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都说小学阶段要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那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陶老师答:这个问题非常好。养成好的
学习习惯是好事,那什么是好
习惯?由哪些部分组成?得先去理解这个概念。什么是
习惯?什么是
学习习惯?什么是好的
学习习惯?家长不是很清楚。如果你连好的
学习习惯都搞不清楚,那怎么去培养孩子好的
学习习惯呢?所以我们在真正解答问题之前,务必要搞清楚什么是好的
学习习惯。我现在要说的只能代表我的看法,供你参考。好的
学习习惯就是知道为什么学,该怎么学,何时学,
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解决。好的
学习习惯并不是放学回来就先做作业,不肯玩,拼命写作业,废寝忘食地
学习,这个不见得叫好
习惯。还有的家长认为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就是好
习惯,那也不见得。首先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否适合你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很不一样。如果老师布置的任务很不合理,干嘛要让孩子用一种
习惯的方式,盲目地去完成呢?比如:老师要求死记硬背古诗或世界名著的某个片段,只因它是一个考点。你必须要去读书,读完书一定要去刷考点。这样的
学习任务,我倒觉得不要让孩子听老师的,你要是让孩子养成无条件听从老师的要求,那只培养了一个听话的孩子而已。学语文,学不到什么是语言、文学的艺术,学数学根本就学不明白数学的逻辑思维在哪里?所以父母必须要有这个能力去斟酌老师的要求是否合理。其实我们也应该鼓励孩子拥有质疑的精神,拥有批判性的思维。我们要真正在
学习上形成好的
习惯,比如:学语文,应该知道语文该怎么学呀?老师需教学语文的方法,这门学科的乐趣在哪,而不是教语言知识点。如果老师不教这个,你得去教。如果你的孩子连为什么要学这门课,该怎么学,他的乐趣在哪,都不知道,那谈何养成好的
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我倒觉得别的都不太需要养成。当然有的家长说怎么不需要呢?回来先写作业,写完再去玩。那是他他应该完成的
学习任务,还要刻意去养成吗?难道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你认为重要才需要养成,若不重要,他能做的也不需做吗?所以通常那种完成
学习任务根本不是一种需养成的
习惯。因为一旦孩子的能力、智力、实操达到一定程度,他就应该去完成相应的任务。不光是写作业要自己去完成,该什么时候完成,怎么完成,干其它事也得这样。如果刻意来说
学习这件事,那意味着生活教育已完全失败了。我这么说,还是很多家长不理解,觉得矫情,但我希望你能听明白我在说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
学习,知道语言是怎么学好的,数学的乐趣在哪里?艺术它到底起什么作用?它跟我有什么关系?然后这些真正根源的东西讲明白了,那还需要养成
习惯吗?他明白了,他喜欢、热爱、接受、熟悉,那还用去刻意养成吗?越是口口声声说孩子哪些重要
习惯一定要养成的人,我倒认为他们的孩子往往是养不成的,所以他们才把这个当回事来说。当然还有家长会说那养成
阅读习惯不重要吗?怎么养成啊?我从来不认为这叫养成。如果你认为
阅读重要,你就让她从
阅读中获得快乐,这叫养成吗?难道带孩子做哪件事情不都是这样的吗?这就是带孩子的规律,还要刻意去养成吗?而且不能把
学习单独拿出来说,生活就是教育啊!
学习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你一定要谈养成,那你应该去谈如何让孩子养成一个热爱生活,真正生活,亲自去生活的
习惯。孩子
学习也属于生活,如果连生活都没有,
学习又从哪里来呢?概括来说就是不要单独谈
学习习惯,要谈养成什么
学习习惯,首先得把这个概念搞清楚,什么是
学习习惯,什么是真正好的
学习习惯,成为一个有承担的人,孩子还需要养成什么
学习习惯?
学习不就是他的事了吗?你还要去养成。换个角度来讲,一个人热爱生活,他有责任感,他有
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精神,不需要
学习习惯,不需要你去教育什么,他就自觉去干。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他知道什么事应该干,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你要刻意去养成,就说明他不知道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建议大家一定要真正去了解我们的科学育儿观,真正了解什么是
学习,什么是
习惯和
自主学习,它的区别在哪?否则养成
习惯,你这辈子都难。你说我养成孩子先写作业,后去玩,那结果是什么?当一个人的作业太多,他很有可能就没时间玩,那他可能很快就
厌学,就
抑郁,所以不能单纯地去拿一件事情来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