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985毕业生为什么也选择了躺平?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名校毕业的学生,985废物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问题是我真的很上进,但为什么这牌就打得这么烂呢?我是一个小镇做题家,什么叫小镇做这家就啥也不会,就会考试就会做题就会学习。西南地区的人从小努力上进,13年高考没有超常发挥,也没有时长,说明这个孩子精神状态还是没有崩溃,还没有出问题,就平时的水平抽一本线100几十分。大家注意,抽一本线一百几十分,这种孩子可不是刷题能刷出来的,这个一定是智商高的孩子正常水平,也努力了,所以有一个超出一本线一百几十分的一个水平。

这个是智力超长的人才能够通过努力得到的一个结果,但是他还是比不上那种智商超强的人。智商超强的人不需要努力就能考名校,他是通过努力考的名校,那说明就是普通的智商超强的人心高气傲,立志要当科学家。从小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在很多事上都拿我,都让我自己拿主意,造就了自大的性格。大家注意,父母让他自己做决定,他认为造成了他自大的性格不是这样的。如果父母不让他做决定,他可能都不会相信自己能考好,可能都不会相信自己能考上大学。所以他能够持续的努力,很显然跟他的父母放手是有关系的。但是她不认为她现在甚至有点抱怨自己的父母说我现在搞砸了我的人生,好像可能就是父母在很多事情上让我自己拿主意造成的课不是这样的。那个时候异想天开,认为自己能干翻大事业,说明这个还孩子对未来是有希望的。他的生命力他的精神生命力是强大的,说明他的父母教养方式是问题不大的是可以的。如果他父母教养方式不可以,他很有可能坚持不到高考那一天。但是他事先知道高考了还毕业了还工作了,说明教养方式上面,没有大毛病。

那个时候认为自己能干翻大事业,但是报志愿的时候其实啥也不懂,也不知道哪个专业好,父母也给不了意见,这说明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出来了,真正的问题出来了,真正的问题已经曝光了,已答案已经出来了,咱不用讲了,下课真正问题是什么啥也不懂,也不知道哪个专业好,说明什么,说明他是为了考试成绩在学习,他是为了考名校学习,这个结果肯定好不了。



我经常在讲什么呢?什么是好的目标,做什么人,做什么事,这才是真正的好目标。为分数学习为一个名校学习,这是虚无的,一定会得空心病,越努力越空心等会我们就会证明这一点。这些故事都是在证明一个人的归位,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孩子有目标没梦想。那你说他想当科学家,这不算梦想吗?做什么人?他的问题解决了做什么事?这问题没解决对不对?当科学家什么叫科学家?什么科学家对不对?你没想明白,所以你的学习仍然是虚无的。

科学家不是因为他考生名校成为科学家的科学家是因为他热爱某个领域的研究,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成为科学家了。那你不考大学也可以成为科学家对不对?那你说爱迪生算不算科学家?当你可以说他算科学家,也可以说他不算科学家,但是毫无疑问他比许多科学家都要伟大。对不对?那爱迪生才上了几个月的学,很显然这个孩子他并不知道科学家的具体含义,他也不知道科学家是怎么造成的。很显然她父母也不知道。说白了在梦想和目标这件事情上没有打通。

所以正如他自己说的,我就是一个小镇做题家,小镇做题假考生名校我就有出息了吗?那可不见得啊,读了师范没意思,临床要读五年也不划算,思前想后就选了一个制药工程,是人都有生老病死都要吃药,学好了当科学家研发新药造福人类。学得不好,还可以去医院要房哈哈哈。真是个大聪明。如果能穿越都想回去抽死,自己也不想现在卖药的都送鸡蛋植物油了,说明这一行真的完蛋。你们觉得是他选错了一行,还是他选行这个价值观有问题,人犯错误在所难免。但是因为你的价值观有偏差,你的这个方法论有偏差,你选错了,那必然就会遭遇选错的乘法。



这个孩子他哪选错了,您说你们说他哪选错了,说出你的意见并不是他没有研究好制药工程是个什么玩意,不是这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真正的问题是他在选择一个专业问题上,他的依据是这个专业有前景,这个专业能挣钱,这个专业好玩,这个专业轻松,他不是依赖于我喜欢我热爱这件事太有意义了,他不是从这个角度选的,所以她能不选错吗?所以你们知道做什么人、做什么事,拥有真正的梦想和目标有多么重要。但是这个梦想和目标绝对不可以是考多少分、上什么名校、进什么样的企业,拿多少钱,这些都是虚无的东西。真正实实在在的事情,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就是打死也要干的那件事。如果不是这件事,你做起来痛苦,你很容易打退塘股。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竟然有绝大多数家长忽视。我想他们忽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还是活在物资匮乏,能够活下来就是万幸还活在这个阶段。

好,我们再看,就这样被西南某个985录取了,要不说自己是个大聪明。开学第一天同学们自我介绍,我都觉得不对劲,大家都死气沉沉,总感觉哪儿不对劲。后来才发现很多都是被调剂过来的,原来自己掉坑里了。大家注意,他还发出一个感叹,殊不知高考将是我的人生高光时刻什么意思?高考的成绩、高考的荣耀就是他的生命价值唯一重要的事情。但是高考结束以后,没有人在乎你考多少分,没有人在乎这些东西了。所以这个人的高光时刻就会没有了,没有光了,没有希望了,他必然最后躺平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孩子你不要怕,你要喜欢做学问,你就去好好高考。当然我不用说这些话,你也会好好高考。因为你想要做学问就要进某个名校对不对?但是进名校只是实现你人生理想的路径,而不是终点。如果你不参加高考,也有很多路,很多路走对不对?你可以学一个技术,你可以自己创业,你也可以跟着别人干一段时间,再决定哪条路都行,因为你有智慧,你干什么都行,你只要花点时间都能学会。可是绝大多数家长不是这么说的,也不是这么想的,所以必然高考就成为最后的高光时刻。



那个时候生化还才劝退之风还没有现在这么盛行,计算机也没有这么吃香,很多人入坑而不知自救怎么具体怎么自救呢?包括我自己也觉得哪不对劲,因为所有时间我都在干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事。跟瓶瓶罐罐打交道做实验就是叫跟瓶瓶罐罐打交道,这就是真正的小镇做题家的一个价值观。大学毕业,我顺利进入了一家国企,现在想想真的那么顺利吗?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价格了。进入国企第一件事情是下车间看各种机械,很有可能是进入了个制药厂。我始终记得同班同学第一天上午就计划跑路喝跑往哪跑,市区离这里有40多公里,我想着既来之则安置的想法,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待久了,学了不少东西,也认识了一些人,无一例外都他妈的是生化环财专业,更不犯名校

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待遇的时间越长,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完蛋。注意,开始觉醒了,觉得这个事不是为了干的事对不对?想要跑路了,但是现在跑是不是有点晚了?你要跑路应该是在小学,初中的时候就要去追求自己真正要走的路,你现在才去跑来得及吗?好这些啊就略过。后来干了差不多两年,实在无法忍受。终于在19年底辞职回老家贝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后来您懂的新冠来了,比如说公务员事业单位延期工作也是难找,但我还是以事业单位第二的成绩竞变,当时那个岗位招两个人,第三是少数民族有加分政策,就这样我出局了。大家注意,这个孩子毕业两三年了还是考得那么好。这孩子确实是个做题家,确实是智商高,但是他的智商是用于口试,而不是用于创造,而不是用于去改变什么,他只是为了去做提这种虚无的东西。专业21年更惨,大部分的岗位限制了应届毕业生,我无岗可报,就这样差不多躺了两年,越努力越失败。这个后面的评论我就不念了这个事就是这么个事。当然这个孩子并不是说他一生就真的完蛋了。但是我想说什么,我就想通过这个孩子他的人生的经历来说明几个问题。

第一,千万不要以高考成绩或者是考成名校作为一个人的努力的方向,这不是方向,这可以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但是不能作为人生的方向,人生的方向是做什么人做什么事,没有这个东西支撑,这个孩子为了一些虚无的目标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价值的。我们就假设这个孩子9885毕业生这个进了公务员,当了一名公务员她就会好吗?他就会快了吗?不见得吧,他就能发挥他人生的潜能吗?她就会比另外一个自己更成功吗?不见得吧,有陶老师,他至少也能考上公务员,至少也能找到第一个单位。那我们孩子第一个单位找不到,他能够考上大学,能够毕业,能够进入一个单位,不是因为他的努力好吗?主要是因为他的智商。如果一个普通智力的孩子,你怎么努力你也不见得能考上,就说你考上了以后你也不见得能进去,就说你进去了你也不见得能待得住。对于普通还是说你更需要去找到你真正热爱的那件事情,只有这样你才有希望能够成为这领域的佼佼者。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孩子就喜欢电脑编程,那你就让他去编程就好了。对不对?他能考上大学就。能考上大学,说明他智商高啊,说明你的教育得教育比较合适。那如果说他考不上,那我孩子智商不高,我们也没教育好,那你就更得让他去玩电脑编程了,你更不能让他感觉到未来会绝望。对不对?你就告诉他没问题,你这辈子就干这个事才好。他只要每天都在编程,他只要每天都在琢磨,都在研究,他很快就能成为世界级的这个人。虽然他智商不是很高,但是他可以花多花时间来成为这个领域的骄专家和佼佼者。

那其实他智商更高的人,如果他也喜欢编程,那些人就是去研究编程的底层的语言或者是底层的平台。那你的孩子就利用他们研究出来的底层的语言和平台去创造应用的工具,或者是去帮助企业改善他们的经营,这叫分工不同。但是你孩子正是因为智商一般,所以他才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他最喜欢的事,要不然一点希望都没有,连这些高智商的人都没有希望。

难道你的孩子还有希望吗?真正的希望。只能是做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所以你才不会选错专业,你才不会走错路,你才不会遭遇这些无谓的伤害。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可能有伤害,一直都是奖励,奖励会迅速地让他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这才是我们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向和目标。



这个故事讲完了,你不要跟我辩论说这是个案,这是这样那样的,不管它是不是个案,我讲任何一个故事,那不都是个案。对不对?我们能不能从这些个案中找到一些普遍的规律呢?当然可以了,至少这个孩子他也是人,至少他也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对不对?至少他做的这些选择在想的一个想法,也是我们大概的想法或者是其中一部分想法,所以它仍然具有普遍的意义。好了,这个故事就讲这么多,你听到了什么?你悟到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