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十一岁孩子开学前自杀,留守和作业哪一个压力更大?


一个老人叫李兰,很辛苦的,一大早出去卖包子后,赶紧回家去照顾家里面三个孩子。然后其中有一个孩子叫黄皓轩11岁,非常懂事,每天都自己起床自己然后自己上学。

特别听话、特别懂事。吃完早餐,今天是小学五年级开学的日子。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他想要早点去,然后他就吃完就走了,把他的寒假作业装进书包,系好红领巾,戴好口罩,一个人下楼步行去学校,学校只有几百米。然后他站在楼梯口,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清晨的阳光,然后睁开了眼睛,就几秒钟的时间,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走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在五楼的楼顶,然后从这个楼顶一跃而下。大家想想。

一个11岁的孩子,那肯定是这也怕那也怕,都是个小孩。一个小孩居然不怕从11楼跳下去,他不怕这个说明什么问题的,我们看一下这个事情出了以后,警察对这个周围的人来调查。大家都说这个孩子很懂事,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这个奶奶平时在家里面照顾几个孩子。



然后平时没有注意到这个孩子有什么不同。然后他就把重要的这种精力放在更小的两个孩子身上啊。这是这么一个奶奶,大家都觉得这个孩子好像胆大妄为。

但是她奶奶说,这个孩子其实胆子很小怕黑夜。怕蚊子怕虫子,晚上出去还要姐姐陪着他一块出去。她还有一个姐姐。看上去特别懂事。但是我们会认为他是伪装的懂事独立,但其实这些都不是他的真实。后来在他的这个房间里面看到了一封遗书,遗书的署名叫无药可救的孩子。

内容是什么呢?当你们看到这封遗书,我已经跳楼了,我真的撑不下去了。我也不知道这一跳能不能让我直接死。不管怎么样,我都感谢你们陪伴。问我这么多年,如果我直接死了的话,希望你们好好对待我的姐姐和妹妹,不要让她们也得抑郁症。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抑郁症再见。遗书上还有几滴血迹。



这个血迹怎么来的谁也不知道,但肯定是这个孩子痛不欲生。然后警察又调查他的其他方面有没有这种自杀的倾向。发现他最近很多作文都在讲他的爸爸。在一篇写给爸爸的信里面。这个孩子讲爸爸您回来的时间很少,我想你回家的时间可以多一点,不要老是工作,也要注意身体健康。

然后读另一篇作文。他又回忆起他爸爸和姐姐一起去游乐场游玩的场景。他说自己平时坐海盗船都非常害怕,因为他瘦身体很轻,每次都很害怕飞出去。但是和爸爸一起出去玩的时候,爸爸用手紧紧地抓住他,让他心里很安心,一点也不害怕。你看看啊。这个孩子写了那么多作文,他实际上在写一个父亲对于一个儿童意义。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出这个感觉。一个父亲对于一个儿童的意义,我们很多父亲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亲,觉得我只要给家里挣钱不就得了吗?难道男生的作用不就是给家里提供一个基本生存的保障?或者我们说从进化学的角度来说,它就是为一个家庭提供一个高蛋白,提供一个可持续利用的资源。难道不是这个作用吗?这个作用。在几百万年以来,父亲都起这个作用。但是最近几十年以来,这个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孩子太孤独了。我们的孩子,他生活在一个极其狭窄的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面他接触到的人是非常少的。跟过去那种大杂院或者是我们说采集狩猎时期那个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话。那这个时候就出现什么问题呢?出现了,孩子没有人玩。没有人陪伴,然后得到的价值观是单一。然后无法从更多的人身上看到生活的意义和自己未来成功的路径。这就是现代社会,我们说这个社区封闭,人与人之间的这个交往模式变得功利,这些变化导致了一个儿童的生存环境跟过去几百万年以来有了显著的不同。



所以这个孩子他在作文里面就讲清楚了很多他对父亲的这个期待。为什么呢?因为家里面就只有一个老人。你说老人会陪一个孩子玩吗?会陪一个孩子学习吗?会陪孩子去了解孩子心里面想什么吗?特别难。为什么我们现在在座的父母。一定要学会跟孩子建立连接的方法,一定要学会专注地倾听这些方法。因为就算是你孩子现在大了。你以后恐怕也要带孩子,带你孩子的孩子。恐怕也要去接触这个社会,所以这些基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但我并不是说他的奶奶不做的不合格啊。你想他奶奶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其实就算是你有这种育儿的能力,恐怕也没有多少精力。然后在她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是她的后妈吴倩,似乎别人对他关心都很清楚。然后他在作文中清楚地记载了第一次和后妈见面的情况。那时候我一点也不珍惜爱,直到我遇见了我的后妈,她会叫我起床刷牙,叫我吃饭,一些很小的事情他会说好几遍。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感受到了她对我的爱。从来没有人像她那样关心过我。你看注意。其实她的后妈做的那些事不都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做的吗?然后,叫他干那样,然后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还唠叨好几遍。但是因为这个孩子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妈妈,所以他会觉得哪怕有人唠叨他,他都觉得挺好,哪怕有人命令他管控他。他都觉得是一种幸福。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孩子小的时候要经常去唠叨一下孩子。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你跟孩子在生活中建立这种亲密的关系的一个过程。但是你这个过程不能体现持续的伤害,但是你可以体现你对他的关心。体现你对他的担心。这些都是可以体现的,但是不能体现伤害。



如果连这个东西都没有,那我们认为跟孩子之间是没有连接的,你基本上是没有时间进行陪伴和连接。

所以我们从这个作文中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个孩子对自己爸爸妈妈的眷恋。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后妈并不是都是坏的。而且我相信这一点就是随着这个社会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我们过去所传闻的那些什么后妈,虐待自己的继子。后妈不给孩子吃饱饭呢。后妈区别对待孩子,这些事情都会。慢慢消亡。

因为那些自私的偏见的行为其实就是资源匮乏时代的一个选择。因为人都一种天然的知识倾向,就是我要把资源投入到跟我基因相似程度最高的那群人。你的孩子跟你自己的基因相似程度是50%,你的亲生孩子是50%。那你说我嫁给一个有孩子的人,那他的孩子的基因跟我是没有一点关系的。所以在资源匮乏的时代,人的自私基因会促使一个人把资源用于跟自己基因相似度最高的人群。那这个人群当然就是直系亲属了。但是因为现在吃饱饭不是个问题了。穿暖衣不是个问题了,所以是钱和生存资源不是问题了,但是人的精力仍然还是一个问题。但是总之对于生存资源的我们说的这是不公平,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



所以我们说人类的文明其实是跟我们的这个人类生存的普遍的富裕是有关系的。普遍的富裕剩余物资越多。那么人类的文明程度就会越高,这还不是说你进行什么道德教育。

这个其实。作用不是很强大。大概就是这么一个事。就是这么一个事。那至于她的爸爸妈妈为什么发生变故,咱们现在就不讨论了。反正总之这个孩子这就是一个留守在老家的孩子。生活中没有人真正关心这个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因为老人做不到,爸爸估计很少跟这个孩子交流,孩子有什么困惑也很难跟爸爸交流,因为孩子觉得爸爸就是忙。那所以这样的孩子。我们说叫没有父母爱的孩子,或者是说父母不认可的孩子,他们是没有资格活到成年的。当然我得出的这个结论是从进化的角度来讲。

人类自古以来小孩都有自杀的。当然不光小孩,成年人也有,但是我们说小孩他很容易自我放弃。一旦自己的父母对孩子不满意,一旦自己的孩子父母对孩子不好,一但父母给不了孩子这种无条件的爱,这个孩子他就想要自我放弃,因为他会推断,我大概率是活不到成年。那有的孩子选择跳楼。那有的孩子选择自我放弃。放弃精神生命,就说我就躺平,我也怕疼。但是觉得没有希望活到成年,怎么办呢?努力不是白费吗?那就不用努力了。再说,爸妈根本就不爱我,他不爱我,他不可能给到我活到成年的这种资源,也不可能给到我。未来获得人生成功的这种支持。



所以没有父母的祝福,这个孩子是没有资格活着的。只是有人选择了这种物理上的消亡,有的人选择了精神上的消亡。其实真的是这个社会有很大一批人很多我说的是很大一批人不是很少一批人,很大一批人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没有生活的乐趣,只是被一种求生的本能之推动着,然后好死不如赖活着,没有什么追求和目标,工作也只是为了糊口而已。我们说这种人属于什么呢?精神上死亡。说他自己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死了。但是他七八十岁才会埋下去,才会去火化。这是精神上的消亡。那这个你说这个是故事给到我们什么启发呢?首先我们的父母不管你离婚还是不离婚。不管你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定要去爱你的孩子。什么叫爱看到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无条件地去满足。当然我说的无条件的满足是相对的。无条件,其实还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呢?你这个需求你是不会伤害别人的利益,也不会伤害自己。在这种情况下,那我是可以满足你的,无条件满足,这就是爱。如果说我明明知道你这个是需求,是用于伤害别人。那我还去满足,那我这就叫溺爱,所以一定要分清楚真爱和溺爱。

所以一定要去爱你的孩子,你爱得越多,越是无条件的。这个孩子对活到成年的这个信心越大,既然肯定能活到成年。那我一定要为未来做好一个基础的准备。所以只有这样的孩子,她才会有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你去看一下身边那些躺平的不努力的孩子。有几个是得到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多少都有缺失,他要么就缺父爱。要么缺母爱,要么什么都没有。所以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这个故事再告诉我们父亲。一定要在孩子成长中出现。因为现在跟远古时期很不一样了。现在远古时期的资源匮乏。人活下来就算胜利了,现在不一样,现在活下来太容易了,反而失去了想要求生的这个本了,因为想要的都有了,那还努力他干嘛?所以这个时候父亲要在生活孩子的生命中成为一个成长的榜样、力量的源泉。没有这些东西,你还是凭什么要努力,他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啊?你说靠妈妈靠老人,老人有方向吗?母亲也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母亲他很重要的一个职责是带好孩子,让自己的孩子不生病,能活下来,这是母亲最重要的职责。但是未来何去何从。一般的母亲可没有太多的想法。那我们说。男人天生想要有这种拓展认知和行为边界的意愿。因为男人从小的去打猎,自古以来打猎,要去寻找新的资源。所以男人他更有这样的进取之心。那你家里面没有一个男人作为榜样,我就问你,你的孩子都十几岁了,那父母不能再成为他的榜样了。那他成长的方向在哪里?



所以父亲对一个孩子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个男孩子,难道你要让一个男孩子跟着她的母亲去学做一个男人吗?你想想,我们的男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当然不从幼儿园生下来开始,全是女人在照顾幼儿园大多数是女人,小学大多数都是女老师,你跟他们去学做一个男人,你觉得行吗?所以这个事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没有父母爱的孩子活不到成年。第二,父亲在孩子的生命中十分的重要,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