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四年级孩子被批评后不想上学,到底怎么回事?如何解决?


家长:我想咨询一下,我儿子现在四年级。我们家还有个姐姐,然后估计是我用我妈的那种方式去教育他,就是因为我妈对我们都是特别骄纵,特别宠着。所以我就把我妈的方式然后也复制到我儿子身上。然后现在就感觉他特别任性,要什么就得到什么。如果是对他说一些不爱听的话,他就比较容易生气。然后什么都要容忍着他。和朋友相处,别人如果说了什么让他生气的话,他就不给别人玩了。反正他有很多优点,他就是特别有好奇心求知欲。然后就是因为我们给了他足够自由,所以他有好奇心求知欲。就是他没有那种抗挫折的能力。

现在去学校了,然后老师批评他过重了,他就开始不想上学了。就是断断续续老师请假。然后天天说妈妈我的肚子疼,我觉得就是我的学习压力太大了引起的肚子疼。然后你能不能给我请假?然后我就跟他请假了。然后她就断断续续请假,我就觉得好像有那种对请假有依赖症了。现在这几天,又去上学了。然后上学以后就发现老师就说他听写的就是完全是应付的。我就跟他说我说海宝贝,你看你的你那个听写,你每一个字都特别认真地在写,你请了一个月假,你虽然都不会,但是我发现你每个字都特别认真在写,他说我很多都是蒙的。我说那你蒙的你也在坚持着去蒙。我说有的孩子你看他不会写,他也不去蒙,我觉得你这个就特别厉害,我就为你点个赞。

然后我就是觉得我时时刻刻都在心里想着我是不是对他太宠了,然后让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让他一点点都在鼓励他,然后就觉得怕他是不是这样子不好。



老师:就是你觉你现在不是很清楚,到底要怎么去要求他这个边界在哪里是吗?

家长:对,我就觉得好多人都说我太过度了,过度关注。

老师:当然是这样的。因为有很多细节我并不清楚,但是我不是很同意你的结论。因为其实你讲述事情的经过没问题,但是我看听到你做了两个结论,第一是你对孩子满足太多导致他比较脆弱或者就是不能接受不同的意见。我觉得你在这个方面觉得是你满足太多自由过火造成的一个结果。



其实我觉得自由过火让他能有一个问题,自由过火就是容易让一个人很难去执行一个高压的环境中的一个要求,这是有可能的。就是说一个人他总是在被限制的环境中,那么以前他过惯了自由的日子,到了有限制的学校,他可能就比较难以适应或者是就不喜欢他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个跟你满足他太多这个没有关系。

第二,你的孩子现在已经出现了不想去学校,那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去学校他承受的这个困难或者叫痛苦,让他不想面对,他就想回家去待着。这个是人类拥有的一个本能,就是趋利避害。如果我去一个地方让我难受,我不能得到任何帮助的话,那我们认为他十有八九会选择一个新的方式来去面对未来的生活。这个方式是什么呢?有的孩子是选择了躺平,有的孩子选择了得过且过。所以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的话,我认为你应该去关注你的孩子到底有什么需求,比如说他为什么不想去学校?到底是什么压力给他带来这种痛苦的感受?你不能说是我以前满足多了,他就这样。

可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不是这样的?很多父母确实是在很多事情方面没有规则,没有边界。但是他们其实有时候是花了很多钱或者花了很多精力去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满足了的时候并没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爱,反而附加了条件,或者是就是模棱两可,然后是在被孩子模得不行的情况下才勉强同意的才勉强满足的。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种孩子他一定是有成长的缺失的,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我们觉得我够他对他够好的了,什么都满足,他还是这么脆弱不是这样的,我相信有很多事情可能对她有伤害,甚至有很多事情没有得到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才会显得比较脆弱。只是可能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如果我们父母都能看到的话,那就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了。所以往往就是我们父母自己会归因错误,因为我们归因错误。然后我们就想要在这个孩子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去选择,反其道而行之,那可能你孩子会遭遇更大的伤害。所以我建议就是你要多听跟孩子去交流,多听听孩子说他为什么难受。

家长:他是给我说了,就是跟我说他是学习的时候,因为老师会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然后他觉得这样子别人会觉得会对他有意见,然后同学们就会嘲笑他。他就觉得特别没面子。然后他就不想上学,但是那这问题得解决。但是我问老师,老师说每个孩子都会被批评,又不能说他一个人不被因为所有人都是这样对待的。我在想,那如果是所有人都被这样对待,那他就肯定是抗挫的能力就会差一点。然后那肯定是我们的问题了。我就是这么想。

老师:他是这个问题,就是说老师轻易批评孩子,这很显然不是一个激励孩子学习的一个好方法。所以这是老师的问题。其二大家都爱批评,那你的孩子为什么就是受不了呢?那只有一个原因,他就是比较脆弱。那脆弱的孩子往往就是说他要应付这种事情,就是他得他能够给到的力气,不如别人我们说的叫精神生命比较脆弱,但他为什么那么脆弱呢?这个就是要去看我们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得到足够多的认可,有没有得到足够多的无条件的满足,当然还跟孩子早期有没有被这种寄养的经历有关系。



所以这个是你需要接下来继续去观察的事情,不要轻易的下一个结论。就是我以前对他好,他就敏感脆弱,可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吃饱了他才跑得远,他才有力气去攀登高峰。一个人吃不饱,那么他就是干不了活的,他喜欢偷懒。其实结果是我们跟我们想象的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你应该继续去观察孩子为什么比别人更脆弱。当然我觉得这种教育环境也有很大的原因。

家长:是不是我是不是经常夸奖他你太棒了,你太优秀了,你太聪明了。反正我是不是会有这样子。

老师:你这种夸奖第一是无效的,但是它是无害的,就是他起不到夸奖的作用。因为你夸奖得太片面了或者是太笼统了,就是你不没有真正地去证实这个孩子哪些地方好,所以你这种夸样是无效的,但是并不会让孩子变得脆弱。我刚才讲了,你的孩子如果存在脆弱的问题的话,一定就是他在现实世界付出的力气超过了他能付出的那部分,就说明他的精神力量弱,那一定是有原因的。跟你说的夸奖没关系。而且有的父母夸奖刚开始夸奖自己的孩子,但是仍然有非常频繁地纠正,甚至满足孩子有附加的条件,这些都是伤害。



所以现在因为时间关系,我可以把这些几种可能性跟你讲了,但是你得回头去仔细去对号入座,因为跟你想的很不一样,而且没那么简单。所以我觉得如果说你觉得这个事情很严重的话,你就去预约一下咨询。如果说你觉得这个事情没太大问题,那你我觉得你需要好好地去看一下到底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更加自信,绝对不会说是去给孩子挫折,他就会变得自信。不是把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不受伤害,那个实际上他心已经死了。所以你要小心一点,不要轻易相信你身边的人说话,如果她们说的都对的话,那我们这个大多数孩子都是优秀的,而事实往往不是事实,往往真相在少数人那里。

家长:我们亲子关系又特别好,他天天就是老是黏着我。

老师:黏着你不叫好,黏着你就是缺少安全感,你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越是脆弱的人,他才越要黏着。甚至有的父母打骂自己的孩子,疯狂折磨自己孩子,这孩子非反而就是离不开父母。他一方面很恨,一方面又离不开,这样他就已经失去了未来的生存的希望,他就只能依赖于现在这个依更多的依赖于父母了。所以这个他是精神脆弱的表现。我们说一个好的会爱孩子的父母,她会让孩子越来越能远离自己的父母,越来越不依赖于父母而存活。如果你孩子看上去比别的孩子更粘厉的话,这是有问题的。我们认为缺少无条件的爱和真正意义上的爱,所以他敏感脆弱,也可以解释得通。



家长:那我再找一下原因。

老师:对,好的。要去了解一下这个咱们的教养方式有没有偏差。

家长:谢谢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