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很多孩子感觉生活无意义感,这件事一定要重视!
“陶老师好!八岁男孩做事情总想到别的事情,在家玩就想出去玩;在家做作业就想玩;玩的话又想吃的;不看电视、手机的话,做游戏经常说无聊,总不能活在当下。是专注力的问题吗?怎么办?”
这不是专注力的问题,这是生活无意义的问题。现在的孩子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现在的孩子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第一,父母陪伴太少,就算是陪伴,也缺少有意义的陪伴。我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有闲暇时间,一般都是一起玩扑克牌或者是一起去哪。而且那时候小
朋友之间有很多自由,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那个时候父母也很辛苦,有时间就很愿意跟孩子一起去享受生活。

现在很不一样了,现在吃的喝的玩的什么都有了,好像父母也没什么欲望了,父母下班回来吃完饭就想
躺平。我很少见到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父母。总想学点东西,搞点有意思的事情的父母越来越少了。孩子也没有什么自由,反正干什么都不对,干什么都不合适,干什么都受限制。他没有时间去做自己,他的自我很难发展,他总是在做别人认为重要的事。现在的孩子虽然吃的没问题,喝的没问题,好像住的房子也挺好的,用的东西也挺完善的,但是就没有什么意思,没有自我。
过去的孩子还经常吃不饱或者吃不好,内心还盼望过年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现在的孩子连这个盼望都没有了。就想到明天就要考试,明天又要背课文,明天又要做很多不想做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没有自由去发展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总是在做别人认为重要的事情。那当然没有意思了。因此做起事来是没有办法专注的。一个人只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专注。比如说我小的时候,父母没有钱买玩具,我看见别人有个玩具,就喜欢的不得了,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或者自己想办法做一个玩具。那个时候孩子能不专注吗?

可是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要去做家长认为重要的事,而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让做。没自由。好像没什么可做的。为什么呢?因为从小探索的机会被限制了,很多探索的能力、好奇心、求知欲被限制了,发展不起来了,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
这个事情非常严重,导致我们越来越多的孩子
厌学、厌世、得
抑郁症,未来的人生就变成了一个低欲望活着的人。现在是转型时代,真的这个状态非常可怕。我希望我们的父母不要做太多挣钱的事,也不要做太多虚无的事,要花更多的时间带孩子去散散步,聊聊天,玩个游戏,玩个桌面游戏,哪怕打个扑克牌也行。一定要跟孩子真正地去生活,去追求一些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而不是“重要”的事情。只有这样这个孩子精神上健全,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
要不然大部分孩子到了初、高中,精神上就很崩溃。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不用等你孩子长大,你去看看现在社会上这些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状态、这种
躺平的状态、这种苟且生活的状态,我看着就脑仁疼,我就担心我的孩子未来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这个事不是专注力的问题,而是一个孩子没有机会做他自己,找不到自己的
禀赋,没有生活的自由,种种问题的一个结果。所以这个父母要进行一个彻底的教养方式的改变。这个改变不是为了让孩子
学习成绩更好,而是为了让这个生命未来更有活力、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