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作业得过且过抽烟爆粗口,乡镇中学现象带来什么警示?
这个内容是来自于网上的一篇文章,看上去这篇文章像是一个乡镇中学老师的一个感慨。因为一般的家长很难把自己孩子的问题抽象到一个一般现象的程度,所以看上去像是一个乡镇中学的有思想的老师的思考。
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我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去拯救乡镇中学的学生。请问家长你知道你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吗?家长当然知道了,至少大概知道,但是知道也没用,没办法。当然这是老师的角度,五十多个人当中只有十个人在听课。
那么其他的学生在干嘛呢?有的在赶其他科的老师的作业,哪个老师凶一点,就赶哪一科的作业,大家注意,老师凶会伤害到孩子,但是不凶他又不写作业,那到底是孩子塑造了老师的凶,还是老师的凶塑作了孩子的
厌学呢?这是一个世纪难题。当然对我们来说也不算是什么难题。

第二,有的在看小说。
第三,有个别的在偷玩手机。
第四,最讨厌的就是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无论你讲什么都不听,如果你强硬阻止他还会爆粗口,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你如果说宽容他,他会一直做下去。如果你不宽容他,你想要教育他或者是阻止他的破坏性的行为,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你说这个乡镇中学的老师到底是管还是不管呢?

考试如果给面子的话,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做选择题,大家注意,解答题是不会做的,如果不给你面子的话,全部空白,甚至连名字都不写。在厕所宿舍抽烟的一大堆。班主任经常要处理学生的各类事件,打架的被打的,偷东西的,被偷东西的,谈恋爱的,损坏公物的,不搞卫生的,不穿校服的,心理有问题的,顶撞老师的。、
说到这里,可能你们会问,为什么你们老师不管呢?为什么你们校长不管呢?不是我们不想管,而是管不了。试过很多遍,叫家长一起来教育,他们几乎都是统一口径“他在学校读书是你们教师的事情,与我无关,况且我也没空,只要孩子不受伤,不用叫我。”有老师被威胁过,有教官被打过,但都不了了之。反之学生被老师推一下还会被讹了几千块钱,这种事都有。
这段文字我念完了,看到这段文字我感到深深的悲哀。什么悲哀呢?就是家长干不了,也不知道怎么干,
学校老师也干不好,也不知道怎么干。那你说是不是这些孩子基因很混账?这些孩子低人一等?也不是。每一个孩子生来对未来都是充满的希望的。为什么这些孩子到学校,到了中学阶段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当然每一个孩子的具体问题成因很不一样。但是乡镇中学这种社会形态来看,这样的孩子普遍缺什么?首先这些父母可能都不轻松,很多时间都会用于生计,忙于生计,忙于去做很多很多的工作来维持家庭开支,也就是说父母在工作上花的时间特别多。在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需要的引导、需要交谈、需要的心与心的交流这些方面所得不多。
所以我们认为,这种孩子普遍缺少陪伴,即便父母有时间恐怕也不是在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去尝试通过父母自身的
努力去满足孩子的需求,往往都不是这样的。这样的父母即便他们有时间,恐怕更多的也是在娱乐,在吃喝拉撒玩,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况。
也没有什么丢人或者好不好的问题。因为一个人太累了,一旦有点闲暇时间,他当然会尽快地去疗愈自己,或者是尽快地去做自己在工作的时候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这个过程就是休养生息或者叫疗愈。他们的父母如果不去做这些事情,不去打麻将,不去喝酒唱歌,很有可能他们连明天的工作都不见得能够很好地坚持下来。再加上他们本身对儿童教育没有概念,他们认为只要活着不出毛病,就算就可以了。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就是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基本就是这种传统的或者叫祖传的模式。这种情况下,孩子真正需要的需求被人满足,遇到困难有人跟他一起面对,这些事都落空了,至少是绝大部分会落空。

当然
比较容易得到满足的就是吃。因为父母不需要花精力去陪伴孩子,只要给他买个东西或者给点钱,孩子愿望就满足了,这就好像是最简单的爱的形式。所以这样的孩子基本上从小是缺爱的、缺关注的、缺陪伴的。简单的来说,就是他们的精神生命没有发育起来。
与此同时,这些孩子会出现两个极端。有一部分过早的社会化,因为没有人在乎他们,没有人为他们的前程着想,所以他们很多事情都得靠自己、靠
朋友。所以有一部分孩子很早就社会化了。在我们的
厌学及
抑郁症救助中心,我们是不能接这种过早社会化的孩子,是很难的。当然我们去帮助家庭做一个改善,只是让这些孩子未来有些希望。但是你真的要让他恢复一个正常水平,我们都要付出多几倍的
努力,因为他已经靠自己了。但是他靠自己的同时,他没有关于爱的价值观,没有关于陪伴的价值系统。那你说这多么可怕,他已经不受你的影响了,同时真正重要的一些东西又没有构建起来。
他真正能够做的不就是生存类的事情吗?不就是吃喝拉撒玩那件事情吗?可是你要知道,那是人类最底层的生理满足。他既然把最底层的事情当成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的话,那他永远都生活在底层。就像这些乡镇中学的孩子一样。

还有一批孩子,他没法社会化,因为他没有爱没有力量,他连社会化的力量和自信都没有。这些孩子就是
抑郁,就是碌碌无为,就是混吃混喝,就是得过且过。需要的营养没有,发育不良,他又没有
努力从社会上获取自己的生存自信和资源。那么这些孩子永远都是自卑的、
内向的、没有价值的。当然那些社会化的孩子同样没有价值,只是他们看上去很厉害,打架斗殴、抽烟、调戏女同学,看上去很厉害,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自信。这就是乡镇中学现象。
主要问题是什么?主要问题是父母太忙,父母用祖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来教育孩子,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
学习,所以必然是这样的结果。当然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原因是因为留守的问题。一旦留守,那养育孩子的是祖父母。
祖父母对儿童的了解显然是少之更少。因为在他们成长的阶段,活下来吃饱肚子是唯一重要的事情,所以他根本不可能看到这个世界的其他的面或者是很少。所以祖父母养育孩子问题就更多了。

第一,容易限制孩子的探索行为。原因在于他们跑不过这些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当然也不知道探索行为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更关注的是孩子会不会有危险,只要活着就成功一半。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被禁止,那么他虽然活着,但是他的精神已经消亡了,是百分之百的失败。
第二是容易包办,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了。原因在于要去培养一个孩子自主地面对这些自主生活、
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需要一个构建过程。那构建过程还没有真正构建起来之前,这个过程是
比较辛苦的。所以为了避免这段时间的辛苦,直接帮孩子做完,那最后孩子的某些关键能力发展不起来。既然能力也没有,目标也没有,价值观也仅限于吃好喝好,谁有钱谁就是成功,那整个系统都维持在一个很低层次的水平。
这些乡镇中学的孩子,难道你还希望他们有
梦想和目标吗?当然有一部分孩子会有,但是我们说的是普遍都不会有。当然不仅乡镇中学的学生会普遍存在这种问题,城市中学的学生也会出现,只是他们的成因有所不同。他们的形式有所不同。城市里面的孩子可能从小的有很多
梦想,得到的满足也会多一些,但是在
学习上遭遇的压力也会更多,所以最后结果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乡镇中学的孩子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城市中学的孩子是活着没什么劲,结果不都是一样吗?所以只是城市中学抽烟、喝酒、顶撞老师的不是很多,但是自我放弃,得过且过,也不在少数。
关于这个话题的解读就是这些。
那这些孩子的希望在哪里呢?当然是在父母身上。父母把孩子带好了,孩子有力量、有目标,相信未来,他自然会去在我们期望的道路上付诸
努力。如果什么都没有,他拿着什么去
努力呢?我们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他什么也没有,他凭什么能学好呢?所以我们父母只要花一分的力气,你的孩子未来就会创造十分的价值。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核算的投资,远远比你整天多花五个小时,然后去赚二百块钱重要很多,而且回报高很多。相信我们的价值观。好,这个话题就分享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