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到底有多累?如何才能让孩子不累且学习真有成效?
现在的中学生有多累?这种累有用吗?我们把这个事情理清楚啊。你不要简单地说,那个谁不累,你这么简单地说没用,孩子越来越累,越来越
厌学,潜能发挥就会受限。
首先我们看,中学生多累,学科太多,难度特别大。语文这是主科吧。语文每学期要背多少古文,要背多少课文呢?可是这些古文这个语言不通,错别字连篇,完全不知道它在讲什么,完全不知道它怎么想的,但是我们却要把它背下来。你说这个事难还是不难?我们小孩子都知道通过唱歌的方式来去传播诗歌,或者是用唱歌的方式去表达一些文字,这是实际上最容易理解的或者是最容易记忆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语文的那一个古文是怎么回事?没有韵律,然后错别字连篇,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叫通假,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你要把它背下来,那不就得靠意志力吗?你想想,你靠意志力去背一些跟你毫无关系,逻辑不通、语言不通的文章,那得多费脑子对不对?到后面的
阅读越来越难,表面上他学了一些什么古文,学了一些现代文,学了一些字词。但是他考
阅读考的不是这些东西好吗?他考
阅读考的是
阅读你里面的思想,
阅读里面的人性,
阅读里面的因果。你要拿高分,你不懂这个,你就是把所有文章背下来,你也拿不到高分。那你说这个多难。你说语文到底是应试的还是不是应试的?你就把它全部背下来,你不见得能得高分,那你不背下来,那你也得不了高分。那你说这个语文有多难?当然不光语文是这样,像那个道德与法治历史这些东西,它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的,你把它全背下来,你还不见得能得高分。
我们再看数学,数学难还是不难呢?太难了。很多人提起数学就脑袋都疼,为什么呢?你不知道他为什么搞那么多的花样,为什么要搞拐那么多道的弯?你弄那些来干嘛?跟我生活有什么关系啊?很多老师教了一辈子数学,也不知道数学是起什么作用。很多学生学了一辈子数学,除了痛恨以外没有别的感受。其实数学是最好的思维训练的工具。可是又有几个老师带着你在探索数学的思维呢?大部分老师不是都是在教你怎么套公式吗?多少题型,然后你见过的题型越多,然后你同样的题型,你反复的次数越多,你就把它记忆下来了,他还是把数学当成一个死记硬背的语文在学。那你死记硬背,那万一前提条件变了的花样,你怎么办?你是不是又傻眼了?所以我觉得数学它只有就变成了个什么东西呢?变成了不断证明你是个傻瓜的一个东西。

有人不断证明你是个傻瓜,你不远离他,你还喜欢他,你难道疯了?你说数学难还是不难?不知道为什么要
学习数学,不知道数学之美,不知道数学的人生意义,我天天还得耗费我的时间,然后浪费我玩手机的时间去干这个东西,我不恨它才怪了!那我恨它了,我能跟它建立连接吗?我没有建立连接,我却要学会那么多的东西,还要去做那么难的题。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英语是不是也是这样啊?英语你高中高考的英语怎么也得有个两三千的单词,可是这些单词我们平时从来不用,跟我有什么关系?跟我生活有什么关系?我学这玩意来干啥?我又不去读外国的文献,我也没有需求去了解外国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你让我学外语干嘛?学就学。我们是听陶老师说这个语言都是听说读写。那你为什么要一上来就跟我讲语法呢?我还不会说话,之前你跟我讲语法,那我语法也没搞清楚,连单词也没搞清楚,我是不是一个字就说不出来?我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那这个语言我怎么去积累。所以在错误的教学方式下,在一个不适合
自主学习的一个教材下,你能学好,那你得靠意志力或者具有天生的
禀赋。有的人天生拥有过目不忘的
禀赋,有的人天生有超强的语言天赋,那这个时候你怎么讲他都能学会。对于普通人,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听过历史,而历史就可能把一个人的名字和一些年多少年,然后变成一个考试的知识点。如果一个老师把学科讲成了一个的知识点,这个学科基本上是完蛋了。大家注意,这些学问都是现实世界活生生的学问,结果被他们讲成了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明明在生活中可以给我们带来娱乐,带来快乐,然后挺有趣,还学到东西的一个学科,他们居然把它讲成了一个的考点。你这不就是把一个特别容易理解特别容易掌握的一个东西,然后变成了一个的碎片,然后让我们一个一个地去记忆,然后他们之间是割裂的。
而我们的脑容量是有限的,我们的
学习方式不是碎片式的
学习。我们的
学习方式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生活的过程中
学习的。所以真正好的教育它是整合性的教育,不是碎片式的教育,一旦碎片化,这个东西就靠死记硬背了,基本上自己和他们之间的联系就被割裂了。地理也是这样。一个人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那你让我学地理干嘛?你就疯了。但是一个人觉得这个世界太神奇了,他特别想要搞清楚这个世界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如果他有这样的心态,这地理就太有意思了。你每学一个新知识,那就是一个全新的发现。所以一个人,对这个他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决定了他在中学阶段这些知识到底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还是跟这个世界紧密相关的一个存在,那就决定了他
学习的
态度。
学习的这种策略显著不同。一个人是在不断地满意的情况下越来越兴奋,一个是在不断的痛苦的折磨下,越来越难过。那你说他们的成效是一回事吗?那是天壤之别,道法也是这样啊,一个人从来不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不思考因果,不思考这些东西,它又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来折磨你了。所以现在的学科太多,难度太大。

你想想我们说人有八项智能,但是你真正擅长的也就是一个方面或者两个方面。你能九个方面你都擅长吗?那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虽然一个人的
禀赋不可能在九个方面,九个学科都能学好,但是问题是学校他就要求你都学好,你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吗?只有极少数智力超长、过目不忘的人,才有资个把九个学科都学好。而且这些人他就是为了要做学术研究的人,因为他必须要知道这么多的东西,才能去了解已知世界之外的新的这个领域,这是他们的使命。那我的使命肯定不是去研究历史,也不是去研究地理。即便我去读你意思,我也是从历史故事中读到人性,读到做父母的。这个方法对不对?我对于历史本身来说我不感兴趣,但是我去读历史故事我确实也很兴奋,因为你看看这个故事太有意思了。这个人我一验就知道他为什么会成为帝王,而那个人为什么一定会失败,这是我学历史的角度好吗?但是他学历史的角度可能是另外一个角度。不没关系,至少说我们在历史上已经均有了一个基础的认知铺垫。可是我是你普通的孩子有吗?你的孩子有基础的认知铺垫吗?你孩子的基础认知铺垫是对这个世界一般规律的了解呢?还是仅限于在生活中吃喝拉撒玩这几件事情的了解,这个区别就很大了。
对这个世界有基本认知了解的一个孩子,他学这些知识的时候,实际上是打开了一扇窗。对于一个只知道吃喝拉撒玩除此之外一无所知的孩子来说,你哪是打开一扇窗,简直是放进了一群狼狗,然后让我自己无路可逃。对不对?所以我们一直在讲,小的时候要进行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的铺垫,要保护孩子求知欲,以及好奇心,要构建
梦想和目标,要给到孩子超强的精神生命力。为什么要这么多的东西啊?因为没有这些东西,你凭什么能够应付这些要求呢?因为学科真的挺多,难度也真的不小,甚至这些难度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你把书背下来,你也不见得能得高分这么难。
幼儿
学习时间长有多长?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觉得谁不是这样,那你去试试,你现在去试试,七点半到校,这是一般正常的要求。一般情况,晚上11点钟左右睡觉,但也有10点的,也有九点半的,还有12点的。我们说一个平均数,中学生的平均
学习时间够长不够长?那你说陶老师既然
学习时间这么长,那你就赶抓紧时间休息。那我孩子你看10:40晚自习下来,回来还想玩一个小时手机,你说你都这么累,你还玩手机,你还不早点睡觉,那不就是更不好了吗?家长当然理解不了了,但是你别忘了你的孩子是个人,他首先是个哺乳动物。作为一个哺乳动物的需求,他也得满足对不对?哺乳动物有什么需求?吃好喝好安全需求,然后有时间玩,有机会去做一些游戏的事情。

那你孩子其实他是个人,仍有休息的权利,仍有做自己决定的权利,仍有想做自己的权利,然后他才是一个儿童,最后才是一个学生。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什么?看不见这个孩子是个人,看不见这个孩子是个儿童,看见看不见这个孩子是个哺乳动物,他看见的这个孩子是个学生。那学生不就只剩下一个事情了吗?那就是
学习。除了
学习之外,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对的,或者都是不应该干的,或者都应该少干的。但是对不起,你的孩子他是个人,他是个孩子,他想要玩,他想要在玩的时候不会受到伤害。那你到底让他玩还是不让他玩?如果你的孩子10:40下晚自习回来再玩一个小时,你让他玩还是不让他玩?当然我的孩子不是处于这种状态。所以我的儿子也读高中,但是他们五点钟就放学回家了,然后晚上这几个小时他爱干什么?我从来不管他。但是如果我的孩子10:40下晚自习,那我一定是让他赶紧吃点喝点玩会儿。为什么?太累了,学了一天呐,你就不能让他像一个人那样快活一会,你就不能让他像一个孩子玩一会。他玩高兴了,明天他才想去学校,然后他才想等着明天晚上10:40放学,我接着玩。
如果我每天都玩不了,我干嘛要活到明天呢?你说我
学习以后考好大学,考好大学跟我现在有什么关系啊?那考大学不是家长的需求吗?很多家长有错觉,人际压力大,现在的孩子80%缺少人际交往的经验,这个是跟时代的变迁有关系。家庭越来越小,单元楼房老死不相往来。就算往来也是泛泛之交,缺少过去那些孩子呼朋唤友打打闹闹的经历,所以普遍缺少交往的经验,缺少接纳不同的能力。
这个也是因为家庭太小,甚至有的家庭就是一个单亲家庭,虽然父母健在,但是爸爸回来基本不说话,妈妈跟孩子说话只限于重要信息的交流。明天带什么东西,明天交不交钱,除此之外一个字也说不了。那你的孩子在这种单调的极端的价值观的影响下,那他以为人人都跟他一样,他认为他长大了以后也只能这样。其实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家庭生活还可以更丰富,人和人之间还可以进行思想和灵魂的交流。没见过这些东西,原来人和人之间还可以用爱的方式,还可以成就满足对方这种方式,而不是向对方提要求,没见过缺少接纳不同的能力。但是社会化需求又更高了。为什么呢?因为孤独,所以需要更高的社会化的同伴。因为父母盯得太紧,在
学习上要求太多,所以更需要社会化的交往来缓解内心的恐慌。但是你缺能力缺时间,然后你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你能力越来越弱,你干不成这个事,没机会干,人际压力越来越大,大到什么程度,大到无法应对的程度。

行为限制多,在学校限制是不是很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能奔跑,不能大声说话。然后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全是限制,没有半天自由。在家里就好了吗?在家里也不行,不能关门,不能查看手机,不能查电子词典,什么都不能娱乐。第一,没有时间。第二,家长就是一个非常枯燥的人,不知道玩什么家长都不会玩,已经丧失了一个哺乳动物基本的一个能力。生活单调枯燥,毫无意义,生活无活着的意义。你说这个孩子有多累?我们把这几个东西加起来,你看看你孩子身上有几个。我们说这五大方面导致一个人真的是状态很糟糕,你问问你孩子这五个方面有多大的压力,那你能不能把这五个方面一个一个地给它解决?第三,我们今天还不讲那五个方面,我们讲如何要降低孩子的
学习难度,因为
学习太累了,他是很难应对的,越难应对他就越要逃离,越逃离就越学不好。
然后一个人在累的情况下,他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快乐,也就是说你在
学习上付出越多,你反而有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娱乐。那这个时候就让很多家长很崩溃。对不对?你看,那你
学习本来就不好,你去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娱乐,那你不就更不好了吗?但是你不让他花时间去娱乐,他连活到明天的希望都没有。那你说这个局怎么破,必须要做出改变。
当然首先我们讲这个内容,如果你的孩子恰好是中学生,那你就要赶紧看到孩子的累,赶紧给他解除那么多的压力和痛苦。那你的孩子如果还是小学生,你还大有可为。我们如何降低
学习难度?那么多的学科,那你首先还是得聪明。我们说的要
学习能力很强,要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要有举一反三的这种能力。那这种能力从哪里来呢?主要来自于早期教育,来自于有效的陪伴。早期教育越丰富,那么这孩是后天智力发展越高。那么它比如说同样数学考到90分,那普通的孩子每天需要花三个小时学数学,那你的孩子可能只需要花两个小时,他达到同样的成就,少花了一个小时。那么这一个小时他拿来娱乐,拿来做他
禀赋所在的事情,那么他未来的成就会高很多。所以如果还有机会你的孩子还在小学幼儿,那一定要关注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可不是让孩子认字或者学英语,那不叫早期教育,那叫小学教育,那个跟早期教育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今天咱们不仔细讨论早期教育。如果你关心这个事情,可以看一下我关于这种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的一些短视频。小学阶段一定要铺垫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如果不铺垫,中学阶段的专业
学习,那简直就是从零开始。然后抽象的
学习难上加难,就相当于让一个姑娘去研究汽车,相当于让一个男人去研究绣花。那你说有多难?这个事就算我能学会,但是我每天干的这个事我就对抗对不对?你天天让我去绣花,我不是学不会,我学会了,但是我永远绣不好。而且我每天在绣花的过程中,我特别对抗我痛苦。如果你小学阶段没有铺垫她到中学阶段学这些学科,十有八九就是这种感觉。
那你怎么办?要保护孩子求知欲。他对这个世界越想了解,就越要去研究,越要去投入,越要专注。他每听到一个新的知识,眼睛发亮。那我不知道你们听陶老师讲家庭教育会不会眼睛一亮有吗?如果有,请你们在屏幕上写下“有,我听老师讲很多东西我经常都是这种感觉”,如果没有,你就写个没有,我们看看有的多还是没有的多。所以你要让你孩子有求知欲,你要经常在生活中夸张地表达。哇,太了不起了!哇,这个事情太神奇了,这个人太了不起了!那你知道他为什么了不起吗?咱们来说个一二三对不对?你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要唤醒你孩子,要让孩子对这个世界要保留这种惊奇之心。
人找最讨厌的就是那种中年油腻的人,我自己就是中年了。中年油腻的人是什么呢?你就感觉跟你跟他聊什么,你感觉他什么都懂,他对什么事情都好像是了然于胸。其实他对什么事情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看法,这就是完全已经没有求职欲望了,然后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你说那个苏格拉底讲过一句话,我所知道的就是我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所以我才保持如此多的好奇心,这才是一个人真正应该有的状态。

当然我们家长首先要像陶老师这样对一些学问、对一些现象、对一些事情要保持这种惊奇之心。哇,太了不起了,哇了不得了不得,经常说出这样的话,才能够让你自己焕发出一种儿童的这种好奇心。最后我们要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我们在生活中把我们讲过的我们的底层思维,读书会讲的那些故事、那些观点、那些问题跟孩子讨论。显著提高孩子认知水平同样是讲历史,别人看听到的是某某在哪年哪月干了什么事?你的孩子听到的是一个规律,听到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事。
那请问哪个更容易记得住呢?提高孩子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降低
学习难度。不是你们说的刷题一刻苦,花更多时间
学习,那不是在降低难度,那是已经真实地增加了
学习的困难或者
学习的痛苦程度。我们还要去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为什么太累了?孩子他可不是光是有个肉体生命,它还有个精神生命,真正为的是精神那个生命。当然肉体生命也累,但是往往精神生命会被忽视,所以我们要做些改进。家庭娱乐活动要丰富,想办法增加三项。出游活动要安排,家庭中要有平等自由啊,父母要多肯定,忽略不好的方面来丰富孩子精神生活,听话照做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如果你不听话照做孩子天天关在屋里面,自己折腾的一点事情。因为他缺少人际之间的交流,缺少人际之间的这种分享。其实他怎么折腾他也得不到足够多的快乐,必须要有别的人跟他一起玩才是真的高兴。我们说真正的快乐并不是游戏,而是和人一起玩,当然和你喜欢的一起人一起玩才最有疗愈作用。
那你到底是你孩子最恨的那个人,还是你孩子最喜欢的那个人呢?这是你要做的一个决定,你到底想做你孩子最恨的那个人,还是想要做他的良师益友,这是我们每一个父母都要去面临的一个选择。最后我们父母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概括一下,一定做降低
学习学校压力的事情,不要去给孩子增加什么新的
学习方法什么新的考试试卷,不要搞这些东西没用。第二,提高孩子的生命价值。多肯定孩子,多满足孩子。在我们说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孩子,唤醒孩子的
梦想和目标,让孩子有机会能够坚持到学业成功的那一天。你不要什么都不做,或者是你做的事情是让孩子尽快地倒下,尽快地逃离。那你孩子就很难了,对不对?所以我们父母要做的事情是降低压力提高能力,让孩子越来越开心,然后他越来越对未来有希望,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要不然中学,真的太累了。

这个话题我们就分享这么多。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点头像进去找专栏和橱窗购买陶老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