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如何才能让孩子逐渐开始自主学习


如何让孩子开始自主学习?你家孩子为什么要到学校去学习?你家孩子花十几年的时间去学习,到底为了个啥?

不是为了学习那些知识好吗?只是通过学习这些已知的知识来了解知识的内在的规律,或者是某个领域的、某个行业、某个专业的内在的规律。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或者并不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的意义所在。我们学习的意义是通过学习已知的知识的规律来洞察未知事物的规律,这是学习的本质的含义。现在孩子的在学校的这种系统学习,也是为了让孩子逐渐拥有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我们的系统学习结束以后,我们还是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今天的在学校的系统学习,是为了未来不需要永久在学校学习,而仍然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说起来有点绕,也不知道你听明白没,反正现在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逐渐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脱离学校而仍然拥有学习的能力,这是在学校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所以,让孩子能够自主学习,这才是你培养孩子有没有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你这个孩子培养的好与不好,不是看他考多少分,也不是看他考上什么学校,而是看他有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遇到新的问题,遇到新的困难的时候,他有没有自主去研究的精神和能力。在遇到新的学科,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他愿不愿意自己去面对,而不是依赖于你的外在的压力。很多家长习惯于敦促,习惯于敦促安排命令。他们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因为我让我的孩子听话,我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你觉得这是好结果吗?请问。如果有一天你不敦促了,请问如果有一天你不说伤害他的话了,他能自己去做吗?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在青春期以后,他仍然依赖于父母的敦促和外在的压力,才去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我们认为这个孩子已经完蛋了,当然也有补救措施。但是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他肯定完蛋。青春期是个节点,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想要做自己的,非常想要自己干的。如果过了青春期,他仍然还是不肯去干一些事情。我们认为这个孩子已经没有自主的能力了。这不是他的问题。虽然这是他的问题,但是不是他造成的问题,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你剥夺了他自主面对的机会,你剥夺了他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机会,这是父母的罪过。



我们现在要探讨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孩子逐渐开始自主学习,而不是永久性的依赖于敦促。包括我。我们到很多高中的孩子或者初高中的孩子写作业,睡觉、起床,仍然依赖于父母。父母当然也很恼火,因为敦促一次,他的孩子是不动的。我就告诉你,就算敦促一次,两次,他动了,也是一个很悲惨的结果。因为真正应该做到的是,你不需要敦促,他自己就要去做这个事情。当然,除非是他忘了。偶然的敦促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习惯性的敦促。第一,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比如陶老师为什么要学习,我都说不清楚,我也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你都没有传承,你凭什么要求你孩子能主动学习?你的孩子不能主动学习,依靠敦促,你敦促有什么用?你永久性地剥夺了他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他未来遇到新问题,他等在那里,他就怪别人。你这不是生下他,让他一生受苦受难吗?对,你不懂,你必须要懂,你说不清楚,你必须要说清楚。你说清楚了,你孩子才有可能搞清楚。你都说不清楚,他怎么搞清楚?当然有一种例外,他遇到一个好老师,或者遇到一好哥们,或者看到一个好的电影,它幡然醒悟。但是我说的这几个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是不可靠的,唯一可靠的是你亲自传输给他,你要不要干。

一个孩子,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但是他又在学习,他为什么?那不就是为了你的要求,不就是为了学校老师不羞辱他吗?那就叫基于外力的胁迫而去做一件事情。做这件事情是没有成效的,效率极低的,是有痛苦的。他会变得越来越笨的,他会越来越痛恨生活的后果。太可怕了,所以必须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你说为什么?当时为了梦想和目标。你的梦想是什么?没有梦想,至少得有个目标,至少都是期末考试能进步一名,或者是维持不变,或者是在正负 5 名以内波动一下。你至少得有个目标。你啥目标就没有?只是为了父母的逼迫,就是为了让他闭嘴,就是为了让我妈不要老是那个臭脸。你为了去学习学习是没有奖励的好吗?他只是在逃避痛苦,但是没有奖励,怎么能学好?怎么能变成自己想做的事情?逃避痛苦事情一旦痛苦消失,一旦压力消失,他就绝对不会去干。所以,靠施加痛苦和压力来达成一个习惯,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几无可能。第二,要把学习的责任下放给孩子。怎么下放?首先,你不要老去敦促孩子学习学习是你的事情还是他的事情?你着什么急?你着急不就变成你的事情了吗?既然变成你的事情了,跟他有什么关系?简单的逻辑你能想明白吗?当然很多家长能想明白,但是他放不下。他说现在这么敦促,他就不去干,都干得那么慢,干得不好,要不敦促这简直就失控了。有可能你得反思一下,你孩子为什么会失控。比如我是一个 50 岁的成年人,我从来就没有吃饱过,有一天你把我带到一个充满了食物的地方,你说我会有什么反应?当然就会拼命的去吃,你说陶老师,你都 50 岁了,你就天天去吃那个东西,太没有追求了,你就不能去想想如何去造福人类,如何去利他,成就他人的事情吗?我肚子都没有吃饱,你让我去干别的事情行吗?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的满足是最底层的满足。越底层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动力就越强的。所以,如果你不去管控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会失控。你的选择不是继续管控,你的选择是不能再管控了。因为你孩子毕竟还是未成年人,你现在把责任还给他,还有机会。如果成年了,你把责任还给他,他也扛不起来了,他也不想扛了。所以你要去解决你孩子失控。失控是什么问题?他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当然在一段时间内会失控,但是你不能因为害怕这种失控,你就要去继续管控,那就永远没有责任承担的时候了,永远没有自主面对的时候了,他的有些能力永远也发展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帮助孩子成长,不是为了解决他失控的问题。所以很多家长方向性错误,原则性错误,不会有好结果的,一定会越来越失控的,一定会越来越躺平的,一定会什么也干不了的,而且这是终生。所以一定要逐渐的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学习任务,面对他的生活。

陶行知曾经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他有一段时间担任中华教育会会长,工资是很高的。他担任会长以后,他们家就可以请得起很多佣人了,住得起深宅大院。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这个事情不对,为什么不对?他发现这些佣人帮他孩子所有事情全干完了,他又说服不了这些佣人,他又没有办法盯着这些的孩子,自己亲自去陪自己的孩子去成长。他没办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他还有很多社会新工作要做,所以他做了一个决定,我不要工作了,我不干这个工作了,我不要让我身上有这么多钱,我现在不光让不要挣这么多钱,现在我还要把我挣的这些钱拿出去办学校。这是不是他的初心?反正文献上是这么说的哈,但是是不是这样想的我不清楚,但是如果是这样干的,我认为这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儿。



大家注意,这个世界上一定是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他们做事的方法跟我们老百姓想法是不一样的。陶行知他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被过度满足,处处过上少爷的日子,他把自己的钱拿去办学校,让自己变成穷光蛋。居里夫人他的专利是足以让他成为亿万富翁,但是他放弃了专利,他不想成为亿万富翁,因为这样会影响他做科研。亨利福特他一生致力于降低汽车的价钱,让所有的底层的工人都能买得起汽车。他把汽车的价钱降到什么程度?降到一个流水线的工人用 3 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得起。最近另外一个资本家马斯克也干了差不多同样的事情,大幅度降低了特斯拉的汽车的销售价钱。据他讲,他现在还要弄一个新的汽车型号,制造成本降低一半,还要把售价降低一半,牛不牛叉?这些人都是什么人?你们说这些都是了不起的人。陶行知做的这些改变,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能失去亲自去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必要事情的机会。不光是生活的一些基本的事情,自己还是自己承担,学习的事情更要承担,要不然他为你学习,他能专注吗?他能把学习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东西吗?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慢慢的明白,学习是为了他自己的前程,学习是他自己要做的选择,学习的好坏是跟他自己有关系。

但是我说的这几个方面,不是你给孩子讲,把这几句话念给他听就解决了,而是你真的不要管,你真的应该鼓励他去面对,当他面对以后,你真的要去奖励他,要去肯定他,你真的要去传播这样的价值观。而不是你把这几句话原封不动讲给他听,他就做到的。而是你自己真的也要这么认为。如果你坚信,如果你不管控,你孩子会更完蛋,你孩子永远也没有希望。所以,这些事情你说简单,其实挺简单的,我把逻辑一说你就明白。你说这事情真的很简单吗?太难了。因为我们父母自己就做不到。因为你不去管控它,你就心慌意乱,你就觉得要失控,你就觉得是未来要完蛋。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你自身的焦虑恐慌的问题,以及你的认知的问题,当然,认知问题是最简单的。你听陶老师讲课,你听我们的底层思维,你的认知问题全解决了,但是你的焦虑问题,当然,你的认知改变了。焦虑也解决以后一部分了,但他不能全部解决,他只能解决70%。认知能解决情绪困扰的70%,但是他不能全部解决。还有 30% 需要你在生活中去修炼,需要你不断的暗示自己,不断去证明没有问题。如何才能让孩子开始自主学习?说简单的简,就是把这个责任还给孩子。具体怎么做,不要去敦促,不要去管控,不要去安排。当然,这只是一个战略,那是怎么放手?我突然一下子放手呢?还是逐渐放手呢?当然,不是一下突然放手了,得逐一放手。比如以前我要管 100 件事情,明天我只管 99 件,后天我只管 98 件,他哪件事情做的差不多了,我就永远不管了。你要把变成你自己的目标。其实这个事情跟孩子没有什么关系,他是被你所塑造的,你不去管他了,他就只能硬着头皮自己自己扛了。

我记得我儿子在小学的时候经常忘带东西,原因在什么?原因在于有人天天盯着孩子的记事本,跟他一项一项的核对。一旦我的孩子在记事本漏记,这件事情就永远做不了,一定会出问题。所以那个时候经常性的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家里的人动不动就往学校给他送东西去,动不动就忘了。到了五年级,那时候我已经辞职了,我亲自在家待着了,我就跟他们讲,你们谁也别管孩子了,因为我没工作了,我没工作了,我得创造价值。所以管孩子事情你们就不用辛劳了。我自己来跟我孩子讲,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我不检查你的这些带没带东西,我不检查,你自己检查,你搞漏了,我坚决不送。我们家离学校很近,就一个礼拜,这问题就解决了。不是解决不了,加上你不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不给他面对的机会,他永远也解决不了。所以具体的做法就是要循序渐进,不是一刀切。这样。这个是需要一点父母的智慧。智慧不是你需要什么高等数学的能力,或者是英语 8 级的能力,都不需要,只是需要你学会跟我们一起去理解这些事情的内在的规律就行了。



如遇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