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于死亡话题有“焦虑”的情绪,为何我会说这正是哲学启蒙的关键期,父母该如何做?
孩子对死亡话题有焦虑情绪,聪明的家长会抓住这个哲学启蒙关键期。初二男生问有死亡焦虑症怎么化解?
那这个是个无解的谜题,这个跟杞人忧天一样,有一段时间会陷入宇宙无限大,既然它无限大,那宇宙的外面又是什么?有时候陷入死亡的一个轮回里面,既然要死亡,何必活着。我觉得这是孩子的哲学启蒙的时候对不对?那怎么化解?你能化解吗?你能说我们宝贝你不会死的,你能通过讲道理化解吗?没法儿说,说不明白,因为每个人都会死。这是一个哲学启蒙,那你就鼓励他去探索哲学问题。不是死亡的问题,他也不是焦虑,他就是一个思考哲学的问题。而且这种问题它不会太早的时候出现,又是一个抽象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恰好是你孩子进行哲学思想启蒙,开始
阅读思想著作的最佳时机。当然如果有的孩子,他父母从小鼓励他思考,父母向孩子提问,那孩子可能就勤于思考,会找一些思考,会有自己的办法去应对这些未知的问题。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引导不多,然后只知道
学习和生活的吃喝拉撒的这些孩子遇到这些问题,孩子一筹莫展,家长一筹莫展,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探索问题的这种能力和意愿了。所以我们说这种孩子和父母,他们早已经心死了,他们的智慧已经死了,让我说的死了是有点夸张的说法。意思是他们不思考问题,他们不想去探究这个世界的这些有趣的问题。说那么多,怎么解决呢?推荐孩子
阅读《苏菲的世界》这一类的哲学启蒙书。当然不光是《苏菲的世界》了,遇到这些问题并不见得马上要去探究死亡的问题。实际上他表露出来的是这个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成熟了,开始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了,开始思考哲学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开始跟孩子讨论价值观、讨论人生观、讨论人性、讨论哲学问题,那已经是到了不得不讨论的时候了。不要再错过这次敏感期了。
如果错过了这次哲学启蒙的敏感期,他在这个中间将不会再读书了,或者读书也不会再去读这种思想类的著作了。因为他没有从他最需要知道的过程中得到了这种快感。他慢慢以后就把读书当成一种工具,把读书当成一种消遣,而不是读书是探究问题真相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我建议家长先去读一下《苏菲的世界》或者同类的书,就是探求这个人类文明中这些责任,他们思考的一些终极的问题,你把这些问题搞明白了,然后你再可以跟你的孩子讨论,然后可以引导他去读这些东西。当然不仅是读这个书,这个书读当然是有好处的,不读也是可以的。因为很多电影都是在探讨死亡、探讨生命的意义、探讨人性。很多电影都是在探讨这个,你去看豆瓣网排名,只要就是豆瓣网的真正的排名,只要 8.5 以上的十有八九都是这类的。还有就是迪士尼的所有电影都是在谈论一种价值观。所以这个时候真的是要进入这种抽象话题的讨论了。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只剩下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人。

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