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高中生学习懈怠,家长如何帮助?


“我的孩子今年高一,他现在学习不好,会有这种不想学的情绪。”

“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最近才出现的是吗?”

“对的.”



“你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他是考高中的时候填志愿,他自己非常坚持要填高中。我开始想他可能高中会很吃力,所以我当时建议的是另外一个职业高中。但是他后来跟我说,他说:’因为你一直跟我说我考不上高中,我要报一个高中,而且我报一个还不错的高中证明给你看,我可以考得上。’

“很有志向。”



“但是现在考上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动力了,’我已经证明了我自己。’学校比较好,他考进去的时候其实属于尾端的低分进的,之后我觉得他的学习习惯还是不好。所以……”

学习习惯不好指的是什么?具体点。”

“会有不写作业的习惯,包括他的复习不存在,每天的高中知识,一定回来先复习,复习完再写作业,他不是。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



“你认为是个习惯问题是不是?”

“是,也有态度问题。习惯态度,不写作业就是态度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现在成绩很不好。”

“你认为他成绩不好是因为习惯态度不好。如果他习惯态度好了,他一定能搞好成绩对不对?



”对。”

“事实上,其实你说的对,他能考上高中,他在那段时间习惯态度变好了吗?所以才考上的,是这样的吗?”

“我认为是的。”



“他现在为什么又不能把好习惯态度坚持下去?有惰性。可能让他坚持一段时间,他可以忍一忍。如果让他长期坚持,就坚持不下去了。是这样吗?”

“对,我是这么理解。还有一点,现在他的手机玩的很厉害,初中不给他手机的,现在手机玩的非常厉害。”

“这又加进了一个不确定因素,以前没有玩、没有得到满足的东西,现在终于有机会满足了,又增加了一个挑战了。他自己怎么看这个事情。”



“他好像没有什么想法。”

“他有没有担心自己学习成绩有问题?”

“他已经无所谓了。”



“我觉得他觉得不好。”

“他是这么说的。否则他现在有的时候还不写作业我怎么理解?”

“你怎么理解他为什么不写作业?”



“我认为他觉得写起来困难,可能一道题要写很久,他也苦恼。”

“为什么要写很久?”

“不会。”



“是难还是多?”

“不是多,应该是他上课没有听,吸收不好,没有把知识点掌握,所以写起来他会很难。”

“他为什么上课吸收不好?”



“我所了解的就是笔记他会记不全,但是至于为什么,他是不是上课没有听还是怎么样我就不清楚了。”

“笔记只是他在上课的一个结果的表现,他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因素应该是上课专注力不够。专注力不够,所以他成效就低,同意吗?”

“同意。”



“专注力不够,到底是因为他听不懂,还是因为他心里面在想别的?这两种可能都有。你得搞清楚,他到底是听不明白,还是他无法专注,到底是哪个?如果是听不懂的问题,就要解决听不懂的问题。如果是已经无法专注,精神涣散了,就要解决精神涣散的问题。你不能简单的说他学习态度有问题,简单的说他懒惰。这些都是表象。你要真正帮到他,就必须要刨根问底,找到根源。同意吗?”

“他不沟通,就不说话。”

“为什么不沟通?”



“他会觉得我很烦。”

“他为什么会觉得你烦?”

“以前总打击他。”



“”你能不能不打击他?”

“我们现在也在调整。”

“现在还没调整到位对不对?”



“应该是。”

“没有调整到位。他什么都不想跟你说,说了也没用,说了自取其辱。说的越多你越有数落他的资料了,有没有这种可能?”

“会有这种可能性,我们会看着他很着急,希望他,比如每天作业要写,有什么问题我们帮你看一下,过一下。他就不接受。因为现在我们……”



“对,你还懂高中的这些学科。那是真了不起。我现在连初中的都不会了,佩服佩服。”

“没办法,不给他讲,他不会。但是我觉得这样方法肯定是不对的。要发动他自己的动力,让他去动,我们再讲,没有意义的。”

“是,看上去你确实是比他急,要发动他自己的动力,让他去动。”



“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是我们再把成人高考的资料拿出来,天天晚上我跟爸爸两个人学习,遇到题让他来给我们讲,用这种另外的演变的方式,尽量晚上我能够做一点东西让他来给我们讲。”

“天!实际上你是在充当一个家庭教师的作用是吗?”

“我自己都很混乱。”



“你没搞明白你孩子现在到底需要什么。刚才说的,我们刨根问底刨到了,他到底是精神涣散,还是听不明白,他不跟你说。你得变成一个让他愿意跟你说的母亲,而不是继续让他做题的,瞎做题、乱做题的一个教师。你做的那些东西有点跑偏了。他不需要多一个老师,他需要的是一个理解人的母亲和父亲。你的付出其实没有什么用,反而让他失去了父母,他变成一个孤儿了。什么叫父母?父母就是告诉孩子:‘宝贝,你去干,要干不好,回来爸爸妈妈养你,你不要怕。’这才叫父母。你做的是什么:‘宝贝,你再不干,你就完蛋。’你不断证明你孩子要完蛋,他能专注听老师讲课吗?”

“确实,从小到大他的教育都是打压性的。”

“你已经知道答案了,是不是?你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对不对?方向知道了,但是具体还不是很清楚是不是?”



“对。”

“我还是建议你系统学习一下我们《智慧父母基本功》,《智慧父母高情商》的课。只有这样,你才能跟他建立一个可靠的连接。建立了以后,父母的精神力量注入给孩子,孩子不会怕失败,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比较脆弱。他现在,不光是学习专注力有问题,而且他要完成学习任务,他的耐力是不够的。他想要逃避,想要退缩。他现在不完成作业也好,花更多时间玩也好,这不就是逃避退缩吗?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叫自我疗愈,就说明他确实是力量不够,就必须要通过建立连接来把力量传过去。所以,你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你说的学习态度问题,也不是什么习惯问题。你说的那些东西,就像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的‘成功人士的高效 7 个习惯,’,不是因为这些成功人士有时间管理,有超强的自律能力,才能成功,而是因为他特别想要成功,他具备了成功的力量,所以他才会拥有这种超级自律、超级高效的外在的能力。因为他想成功,所以他才表现出高效和专注,而不是因为他先有高效和专注。会成功的一个人,必须要拥有基础条件才能做到。一个孩子是没有办法先培养态度,先培养习惯来获得好成绩的。如果他不具备超强的精神生命力和明确的目标,他是不可能拥有这两项能力的。所以你直接去要求他拥有这两项能力是不现实的。你只有给他力量、梦想和目标,他才会得到这两样东西。

解决方案不是学习习惯,也不是学习态度,而是给他超强的精神生命力和明确的目标。否则你想要的东西很难得到。大概这样。我先从你的基础的课程开始提起。我觉得你的力量不是花在研究数学题。研究高考题。你都研究完了,你孩子还研究什么,对不对?你得让他亲自去研究。他是学习者,他不亲自去研究,他怎么学会?而且如果他是被灌输学会的,他考出分数来了,他也不会因此而提高他的价值,因为他会觉得‘我这是灌输出来的,我要不灌输,我什么也学不会。’你反而让他自己没有了学习自信。他必须亲自艰苦卓绝,哪怕绕个弯路,他自己付出努力成功了,对他才有奖励,要不然对他是没有奖励。”



“是的,他前几天也跟我爆发争执了一下,他说:‘你从小到大教给我的所有方式都是在社会上、在你现在工作的状态当中,想方案,跟老师汇报,要带着方案去汇报什么这些’,他说:‘但是你这种方法不对。’他前几天就这么跟我说。

”你忽略了一个孩子能力发展的过程。你说的那些东西,直接要求他给一个结果,直接要求他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其实你并没有给他拥有这种能力的一个培养,对不对?所以你总是在向他要求他应该怎么样,其实你没有培养他,他很绝望。咱们调整一下战略。我觉得你这个孩子,他第一有很强的志向,想要改变命运的志向很强烈,但是现在就缺少一个支持他的人。我觉得这个事儿只要你上路了,他就会很快。好吧,去实践一段时间。”

“好的,谢谢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