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担心孩子网恋后受到打击,父母能做些什么?


家长:高一男孩网恋,家长不敢管,也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引导才不至于后面遭受挫折打击。

陶老师:你要解决什么问题?是解决网恋的问题,还是解决避免网恋失败的问题?一定要清楚。对于恋爱的问题,我觉得家长能做的事情不多,高中的学习比较枯燥单调,孩子玩的时间不多,如果有一个人来爱你的孩子,当然我们假设这个网恋是真挚的情感的网恋,那么我觉得这是你孩子的幸运,在他人生比较枯燥单调的时段,他的生活有了一些光,有了一些色彩,有了一些美好,这是好事情。至于后面会不会遭遇挫折,我认为大概率是会的。如果这段感情是真挚的,那么肯定是会有挫折的。如果他无所谓,就没有挫折。投入的越多,就越受伤害。你对一段感情的依恋越多,或者这段感情给你的疗愈越多,那么你就看得越重。但是你要知道,高中男孩通常不大有经验,当然因人而异,大多数人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或者是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往往是处理不好相对来说比较亲密的关系的,两个人交往得越多,会发现对方毛病越多,而每个人对对方都是有期待的。

如果一个人生命价值很低,那么他的付出必然想要索取回报。生命价值越低的人,在一段关系中越渴望得到回报。他付出一分,想要得到两分,至少也得回报一分,否则心里不平衡。因为他自身的生命价值比较低,他所剩无几,他给了你,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回报。所以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如果生命价值较低的话,往往会有更多的期待或者索取。还有个问题是恋爱中的人容易被对方的苦难、成长的缺失或者同类的创伤所迷惑,爆发出想拯救别人来呈现自己价值的心态。这就不是基于两情相悦、平等交流的一种交往模式,这种感情是不容易维系的。一个是索取者,一个是拯救者,拯救者会发现自己被投入了一个黑洞,而索取者发现无论别人给自己多少,都不能满足,最后这段关系就容易破灭。在这种关系中,很难学到什么东西。真正能学到东西的是两个人的状态差不多,两人心理都比较成熟,虽然交往也会有摩擦,但是因为心理成熟,能够在交往的过程中得以成长。



至于后面遭遇挫折打击,我觉得那是十有八九的事情,做为家长除了能警告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可以怎么做之外,家长在这件事上能做的真是不多。我觉得做为父母更多的是远观。比如我的孩子受伤了,回来后我抱抱他;如果孩子遭遇打击了,他愿意倾诉,我就给他机会去倾诉,我愿意听他讲。但是如果你们之间关系很糟糕,那你所有的担心都没用,他不会跟你讲,他也对你不信任,所以能做的不多,只是远观,并且尽量维系好的亲子关系。如果在未经他允许的情况下粗暴的介入,你们的关系会进一步恶化。那么在他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可能对你就没有信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父母只能远观等待。

那么家庭教育是不是就什么都不做?从某些迹象看来,很像是少做,因为做多了反而有伤害,做多了孩子反而会失去成长的空间,做多了孩子的有些能力反而发展不起来。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不是不知道如何着手,不是不解决问题。相反的,我们的家庭教育才真解决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帮忙孩子心理成熟,心理能力增加,精神生命健全。

很多家长特别想要我们给他一个使用暴力的理论基础,我们告诉家长怎样去骂孩子,怎样去数落孩子,然后孩子就听了。如查你想达到这个效果的话,不必来听我们讲,你直接使用暴力,孩子不就听你的了吗?问题是使用暴力的后果是,只有在暴力下,孩子的行为才能得到控制,一旦暴力消失,行为又会恢复。因为这不是基于自我认知,基于自我能力,基于自我要求的行为的约束,而是基于暴力的约束,这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说培养一个人要从终身发展的角度,而不是从当下的角度。有的家长说:陶老师,我当下这个坎过不去,哪有未来。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做错事情了,当下肯定过不去,也没有未来。如果你做对事情了,你当下过得去,未来也有,只是那个未来是你想象之外的,是你认知范围以外的,所以你只能看见你以为的未来,看不见一个更好的未来,这源自于我们自身的认知的局限。

喜欢请点赞、转发、订阅。如需帮助请留言或私信。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