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学习对于大多数孩子毫无意义,甚至有害。进来看原因!
有个家长问陶老师,你怎么看提前
学习的问题?小学学高中学初中的课程,这个提前
学习的问题其实在双减政策之前就提出幼儿园不可以教小学的内容,小学不可以学初中的内容,初中不可以学高中的内容。其实提前
学习如果是被动地,本质上是
学习造假毫无意义,因为这对人的一生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让一个孩子错失了这个阶段更重要的发展任务。比如说幼儿阶段,最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去在具体的事物中去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而不是通过抽象的
学习。其实你注意学这个算术也好,学这个拼音也好,这些都是抽象的
学习,是符号的
学习,这是抽象的。而幼儿应该是在自然环境中,在家庭环境中,在生活中去了解身边的万事万物。他通过在这个环境中的摸爬滚打来去慢慢领悟洞察,而不是直接把一个结论告诉他。所以如果说一个结论提前告诉他,他就错失了观察、顿悟洞察的这么一个过程。
没有这种过程就没有资历开化的一个快感,就没有一种学到东西的快感。那你光是被灌输,那就没有快感。所以人生在
学习方面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弱,因为你总是被惩罚,从未体验成功。那谁愿意做这种事呢?我们又说小学生提前
学习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我们学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已经够难的了,这些东西拿来有什么用呢?我们说
学习本身就是为了
学习这个学科的规律,比如说我们学语文是
学习语言艺术的规律。比如说我们学数学是
学习数学的规律或者是叫数学知识的规律。那既然学数学知识的规律你没有必要学那么多。你就学数学的基本规律就行了。如果一个人他对数学特别感兴趣,那他自己去学好了,但是大多数人不需要学那么多。可是我们现在
应试教育是什么?所有孩子看不到
学习的规律,我们学英语完全死记硬背,这是一个学语言应该有的样子吗?我们学语文学语言的艺术,语言的思维,可是我们在语文里面学到的是这些东西吗?所以它我完全背离了我们
学习的本质的意义。
这样多的
学习又有什么用呢?连学过的知识中现有的那些东西的基本规律你都没有悟到,都没有洞察,你不停地学更多的知识,而且要耗用意志力去
学习,难道这样就更容易让自己的大思维得到训练吗?一个人在痛苦的过程中,他的思维能训练出来吗?我们讲一个人在痛苦的状态,他的神经元是拒绝连接的,他的神经系统是开始拒绝
学习的,所以他会故意的破坏这些东西。所以你最后发现那些
厌学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听不进去了,作业以前会做到现在做不下去了,就是大脑神经元在抗拒这个东西。

那你这样的
学习,你让大脑神经元拒绝连接的发展,难道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聪明?难道孩子变得越来越有智慧?难道孩子的思维因此而得到训练吗?不会的,不仅得不到训练,而且人的这种生命的体验,对未来的希望会逐渐丧失,最后就得空心病、
抑郁症。当然我们讨论的是普遍的问题,个别的孩子比如说我就喜欢数学,我在小学的时候我就能做高中数学的题,那太好了,你反正是你听现在的数学,你听起来没劲,那你就拼命往后面学,那是他乐意,他高兴。他学会一道题他就开心,那这个
学习他是有奖励的。这种
学习是可以鼓励的。但是我建议,就算你的孩子对数学很有兴趣,很厉害,有这个
禀赋,但是你仍然要尽可能鼓励他自主探索,而不是让他去报一个班,然后被动
学习。
自主学习至关重要,
自主学习才真有成效。
自主学习决定了这个孩子未来在做学问这方面,他能不能面对未知的事情。所以这个事就是这么一个看法。所以我认为被动地提前
学习毫无意义。你错失了当下更重要的发展任务,表面上看你多做会了一道几道题,其实对你的人生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