习所付出的那部分,消耗的那部分。他很快又会耗尽,很快又会回来。这说明什么?说明两个基础的工作没有做好。一个是疗愈的速度不够快,第二个是压力的速度太快。这两个方面都要去努力,否则没有别的办法。除非等到他有一天突然自我觉醒,事情不太可靠。

我们也给他建议,要不然这学我们就不上了。但是他自己要去,或者我们换一个学校,比如职业学校之类的,他又不同意。



他为什么不同意?他还是想考大学?他为什么想要考大学?他是特别喜欢研究学问吗?

也不是。他不跟我交流说他喜欢什么、为什么要考大学,他只跟我说他还是要参加高考。

你看,他既不是喜欢学问,也不是在某个专业上有研究,他却认为自己非要考大学,然后跟命运死磕。他都学不进去了,完全无法专注了。他还要坚持考大学,幸好他现在还有一个生存的底层智慧还在驱使他做正确的事情。什么事情?就是学不进去,待不住的时候,他就愿意回家躺着。如果他学不进去,他待不住,他还要坚持认为自己必须要学习才有希望。你知道那是什么后果吗?那就是严重的抑郁症,严重的空心病。所以你孩子他现在什么情况呢?他扛不住了,就回家去躺着躺几天,躺好了,他又接着去,又接着去挨刀子。这就是死循环。这样死循环我看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你觉得现在他怎么才有希望?

我也不知道。



按现在肯定是不行的,刚才其实我已经讲了,一定要把学习伤害的速度降下来,或者把你疗愈的速度提上去。只要让他的精神力量,精神生命,或者叫心理能力,能够应对现实学习生活的压力和挑战,要达到这么一种平衡。现在很显然他是不平衡的,他一旦去面对,他自己就会垮掉。现在处于一种敌强我弱的状态,是不是这样?所以你要把它变得强,把敌人变得弱,它才处于一个正不平衡的状态,或者是相持的状态。我把最重要的秘密告诉你了,知道怎么做了吧?

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把学习的伤害降到最低?

孩子已经用他的真实的行为已经在提醒你了,我逃离这个环境,我就会好起来,我不逃离,我能量很快就会耗尽。这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该怎么做,就必须要逃离。不逃离,你不断的挨刀子,你疗愈的东西全部被它消耗完了,对不对?



第二个,必须要疗愈他的,重塑他的生命价值。重塑生命价值,这就不用提,更不用讲了。咱们课程里面不都讲过吗?你就听话照做,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去做就对了。不能打折扣,不能怀疑,直到成功为止。现在两方面都有问题,是不是都有值得改进的空间?所以你有做不完的事情,对不对?如何疗愈?如何重塑他跟重新建立他跟父亲的连接?如何改善你跟孩子的连接?如何去重塑他的新形象?有一大堆的事情可以做。至于学校压力,只需要逃离学校这个环境,让他开心的玩。玩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会完蛋,不就不再有来自于外在的压力了吗?对不对?这是第一个阶段,疗愈好了,还有后面的阶段,重新给到希望,看到成功的路径,还得要有人陪着他去走路。

这些事儿应该是在你孩子出问题之前,所有父母都要去给到孩子的东西。不是现在你才做这个事情,才需要做这个事情,而是这些事情给到孩子未来人生的希望,陪伴他们获得这种希望的能力。这是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要去陪伴的事情,所以这些事情是绕不过去的。父母为孩子做的这些努力是绕不过去的。当然我们的父母会比较累。为什么比较累?因为学校不做这个事儿,学校不做育人的事儿,他们却做毁人的事儿。我说的是大多数,也有少数学校干的不错,几乎所有的这些学校,他都是在损毁孩子的潜能。所以我们中国的家长是特别累,你不光要保护他,你还得去,你还得去培养他。按理说很多事情应该是学校去干的,但是他们不干,他们把孩子给搞砸了,所以你必须要加倍的干,你知道吗?要不然你就得不到一个正常的孩子,就这么简单。

好的。陶老师,我还有一个疑问,我觉得我们的孩子可能固然我们对他的陪伴不是高质量的陪伴,他出问题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有的孩子,他们父母很小就把他送到别人的身边,父母都不陪伴他,为什么这些孩子他相反的还不出现问题?



你注意,不是光陪伴就能解决问题的。有的孩子没有得到陪伴,但是他也没有太多的伤害。有的家庭的孩子是父母陪伴的多,伤害也多,就陪孩子写作业,陪孩子上课外班,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伤害。如果他父母不在家,没有人给他伤害,但是他实际上也有伤害。没有人陪伴带来的精神的力量的不足,但是你陪伴的多,你伤害大,那就更惨。所以有时候你做错了,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对不对?所以每个孩子他最后的现状就是他过去所有精力的总和。要看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东西多,还是被伤害,被否定。这种失去的东西多,如果他没有得到,也没有失去,就是一个正常水平,或者是正常偏弱的水平。如果失去的东西多,得到的少,它就变得差一点是吧。得到的多,失去的少,力量比较强大。孩子和孩子的区别,如果我们不考虑智商的区别,主要的区别就是来自于这一部分。我们说的孩子的精神,生命的状态,或者是他的精神力量的强度,决定了他的言行,决定他是否专注,决定他未来是否有希望。

好的,谢谢陶老师。

好,一定要去不断的实践,直到成功。肯定能成功。金矿就在你脚底下三尺的地方,你不清楚,我们清楚,你知道吗?



我明白了。

你也不要太使劲,反而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到成功。你太使劲,短时间内没有回报,你就想放弃,对不对?所以能不能做成功,他不是说这件事情能不能成功,而是在于你怎么看这个事情,你怎么去做这个事情,因为做这个事情的所有方法我们都告诉你了,所有的逻辑都已经告诉你了。好吧,那就先这样继续实践。

好的,谢谢陶老师。



如遇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或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