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小学生不爱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等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


小学生不爱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等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

9岁哪有这么多毛病。不爱学习没动力,做事没目标,越是困难越爱发脾气,我觉得是正常的。我儿子在九岁的时候,虽然有些细节我也忘了,但是他在九岁的时候也会哭。有时候没事情没做好,虽然没有批评他,他自己就要哭,其实就是一种内疚的感受。这是内疚的情绪,实际上是促成当事人然后去发现更好的办法。

至于你说的不爱学习没动力这个事,我认为我的孩子 9 岁的时候也不爱学习,也不会在学习之外多做一点事。他妈妈经常背着我给他安排黄冈小状元。我一看就生气,一看就想把那些东西给扔了。那时候我儿子他听她妈妈的,当然有时候也虽然不爱听,但是有因为母子关系是一个安全的纽带,所以小的时候也会听他的。即使自己不愿意做,他也做了。但是长大了以后你再让他去做那些没用的东西,他肯定不做。所以我觉得 9 岁的孩子,实际上是大多数孩子的一个状态。谁爱学习呢?只有极少数智商高的,或者是因为听话,因为他认真学习,可以得到的奖励很多,能够维持他生命的运转。所以这两种人会喜欢学习



这是正常的,特别是男孩,肯定是恨不得天天到外面去玩,恨不得天天倒腾自己那点事。但是你注意,他现在想倒腾的那点事才是他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但这是我的看法你要不要相信那是你的问题,是你要做的选择。

9岁的男孩如果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他没有梦想和目标,谁会热爱学习?不都是完成学习任务,然后想想方设法多干点自己爱干的事。这才是一个正常聪明孩子该干的事。但是你想让你的孩子在学习上更高效,或者是你想让你的孩子学点别的东西,比如说就像陶老师带孩子一样,让孩子再学点什么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的东西当然可以了。这样就解决了他不学习的时候无所事事,然后时间就浪费了。那你想让他干这些事,你得带着他去干,你不带着他干,他怎么会干呢?你得带着他去接触这些事,然后在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愉悦的感受。因为接触的时间多,时间长了,慢慢地就入门了,就成为这个领域的熟练者。熟悉就不会害怕,熟悉就不会讨厌。慢慢的在这个过程中实施过程奖励,他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体验,他就越来越愿意做这个事,他就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逐渐的,他的梦想和目标就跟这个事情建立了连接。那梦想和目标一但建立,他就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事,做什么人。要做什么事,做什么人一旦搞清楚,那我们跟当下学校的学习建立一个连接,最后所有事情都摆平了。然后孩子她每时每刻都在琢磨这些事,你不用再操心了,那我的孩子基本上就是这个状态。

那我的孩子真正的启蒙应该是在四五年级之后,因为大概是 2016 年,我辞掉了我的固定工作,然后每天都在琢磨这些事,跟我孩子交谈,为他下一步的成长准备资源,做了很多这样的事。再加上他在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阶段,初中到来的时候进入青春期了,马上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迅猛的发展,他在生活中可以关注一些抽象的思想类的东西,我们把这些东西一旦引进去。我们说思想类的东西,哲学类的东西,实际上它是一种学习的智慧,生命的智慧。一旦把生命的智慧、学习的智慧传递给孩子,那后面的事情也不用考虑了,因为他是一个智人,他是有智慧的人,他自然就会沿着现有的知识体系,然后越来越好。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个当下不太爱学习的孩子未来的成功之路。



但是这个路充满了艰辛,为什么呢?你得去带着他干,你不带着他去干,你就说句话他就去做了。那不可能。当然如果你有条件,你把孩子送到一个好的学校,那学校的老师他会进行这种播下知识的种子,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播下人类智慧的种子。那这相当于老师帮你干了这些事,你可以不干。老师帮你干了,你孩子也可以变得很卓越。但是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没有这么好的机遇,恐怕你想让你孩子变得更好,还得自己干这些事。我们已经破解了一个人如何从一个平凡到一个卓越的所有的秘密。

喜欢请点赞转发关注。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