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底层思维教育观:多写作业真的能提高成绩吗?这张图标告诉我们真相。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看到特别是初中生和高中生,他们的学习任务是繁重的。一个是学科非常多,还有一个就是学科的作业不少,特别是三大主科,他们的作业简直是源源不断。有的老师会占用学生的体育课时间或者所谓的副科的时间,有的老师会布置很多的作业,企图通过强占孩子的时间,通过时间换分数。那这种策略到底有用没用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表。

这个图表是前几年浙江省的一个调查情况。调查什么呢?就是调查中小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有的组花得多,有的组花得少。到底花的时间会不会跟学习成绩成正比呢?这个结果,有点大跌眼镜,跟我们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以为的很不一样。



这个调查大概分了四组,每一组里面还分了四组。第一个四组是什么呢?就是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他们用不同的时间去写作业,看看他们的成绩会不会发生变化。所以他们分了四个分数段,第一个分数段是 90 分左右的;第二个分数段是 80 分左右的;第三个分数段是 60 分左右的;最后一个分数段是三四十分左右的。找了四种学习水平的孩子来做实验。每一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写作业的时间也不一样。每一组孩子又分为四种情况,一种是每天的作业时间在 90 分钟以内;另外一组是 90 到 120 分钟;还有一组是 120 到 180 分钟;还有一组是 180 分钟以上。180分钟以上。那就是三个小时。

调查的结果是什么?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无论是哪一组,比如说90 分左右这一组的同学,每天写作业在 90 分钟以内。这批孩子他们的平均成绩最后是89.1。那最高的每天写 3 个小时 180 分钟的那波孩子,他们最后的考试成绩平均下来还是89.1,也就是说成绩在 90 分左右的这批孩子,写作业在一个半小时以内或者在三个小时,他们的区别几乎没有,他们的平均成绩都是89.1。

那你说这些成绩好的人,可能已经到了极限了,多学少学都一个样。我们又看第二组,平均分 80 分的那一组,那就是我们人群中分布比较多的一组。我们看,每天写作业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孩子,他的平均分是 80.6 分。那平均写作业在三个小时左右的孩子,他们的平均分是 80.3 分。大家注意,成绩在下降。从一个半小时写作业增加到三个小时,成绩在下降。当然下降幅度不明显,但是下降了零点几分。



那你说这个还是不代表所有的人的情况。那我们再看平均成绩 60 分那一组,写作业在一个半小时以内的,他的平均分是 60.2 分;写作业在三个小时以上的,他的平均分是 63.7 分。

大家注意,刚及格的那波同学,他写作业时间长一点,成绩稍微提高了一点。但是提高的不是很明显,也就提高了三分左右。那每天多花一个半小时以上的代价,最后你总分才提高了 3 分。你觉得这个代价值得还是不值得呢?增加了三分也算是有回报啊。

我们优秀那一组和良好那一组,那基本上就没有增加分数,在良好那一组甚至有下降的趋势。所以多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最后来看那波不学的孩子,不学习的孩子其实就是学习成效不高的孩子。考三四十分的孩子,如果作业在 90 分钟以内,他的平均分是 38 分,写三个小时以上的平均分是 39.2 分。我们可以简单得出一个结论,写作业时间在 90 分钟以内,这个基本上是稳定的。如果超过 90 分钟,那作用不明显。成绩越好的同学,花的时间越多越不明显。那成绩越差的孩子多花点时间,有点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也不明显。进步两三分,有什么用呢?成绩本来就差,进步两三分,那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完全起不到任何决定性的作用。

那你说 90 分钟以内,比如说有的孩子写半个小时和写一个半小时有没有区别呢?这个我不知道,我没有看到这个数据。以前我倒是看见过另外一个实验的数据。那个没有给出报告,但是给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写不写作业跟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关系。人家是亲自拿两个班来做了实验的,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年级,同样的教材,一个班写作业,一个班不写作业。他们当时实验的结果就是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个事为什么没有推广到全国呢?我认为是这个已经不是教育的科学问题了。很有可能是有很多家长逼迫学校给孩子布置作业,这是大概率的事情。很有可能是家长不同意。学校不给孩子布置作业,他就把孩子弄到课外班去写作业。

最后孩子还是没玩够,还是在学习的时候惦记着玩,没有什么效果。



这是我们分享的一个内容,就是多写作业真的能提高成绩吗?这个统计报告的数据看来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就是只要在 90 分钟以上几乎没有效果,而且成绩好的那波人,他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当然这个下降的幅度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没有什么差别。这个是数据给出来的结论,不是我拍脑袋给出来的结论。这是浙江省前几年的一个统计数据,当然它这个样本有多大呢?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