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双减后家长如何育儿?孩子如何学习




双减之后家长怎么育儿?

这个话题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解读一下。第一,双减到底在减什么;第二,国家为什么要双减;第三,家庭为什么也需要双减;第四,双减之后孩子如何学习;第五,双减之后家长怎么育儿。还有关于双减之后的常见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双减到底在减什么。双减非常简单,就是两个目标。第一个,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作业负担到底有没有用呢?有没有好处呢?为什么要减轻呢?一会我会解读为什么要减。第二,有效减轻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

那国家为什么要搞双减?从国家层面来讲,为什么要做这个事?首先校外辅导占用家庭可支配的收入太多,导致家庭生育消费需求不足,很多钱都被培训机构赚走了。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这些产业上的消费需求就不足了。而且现在我们知道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就算是开放三胎,现在家庭生育的意愿也非常低。其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校外辅导占用的资源太多。不仅是占用收入,还占用时间。过度的学习造成的劳累,创造性就差。这些国家不是不清楚,太清楚了。

前段时间我还分享过一个短视频。100年以前,一个外国教授叫罗兰,他写了一篇文章讲中国人最喜欢干什么。中国人四大发明当时都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他就以火药为例。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只是拿来听个响,他们很少去研究火药本身的化学、物理,内在的规律。他们只会用一下,不会去研究底层的规律。



到现在仍然如此。我们只是在重复地做一些已知的事情,甚至很多已知的事情都还在摸石头过河。现在孩子过早过度的学习,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发现自己的禀赋,也没有时间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律,完完全全就坐在那里灌输,所以创造力极差。你看我们国家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多少诺贝尔奖?高智商的人群分布,都是差不多的。按理说我们东亚人的智商更高,但是我们在世界顶尖行业里面,真正掌握的技术并不多,所以我们老被别人卡脖子。它已经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战略,所以这个必须要改。

占用社会资源太多,但是并不能提供相应的人才。这个教培行业有多少人在从事相关的工作?有多少北大清华、耶鲁、剑桥的学生毕业以后回来,在中国的这些顶级机构教书挣钱?别的我不说,以前我在北京一个儿童培训机构工作过一段时间,里面的那些老师好多都是清华北大的教奥数。大家注意,奥数不是什么先进的玩意,那纯粹就是一个无用的东西。清华北大的学生国之重器就干这个事。

家庭为什么也需要双减。无效作业太多,让孩子没有时间休息。



一个人很累的情况下,他稍微有点空闲时间,会干嘛?比如说我一天工作了12个小时加班回到家,你认为我回到家还会去进行创作性的劳动吗?你觉得我还有心思把家里面布置一下,然后再跟孩子进行一个创作性的谈话吗?当一个人很累的情况下,一旦有点空闲时间,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躺平干点简单的事。作为成年人不就是躺平了刷个电视剧吗?刷个什么综艺吗?

那孩子他会干什么呢?以前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会读书,也会下棋,也会干点别的事?现在越到初中高中这些事就再也不想干了。孩子累了以后,只想干一个事,躺下寻求刺激,做些简单的刺激。那不就只能是玩手机看看电视吗?还能干什么?所有时间都在学习,剩下时间就在打游戏或者刷手机。

那什么时候去做他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呢?它是未来安身立命之本。什么时候去发展这个能力呢?因为你写的那些作业,你学的那些东西以后不见得有用。



校外培训占用太多,让孩子没有时间做真正重要的事情。我经常在讲,一个有希望的孩子必须要保留三种基本的能力,哪三种呢?求知欲和好奇心、梦想和目标、超强的精神生命力。你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都拿去上课外班了。那孩子什么时候去构建梦想和目标?什么时候去做他梦想和目标所在的事情呢?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的课外辅导班解决的是这个孩子真正需要解决的学科知识点吗?解决的真的是孩子的禀赋所在的那个方面吗?

花费钱太多,让家长疲于工作,缺少高质量的陪伴。家长拼命的挣钱,为啥挣钱?报课外班呢。为什么报课外班?怕孩子学不好。所以拼命挣钱去报课外班,不陪孩子玩,不跟孩子构建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的铺垫。这些核心关键的基础能力不培养,孩子技术能力没有,他上课外班也学不好。陪伴是超强精神生命力的最重要的源泉。没有这个东西,你的孩子一定是越来越没有自信。遇到困难就退缩,有畏难情绪,孩子越培养越糟糕。你会觉得他需要更多的培训,让你花更多时间去挣钱,然后更没有时间去陪伴,这样恶性循环,那不就彻底绝望了吗?

过早过度的学习根本不可能培养真正的人才。一个孩子的学习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小的时候是探索身边的事物,从身边事物的具体的运行特质中了解一般事物的规律。身边事物的规律,他就是得通过大量的玩,大量的摸爬滚打去了解身边这个世界基本的运行规律。当他对身边这个物质世界了解的差不多了,才有可能进入抽象的学习。否则它是没有可能去洞察未知事物的规律的。



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习是什么?从幼儿阶段就开始进行抽象的学习,完全忽略具象学习的阶段,这是完全违背认知发展规律的。这种孩子有希望吗?

我们这么多的孩子,十几亿人口,为什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顶尖的人才那么少呢?你以为是智商不够吗?这些天之骄子都会被这种过早过度的教育培养成为很普通的人。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智商160的学生从两岁开始认字,4岁学英语,7岁开始学奥数,一直天天学,学到大学能考上清华北大,毕业找个三五万块钱的工作。你们就觉得这个人成才了。对不起,本来这个人一年能挣1000万,他能成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最后他一年就只挣三五十万,成为一个挣钱多的平常人。你还以为他成功了,所以根本就培养不出人才。



我们国家不仅需要具体做事情的人,更需要国之重器,更需要栋梁型的人才。要不然我们在很多领域都会被卡脖子。

双减之后,孩子怎么学?多进行户外探索。特别是初中以前的孩子。第二,采取多元的方式学习,不是坐在那里才叫学习。看平板、刷抖音,然后听故事,跟人聊天,拜访高人,读书、看电视、看电影,都算学习,没有谁比谁更好。还有,一定要尽早的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到了初高中没有自主学习的意愿,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孩子没用,没希望,无论他考上什么学校都没有希望。我就是这么绝对。因为事实证明,那不可能有希望。

双减之后家长该怎么育儿省钱。省事了,省心了,这可太好了。可以多关注孩子后天资历的培养。后天资历是什么?就是要带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解万种人的心理机制,这才是真正的后天智力。



所以你要读万卷书,要让孩子广泛地阅读。小学阶段自然科学和历史艺术,不光要读。你只是单纯地读,那叫认字。读了以后,你跟他探讨,你跟他研究,你跟他去追求,这才能培养真正的后天之力,这才是普通孩子未来的希望所在。要不然你永远赶不上那些智商高的。

幼儿阶段,一定要保护好求知欲,不要剥夺他自由玩耍的时间,不要给他安排他不愿意学的东西,不要让他在室内进行学习,或者是不要大量时间在室内学习

小学阶段让孩子开始广泛的知识铺垫。什么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不要去考核,不要去管他掌握多少,记住多少。了解、熟悉、喜欢玩。不要考试,不要评价。



初中阶段开始大量的自主学习,自己广泛阅读名著。自己研究一个牛人,他们的思想。自主研究数学上那些问题,还有自主研究物理化学的各种现象,各种实验。

高中阶段必须要目标明确的学习。什么叫目标明确?他必须要有梦想和目标。没有梦想和目标,他为什么要学习?凭什么要那么努力学习?拿什么来坚持学习?没有梦想和目标,只能咬着牙去学,能坚持多久呢?如果一个孩子坚持不了仍然要要他坚持,他最后的归宿就是抑郁症,没有别的。

我们来看双减之后的常见问题。



如果老师暗示课外辅导:我们这里开了个班,你们偷偷地去报课。要不要去上?不要去上。那种老师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孩子,他整天不研究如何去启发孩子,不研究如何让孩子喜欢、热爱一个学科,他天天去研究如何挣钱,这种老师绝对不要报。他的班不光不报,还要去举报。为什么?因为他是在破坏整个社会的秩序。如果所有人都默许了,所有人都去支持他,那这是在奖励错误的言行,那这个社会就好不了。你的孩子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社会环境的净化必须要靠每一个人的良知,必须要靠每一个人微薄的力量去实现。

有的孩子学科学不好怎么办?当然要反复的去学,突破这个学科,反复突破。现在不让报课外班了,其实也不是不让所有的培训机构都转为非盈利了。现在其实你不要指望哪个老师给你补课,那是上个世纪的产物。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点学习资源,搞懂一个知识点,搞清楚一道题到底是怎么解题思路,那还不容易?随便搜一下就来了,网上找个视频来听就明白了。干嘛还要跑那么远,花钱花时间去上课外辅导班?而且绝大多数课外辅导班讲的东西跟你孩子没有什么关系。你孩子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在那个辅导班里面。

你必须要鼓励孩子亲自去面对,你只需要给她提供资源。什么资源呢?提供工具——电脑、手机、平板。指导他寻找相应的知识点来学习,鼓励他,在这个过程中给他奖励,而不是惩罚。你需要鼓励孩子自主面对制度、学习。这个能力了不起。我儿子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学,完成了学习,放手。到了初中,完全是自己学习,从来不用我们管他到底学还是不学,这就是自主学习。如果你不给他机会,他永远也发展不出来。



好了,关于双减之后家长怎么育儿,孩子怎么学习这个话题我就聊这么多。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