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赢得起输不起,如何让孩子以后输得起呢?
孩子赢得起输不起,这种性格好还是不好?
“孩子打球和下棋只想赢,不想输。输了就哭。心理素质很差,输了就自我否定,自我攻击。跟他讲了很多道理,没用怎么办?”
谁想输啊?我也不想输。首先想赢不输,这是我们人的底层的动力之一。如果我们想输,那不就直接
躺平了吗?就是因为我们想赢,我们慢慢的会行动,会
努力。只是孩子现在太小,面临了他这个阶段不应该面临的那么多的竞争,输的可能性太大了。也就是说他还没有发展出接受输的准备的时候,他就面临了太多输赢的比赛。

从这个角度来讲,说明家长活动安排的有点问题,都是以输赢来评价,而忽略了过程的趣味。打球、下棋,以
学习为目的,以游戏为手段,而不要去讲输赢。
其实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他慢慢会接受输赢,但是这个过程有点慢,而且往往是在儿童之间的游戏中才能更容易学会接受输赢。因为孩子想玩的游戏,有一个强大的吸引力。我的孩子4岁,跟其他小
朋友玩躲猫猫,如果被抓住了,他就输了。他特别想要玩,所以输了也去玩。当然输了有时候也不高兴,但是不高兴他还是想玩。最后他就慢慢的适应了输,接受了输。
孩子真正接受现实社会输赢的结果不是讲道理讲出来的,是在做他们喜欢渴望的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社会的法则。打球或者下棋,又不是小孩特别想干的事情,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是父母想干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特别想去参与的需求,那输了当然就不想干了。输了你再接着让他干,你还鼓励他知难而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哪干得了?这跟儿童之间真正的游戏接受输赢是不一样的。

你如果真的想发展出他接受现实的能力应该把他放到一个儿童之间自发组织的游戏环境中去。很遗憾现在这样的环境太少了。现在的小孩没有自由玩耍的环境。家长不同意,学校
学习任务又多,课外班又多。
我们中国的小孩很多能力是发展不出来的,包括跟人相处的能力,在游戏中摸爬滚打,接受输赢,发展出领导力,发展出臣服别人的能力……很多能力没有机会去发展,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脆弱。当然越来越脆弱不仅仅是因为缺少自然发展的成长环境,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为的精神伤害太多了,就是以爱的名义,以
学习重要的名义剥夺孩子的自由,对孩子进行攻击,这种伤害太多了。现在的小孩真的是大人对他有很多期待,但是又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去发展这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