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是如何推论出“每个人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感兴趣的话可以进来听听!


探讨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从马斯洛需求理论是怎么可以推论出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怎么解释成为最好的自己?比如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学习、工作、结婚,甚至工作并不是自己最喜欢的,这样算还是不算还是选择不同的人生?比如说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选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你后面的问题其实不用解释,一会儿我把前面的问题解释了,后面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首先每一个人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马斯洛的说法叫自我实现,他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要达到自我实现这个层次,那么他必须要先满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的需求,然后是尊重的需求,最后才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后面还有一个自我超越,那个我们说这不是马斯洛的观点,就每个人都想自我实现,但是他需要经历这些前面的需求层次,满足后才会随之出来。每一个孩子想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我们的说法,这是基于一个进化的角度。相关的人员研究发现,每一种生命他们现存于世的数量都是太多了,所以他们同种类之间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就必然有一部分群体会被淘汰。每一个生命要想自己能活下来,自己能传承生命,那么它就必须要避免自己被淘汰。那怎么去避免自己去被淘汰呢?他就拼命的想要活到成年,拼命的想要成功,因为活到成年才有机会成功,因为成功才能控制更多的资源。特别是对人类来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们更能理解人类社会,所以你就会去看到每一个人都想成功。比如说陶老师,我在读书的时候,我也想成为班里面那个成绩最好的。我在工作的时候,我也希望我成为我们单位里面最有能力的那个人。毫无疑问,你随便问哪个人,说想不想成为你们单位里面挣钱最多的或者是地位最高的那个人呢?他说我不想,如果他说他不想,那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配,不代表他不想。包括我们很多孩子也是这样。你问他你想不想搞好学习,他若说不想,我觉得现在挺好的,那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搞好学习,那是因为他觉得要搞好学习,那他现有的利益,他现有的快乐,现有的所有东西都会失去。其实不是世界上没有既能搞好学习还能快乐的方法,或者是也有这样的状态。只是这个孩子他觉得他不行,他既没方法也没有自信,所以他觉得不行。然后告诉你,我不想搞好学习,我觉得挺好。现在我觉得学习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人生处处有青山,埋骨何须伤子弟。他觉得不需要非要走这条路,你说他说的对还是不对?当然说的是对的。但是其实我个人认为他说这些话都是在掩盖他作为一个学习的失败者,或者是作为一个不可能在学习方面成功的一个自我评价的人的一个说法,不需要讨论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最亮的那个仔。如果他有希望,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一定会成为这个仔,这是生命的力量,这是生命的动力。

如果一个生命,他不想成为最能够活下来,能够控制最多资源的那个人,如果一个生命他轻易就放弃,轻易就选择不同的道路,那这个物种早就灭绝了。能活到现在的物种,每一个生命生下来都拼命的想做最好的自己。这件事情从做镜子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开始了,这是自然选择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刻入在基因里面传承下来的,无需教育,无需解释。



刚才我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碌碌无为过一生。不是他不想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就这点能力。我们每一个家长,你想不想成为亿万富翁?你当然想了!你想不想成为一把手?当然想了,但是你为什么就不去成为呢?因为你觉得你累死也不会成为那样的人,所以你就不去累死,你就懒得去干,那孩子不就也是这样的吗?选择了一个工作要求很低的人,那不就是认为他干不了更高水平的工作吗?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评价很低,那是因为他的能力很弱,他的自我效能感很低,他的生命价值很低。他不想去遭遇有挑战的事情,因为有挑战的事情失败的概率更大。但是他生命价值很低,他一旦失败,他就没有价值了。所以他宁愿不成功,也不要去再失败。这就是生命价值低的人的一个生存的策略,就是避免去接受挑战,因为接受挑战就是更高的失败的风险。因为它生命价值低,每失败一次它就要更加低。所以确保现有的低价值能够维系,这是生命价值低的人的策略。他是不会去追求卓越的,不是他不想,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行。所以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但是我今天把它说清楚了,希望你能够明白。当然不见得马上会明白。如果不能马上明白,我建议你一定要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