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一个父母要做多长时间的舔狗,网瘾少年才能回头?


一个网瘾少年要走多长的路才能成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要做多长时间的舔狗,他的孩子才能回头?

我们来读一个小故事,看看这个小故事给到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这是一个家长写的内容:“我就像一只卑微的老狗,尽力尽心地为这个家操劳。终于今天,我的儿子给我扔了一根肉骨头过来,我叼着骨头躲进被窝,舍不得啃这根骨头,只是一个劲儿地闻了又闻,舔了又舔,激动地到现在都无法入睡,我老泪纵横。”



“我的儿子15 岁迷上了网络游戏,从 15 岁到 20 岁转了五所学校,连个大专毕业证都没有混到。辍学后更加疯狂地沉迷游戏,不敢管、不敢说,各种方法都用尽了,没用。没钱打游戏,曾经偷偷地把家里家电、家具卖了个精光。没办法,只能狠下心外出打工,将他丢在家里,让他自生自灭。当他没钱又打电话找各种理由骗钱,明知道被他骗了,还得乖乖地给他拿钱。”

大家注意,明明知道被这孩子骗了,还得给他乖乖地拿钱。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孩子是我们基因的传承,你不拿钱谁拿钱?你不管他,他就灰飞烟灭了。所以没有办法,这个是有基因传承的,我们换一个人肯定不会这样干。如果换成隔壁老王的孩子,那咱们可管不了那么多,他孩子随便他,他要是找我要钱,我第一次给他点钱,第二次就没有钱了。但是自己家的孩子永远也停不下来。

“ 两年过去了,仍然沉迷于游戏,并且人已经消瘦的只剩下皮包骨。为什么瘦的皮包骨呢?因为没有正常吃饭。无奈我只得进行反教育,给他买了一台一万多元的电脑,每天三顿饭端到电脑桌让他打个够,让他永远打下去。我想既然他选择了让游戏把自己玩残,那就成全他,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会让他快乐地玩下去。”



你注意,这个爸爸态度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以前就是逃离这个孩子,当然实在是不行了,要钱也得给他,不给他他就饿死了。现在完全变了,你不是喜欢玩游戏吗?整一个贵的,整一个打得爽的游戏,然后好吃好喝不说话了。

孩子就是用他的行为来逼迫自己的父母,他的父母变化了,变成什么样了?变成舔狗了,说不好听的话叫舔狗。舔狗是什么行为?你养一只宠物狗,它每天看着你回来,高兴地扑过来,然后撒娇,这叫什么行为?这叫对你的依恋,或者叫爱的表达。孩子用他的言行,逼迫自己的父母学会了爱的表达。如果孩子不这样去做,我觉得这个孩子是没有爱的,这个父母是不会去爱自己的孩子的。

我们说孩子出问题,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问题,孩子哪怕是前程尽毁,也要把自己变成一个问题孩子,然后来证明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爱我,你再不爱我,我真的要完蛋!所以只要父母听孩子的,孩子一般不会坏到哪里去。



如果父母不听孩子的,大家想想,如果这个父亲还不断地否定自己的孩子,不断地去折磨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肯定好不了。当然现在还没好,父亲已经变成舔狗了。

“然后他又快乐地玩下去。转眼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回家不见儿子了,电脑上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的是‘做游戏主播,挣了两千多块钱,从此戒网瘾,拿着两千多块到新疆打工去了。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可是没过多久,听说孩子误入传销,费尽周折将他从传销找回来,不料一回家又迷上游戏了。”

为什么一回家又迷上游戏了呢?因为人生失败了,出去想要找到一片新天地,开拓一个新未来,发现社会如此之残酷,坏蛋太多了,又找不到希望。



一个人在找不到希望的情况下,会怎么样呢?他会做什么呢?那肯定得先躺一段时间。一个找不到希望的人,难道他还天天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那种人有,但是那种人是伟人,或者是在电视上听说过的人,生活中的人一般都不是这个样子的。生活中的人一般受挫折了,就躺在角落里休养生息、疗伤,疗好了、有力气了才爬起来,该干点什么了。

“所以这孩子从传销窝里回来,又迷上游戏了,这次我彻底放下了。”你不放下也没办法,你不放下他也好不了。

“我知道他这辈子就这样完了,他每天打游戏不说,脾气还特别暴躁,我们吃饭都不敢叫他。”这种孩子脾气暴躁,喜欢骂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这个性格可不是天生的性格,大家注意,不要去关注性格心理学,没有意义,他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个样子。你说我要为他的这个性格匹配一个相应的工作,这个不是出路,匹配不是出路,重要的是要疗愈,疗愈才是真正有希望的事情。



这种孩子为什么脾气暴躁?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希望了,我都没有生命价值了,我得靠毁别人、伤害别人,证明我比别人厉害。因为其实我是最不厉害的那个人,我是要完蛋的那个人,所以我不能让自己完蛋,我要装得很厉害,我怎么装得很厉害呢?我就比别人凶。

脾气暴躁、容易骂人的人,不是因为这个孩子缺少管教,也不是因为家教不好。但你可以认为是家教不好,父母不会教育,父母把孩子给毁了,让孩子没有生命价值。我们可以把它定位为家教不好。但实际上不是家教不好的问题,是孩子生命价值极低,他必须要装得自己很厉害,必须要显得让别人怕他,他才有点价值,否则他就永远是被欺负、被人看不起的那一个,他很快就会自我毁灭。

“时间一晃到了 24 岁。”大家注意,九年了,15岁沉迷游戏,到了 24 岁。“听说是游戏外挂操作违规把号封了,于是把电脑卖了,又跑出去打工了。”



这个孩子有两次觉醒,但是这两次为什么会觉醒呢?很简单,因为他父母变成舔狗了。什么叫舔狗?就是围着你转,你要什么给什么,所以正是这种舔狗行为让这个孩子得到了疗愈,正是他经常性地骂别人,把所有的不顺地归因于别人,所以他过一段时间就得到了疗愈。

当然我相信他的父母并没有做出更多的疗愈动作,现在更多的是不敢管他,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也算是疗愈的一种形式。我们说满足需求就是爱,但是只有这样的爱是不够的。因为你没有给到孩子希望在哪里,你只是满足了他一部分需求,但是他未来的希望在哪里?你仍然没有给到他,所以这样的孩子疗愈起来是很慢很慢的。他为什么拖了九年呢?原因在于,因为只是给了一些基础的爱,基础的爱就是满足需求,但是没有给到高浓度的爱,没有给到孩子未来的希望在哪里。所以孩子拖了那么长时间。

“24岁把电脑卖了出去打工了,打工一年,坑爹的主意又来了,想要去创业,结果半年不到,亏了五六万。”这哪里是创业,这是创爹的业,亏了不心疼,爹出钱,这个父母做舔狗,就是你一直要对孩子有信心。



但是我相信,这个父亲其实也在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对的。我拿钱给他创业到底对还是不对?其实他也是很怀疑。但是无论如何,他最终还是支持了。即便他不是真的很信任,但是他做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信任,这个信任不是很坚定,但他确实给钱了,他想要什么给什么了,所以这些经历都是有价值的。

一定是有价值,因为我父亲愿意给我投钱,那说明我是有价值的。因为我创业失败了,我父亲没有和我算账,没有因为这个事情和我大吵一顿,所以我还是是有价值的。

“转眼26岁了,创业失败,去外省打工,一年多一分钱不寄,每个月还管家里要钱。”大家注意,26岁,十一年,这个父亲爱孩子的心一直都很坚定。



“没办法,要就给吧,反正就成了这种人,只怨自己不会教育。但是我家几代人基因还是没问题的,我有时候也会幻想,他迟早有一天会改变的。出去打工一两年,也不给家里寄一分钱,连个电话也不会打。今天这坑爹的娃给我转了两万块钱,说帮他存着,年底回来结婚。收到他的钱我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因为儿子说这两年都没有碰游戏,我流着泪对我老婆说,我就是一只儿子的狗。你瞧他如今懂事了,寄钱回家了,我都感动得老泪纵横啊,慌忙摇头摆尾,乞讨儿子越来越懂事,越来越成熟。”

你们说这个孩子他寄两万块钱,爸爸妈妈为什么如此之感动呢?一般正常的人,你那么多年才挣两万块钱,不会有特别大的触动。但是对这个家庭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两万块钱的事情,这意味着我的后代已经可以独立生存,可以完成他的人生使命。

我们讲人生而有的使命,这个使命一定是有的。你不需要后天的教育,也不需要你的同意。你说陶老师,每个人的使命不一样,你说你那个使命你就觉得你最牛,你就觉得你说的最对吗?对,就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这样,人类早就灭绝了。



所以我们讲终极使命是什么?终极使命就是传承生命,让我们家族的基因传承下去。

当然对于我来说,我要传播的是富含我的基因,我的子女要含有我的基因;对于我的家族来说,要含有我们家族的基因;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要有中华民族、华夏民族的基因;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我们要把人类的基因传承下去。

就像为什么有的人要去探索外太空,有的人为什么要仰望星辰大海呢?这个东西能当饭吃吗?当然不能当饭吃了。但是总有极少数人一定要去关注超越现实的事情。因为如果一个种族不去做超越现实的事情的话,这个种族非常容易被一锅端。你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万一这个篮子翻了,那你这个鸡蛋,你这个基因就传承不下去了。所以这个基因一定会自动地分配少数人去关注星辰大海,而不是关注饭碗。所以我们人类的基因才会因此而生生不息。



最后我奉劝那些孩子沉迷游戏的家长,时间是最深情的告白,我们要多点耐心,给迷途的孩子多点时间。最后我肯定地告诉你,一百个沉迷游戏的人,九十八个,最后都慢慢地从深陷游戏的过程中走出来。至于剩下那两个,作为家长要坚信,他绝对不是你想要的孩子。

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点头像进去找专栏和橱窗购买陶老师课程。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