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抑郁病患显著增加?家长如何带孩子出坑?
为何学生
抑郁病患者显著增加?父母如何避免孩子入坑?
现在的普通中学现状越来越让担忧,当然不只中学如此,小学已经提前进入中学的状态了。你不要以为什么
厌学抑郁只是中学生的专利,中国儿童自杀率最高的年龄或者叫学龄是小学六年级,当然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一个时代。
有一个临床心理科的医生,这个医生就职于北京回龙观一所专业的精神病医院,他在 15 年前 2007 年加入这所医院。那个时候他们精神科的主要病人都是成年人的
抑郁。当然我跟你讲,未来成年人的
抑郁也会越来越多,甚至我个人不乐观的估计真的可能会达到八成以上。而现在经过了 15 年的迅猛发展,现在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抑郁症的首次发病年龄越来越早。十年前的全球统计是 21 岁还是 22 岁,现在首次发病率 ,特别是在中国肯定是下降到,我们认为平均年龄在十三四岁左右。

在全球
抑郁症的统计来看,东方国家报告的
抑郁比例是偏低的。就是说好像是这个世界上白人得
抑郁症的最多,反而中国,东亚日本患
抑郁症的不是很多,就是全球的病例来报告来看,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东方国家人
比较内敛,往往会把孩子的
抑郁判断为不听话、偷懒,会认为是这个孩子不争气,这个孩子没希望,他不认为孩子是生病。所以在全球来看,我们中国报告的
抑郁症是比例偏低的,在全球来看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19 到 2020 年,青少年
抑郁检出率百分之二十四点六四分之一。现在又过了两年,现在的比例只能更高,不可能更低。我希望双减政策出来,五年以后开始下降,我希望有这个趋势,但是不好说,因为双减是国家给家庭减负,给孩子减负,但是很多家长不会给孩子减负的,愚蠢的家长一定会让孩子无路可走的,你们一会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现状越来越让人担忧,确诊报告的是1/4。还有一些聪明的孩子能够掩饰自己的症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
抑郁有多少或者是轻度
抑郁。正在
抑郁的路上的孩子有多少?你们想象的出来吗?已经确诊的有1/4。
那么实际已经
抑郁,但没有被确诊的还有多少呢?你们能想象出来吗?那你说心理健康确实重要,请问如何让孩子更专注更高效?你看看家长就是这种,你跟他讲了什么?他觉得你说的对,然后他脑子里面还是在想如何让我的孩子更
努力。这种家庭是没有希望的家庭,我们一定要先看到这十几年发生了什么。如果你不知道问题成因,你根本就看不见孩子遭遇的压力,根本就不会相信孩子是得病了。你认为孩子就是偷懒、贪图快乐。

当然一个人偷懒贪图快乐也没什么错,但是连这个基本的哺乳动物必须要满足的需求,在于中国家长来说,这都是大逆不道。你可以想象中国有多少父母出于一种极度变态的状态。
我们先说客观的事实,这十几年发生了什么?英语越来越狂热,我经常看到那些自媒体平台、那个家长又在分享我的孩子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英语自由。你告诉我有什么用啊?你说我以后考试不用学英语了,那又怎么样,你的孩子就成才了?你的孩子就能成功了?
如果你的孩子智商高,他从初中开始学英语,他一样能学成。如果他智商不高,他一样学不成,他是天天学,他也学不会。如果你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你的孩子根本就不喜欢英语文化,那他学它干嘛?学这个东西不就是给他增添生命的痛苦吗?

我拿到了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一张饭票吗?你确定如果你的孩子在初中阶段
抑郁躺平了,什么也不干,然后什么也不做了,你这学这些有意义吗?它的意义是加速了孩子的灭亡,还是加速了孩子的成功呢?英语越来越疯狂。
我的孩子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突破英语,是在 13 岁的时候还是 14 岁我忘了,我这个人对数字不敏感,但是真的三个月,你至于需要让孩子从小、从幼儿阶段花那么大的代价吗?奥数越来越疯狂。我以前在北京的一家超长儿童培训机构工作了两三年,我非常清楚这里面是怎么回事。对于一个智力高的孩子,他五年级六年级去学奥数,学了以后本学期参加数学竞赛就能拿一等奖二等奖,智力水平较低,或者抽象思维发展慢的孩子,你从生下来就开始学奥数,你到了五六年级仍然拿不了奖。奥数就是一个智商筛选的工具,只有智力超长的人才能从学奥数中获得一点价值感。说白了,你学与不学不会改变任何事实。在数学学问上,你的智力水平高低主要还是取决于先天的,就说你后天通过早期教育弥补上来了,那又怎么样?
我们说先天之力是应对未知挑战的时候所拥有的正确决策的能力。什么叫未知挑战?不需要依赖你的
学习,不需要通过掌握知识多就用做对选择,这叫先天之力,这是不可改变的。所以这解决不了。
学习好的孩子学几个月,他就知道这个学科该怎么学,他就会先去磨刀,绝对不会天天去砍柴,因为他能洞察事物的规律,所以你奥数学那么多,我见过有疯狂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四个奥数班,也就是这孩子每周会跑四个地方去学奥数,可能学的东西都差不多,有什么用?你要把儿童期给他耽误了。

我们说儿童期要做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的铺垫,要去户外探索。可是你学那么多的课外班,真正重要的发展任务他错过了,你觉得他能成功吗?你觉得他会比别人更容易成功吗?
辅导班越上越多。曾经有一个初中的家长,孩子不想写作业,然后根本就不听课。他说我家孩子七个学科都有课外班,我就问他,那你的孩子现在成绩不好,你上那么多课外班,他什么时候去解决他真正的问题呢?那些课外班讲的东西跟他的现在遇到的
学习困难有关系吗?他没有时间去解决自己真正的问题,他不光没有时间解决自己真正的问题,他连玩的时间都没有。那他不就上课的时候想着玩吗?你不按照孩子的规律去培养孩子,你按一个机器人的规律去培养孩子,这可能吗?
就像我们前面讲的那个寡妇,给母鸡多喂饲料,然后她以为这个母鸡就能多下蛋呢,结果最后这母鸡长胖了,一个蛋也不下了。这叫不按
学习者的规律来办事,她能成功吗?教育越来越退步。你看我们讲的那个老师,他怎么去让孩子明白
学习重要,充满了偏见,充满了低级的误会。这样的老师天天传播这样的信息,他们这样去教育孩子还有希望吗?孩子还没有等到真正失败那一天,就已经自我判断我已经完蛋。你这不就是让孩子不需要再
努力了吗?你现在就告诉他没希望了,他还需要学吗?我就不知道这些人怎么做到老师了,连基本的逻辑都不讲。
那陶老师,你说学区房越来越贵,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啊?那关系太大了,推高了房价,让所有人的生活成本变得越来越高,而且我们越来越多的家长被迫去买学区房,买了有什么用啊?买了你的孩子就热爱
学习了,买了你的孩子就能成才了吗?你说这个小学生重点初高中的机会多,我就告诉你为什么多,因为这个学区富人多,富人都是聪明人,聪明人的孩子他们大概率也聪明,他们考入重点中学的孩子都是因为这些孩子都聪明,跟学区有房子有什么关系?人家是富人,他自然就聚集在这个地方,所以这所学校考入重点
名校的人多,是因为这个基因好,跟这个房子有什么关系,你倾家荡产花几百万,然后买了这个学区房买来干什么呢?你说过几年我可以卖了理财,那你说是为了赚钱,这个我不反对,砸锅卖铁,然后我天天加班,我没时间陪孩子,我花了那么多钱,看见孩子不
努力,我就想骂他,你得到这样一个结果,那你还不如不去干这个事。你给他买了学区房,最后孩子成了精神上的孤儿,你疯了?!所以我跟你说这些付出是没有希望的付出,那你说我有钱,我自然而然都能买上学区房,那你随便,你买与不买,跟学区房也还是没有关系。

家庭教育支出越来越高意味着什么?意我们就要花更多时间挣钱,我们就没有更多时间去陪伴孩子,就没有耐心去陪伴孩子。夫妻关系越来越差,因为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偏差越来越大,总有一个是特别极端的。因为我们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教育,没有共识就充满了偏见。而且这些偏见是五花八门的偏见,导致夫妻关系破裂,家庭破裂,家长越来越焦虑。为什么越来越焦虑呢?你花了钱,你做了事儿,你没按规律做,他能好吗? 1/4 的孩子中那 1/4 的家长,你觉得他是没有付出
努力吗?我觉得那部分家长是付出
努力最多的,他付出的越多,他就想要回报。但是因为他做错了事,他怎么能得到正确的回报呢?越付出越没有回报,就会崩溃,他崩溃就会折磨人,所以导致整个家庭破崩溃,未来的希望越来越少。
骗子信息越来越容易传播。哪些骗子信息?我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啊,什么寒门难出贵子、不好好作业,一生完蛋、北大清华的学生都那么拼,你还
躺平。这些信息,他要么在骗流量,要么在骗钱,要么就是他自己蠢,他都相信了这种事,搬砖你都没有机会了。一些逻辑特别单纯、特别假,但是大部分家长已经不思考很长时间了,根本不想想他是说的对还是不对。就是看见一个东西就拿来去逼孩子,然后拿出这个东西去跟自己的老公、跟自己太太吵架。你说你拿出一个不合理的东西,然后去
努力,然后去让别人幸福,这事能成吗?这十几年发生了这些事儿,让我们绝大多数家庭看不到希望,让越来越多的孩子陷入了
厌学和
抑郁,让孩子的成功率越来越低。你们自己算一个账号,我初步估算没有精确数据,这个数据谁也给不出来。教育局有原始数据,他绝对不敢开放给大家。
厌学率极高,至少80%。什么叫
厌学?只要完成
学习任务,我一分钟也不想去研究
学习,这就叫
厌学。那我们剩下就只有 20% 的学生是没有
厌学的学生,就是正常的学生。20%好,
抑郁率是1/4这 1/4 肯定是在这 80% 里面,所以我们不用管,正常率还有20%,然后 80% 的人一生迟早都会
抑郁。只要你在
学习上付出太多无意义的
努力,这些人成年都会
抑郁,因为这个孩子在
学习上长期遭遇父母的否定,不管他现在厌不
厌学,他一生也会
抑郁,这个概率极大。
那我们说剩下的 20% 现在没有
厌学的人,他们未来
抑郁的概率有多大呢?我们假设,在 20% 的人里面,还有 20% 的人会
抑郁。 20% 乘以 80% 就剩下 16% 了,一生不快乐概率极高。不快乐,因为不知道为什么
学习,不知道为什么活着,这个几乎所有人都有
梦想和目标,然后相信自己能成功的孩子有几个呢?甚至连年级前 50 的孩子绝大多数都不是。所以刚才有 16% 的人是正常人。现在我们再说有百分之五九十五的人肯定一生不快乐、不高兴,那只有 5% 是正常的,16%再乘以 5% 是多少?未来带不好自己孩子的概率极高。现在我们孩子遭遇的这种价值观,受到我们父母的教养方式完全充满了偏见。那我们的孩子带好自己孩子的概率非常低,就是您把这些幸存作全部乘起来,最后一个人能获得快乐与成功的孩子有几个?你们自己算一下,我数学不好,我也算不明白,你们自己去看一下,一个孩子获得快乐与成功的概率有多高,几乎没有希望。

父母必须要懂得
学习是如何搞好的。我们一直在讲
学习跟先天之力跟后天之力的关系,跟父母的关系,跟社会化连接,跟对自己的评价的关系,这些一个都跑不掉,所有这些关键要素都要搞好,否则很难坚持。对不对?
为什么要学习?这些都要搞清楚。父母必须要懂得成功的人生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对不对?就是我们说的小学的时候要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的铺垫。初中的时候要允许孩子进行价值观冲突的整理,高中的时候要完成自我认同,同时要构建起
梦想和目标。要给到孩子超强的精神生命力。你没有这些东西门就培养了一个不快乐的能工作的人,很难带好自己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的家庭运营好。父母都不懂这些,你怎么去引导你的孩子呢?父母要懂精神的压力和伤害带来的严重影响,务必要看到孩子精神生命的存在。不要只看见孩子人高马大,他
吃饭吃得好,他的身体没问题,精神生命是紧急且重要的健康问题。因为吃饱饭带来营养已经不是问题的情况下,精神生命的问题就至关重要。
中国的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就是全面进入物质生活的小康,这是一个跨时代的转变,但是未来我们又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还需要多久能够进入精神生活的小康呢?你说吃饱活着不就得了吗?你那是动物的生存状态。我们人类之所以是人类,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还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父母要懂得如何去帮助孩子抵御压力和伤害。你要去帮助孩子抵御压力的伤害,就必须要承认现在有哪些压力和伤害,父母要懂得构建孩子的
梦想和目标。如果孩子的
学习不是基于
梦想和目标,仅仅是基于
学习重要、基于父母认为
学习重要,这个事儿不可持续。
如果孩子咬着牙持续,这就是
抑郁的根源。如果孩子不咬着牙去
学习,他又学不好,他也是完蛋,因为你已经证明他要完蛋。那我问你他希望何在?父母要懂得去唤醒孩子的潜能,而不是去毁灭孩子的潜能。父母要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连接和相互成就,你需要懂得这些父母基本的常识和逻辑。如果你不懂,请问你凭什么能做?对。你要活下来没问题,但是你要过得好,那必须要按规律来做,不按规律来做,甚至活下来都困难。

这是我们今天分享的话题。这个话题是什么呢?就是为什么学生
抑郁病患显著增加?父母应该如何避免孩子入坑?你要避免孩子入坑,你必须要搞清楚诸多的问题。你要搞不清楚,你的孩子就必然成为牺牲品。要搞清楚并不难,远远比学英语要简单,远远会比学高等数学简单。也就是说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高中生,你就可以学会如何做一个智慧的父母。不是像有的老师讲的,你没有大学文凭,你什么都不行。不是这样的,你只需要认字,能够听懂常识,你就能学会。
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