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为什么心理健全比成绩重要一万倍?


为什么说心理健全比成绩重要一万倍?首先,我们要做这样的判断,必须要简单理清一下,我们培养孩子到底是在培养什么?到底是在给到孩子什么东西?我们先要理顺一下这个问题,培养孩子,你到底是在培养什么?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连这个都没想过,连这个你都说不清楚,你这不是糊涂吗?你这不是瞎胡闹吗?没有方向性,没有目的性,得到的结果一定是一个随机的结果。而且根据墨菲定律,一个人做的大部分事情,如果是随机的,很有可能结果是最糟糕的。

首先,我们培养孩子到底是要得到个什么东西?你说陶老师,我培养孩子我不求什么结果,那我觉得你是骗自己,不可能不求结果,你一定是希望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我们生养孩子,就是为了传承生命,而传承生命,第一是必须要让孩子能活到成年,其次是要拥有未来独立面对未知挑战的能力,这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一个基本的期望?所以你不可能对孩子没有期望。你要说我对孩子没有期望,那是骗人的。如果我们要让孩子能够传承生命,实现人生的重要的目的是他的使命,首先你得活到成年,其次还要获得未来世俗的成功。要活到成年,要获得世俗的成功,你必须要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应对挑战的能力。如果面对一个稍微有难度的事情,或者未知的事情,你就跑了,你就躲起来,你就退缩了,那你永远也没有机会去学会,因为你退缩了。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如果能够面对挑战,即便他有一半的概率会失败,但是也比退缩的人成功的机会大一万倍,因为退缩的那一个人,他没有机会成功。第三,能够运营好家庭,能够应对未知的挑战,这是需要意志力的,是需要一定强度的精神生命力的。能够运营好家庭,还需要什么?还需要高情商的能力,还需要爱别人的能力,还需要看到别人需求,满足别人需求的能力。对一个孩子是有要求的,不可能一点要求都没有,但是这些要求,我们应该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去养成,而不是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所以,我们先要理清,培养孩子到底是在培养什么?你得有基础的操作能力、精神生命力,不能轻易退缩,还能够运营好自己的家庭。这些所需要的能力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孩子未来一生要过得比较容易,他至少要拥有这些基础的能力。我们可以把这种基础的能力,把它看成是一种通用的知识。

通用知识这些能力来自于哪里?我们必须要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如果你想不清楚,说不清楚,你就开始干。请问你在干什么?这些独立生存的能力来自于什么?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其实也不容易。虽然从食物来源上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主要的障碍了,但是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处于一种无法劳动的状态,身体几乎是没有耐力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完全没有太多的自由机会去进行身体的运动。所以,首先需要健康的身体,不用讲大,各位都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第二是健全的身心。什么叫健全的身心?你不会抑郁或者不会持续抑郁,你对人和事情抱有基本的一种好感、善意,这叫健全的身心。第三,有责任承担的意愿。什么叫责任承担?我为什么要责任承担?我只有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才会责任承担。如果我觉得生活无意义,人生无意义,我还承担个啥?说白了,其实就是两样,一个是健康的身体,一个是健全的身心。独立生存能力看上去还比较容易,如果连这个都不容易,那世界上大多数人不都完蛋了吗?除了这个还不够,还要去应对未知的挑战。



能力又源自于什么呢?来自于超强的精神生命力,在我们经验范围之外,在我们舒适圈之外的东西,能不能去接受?能不能去面对?让陶老师去研究编织技术也不是不可以。那得咬着牙去学,不是学不会,从智力上是学得会的,但是压根就不想学会,如果非学会不可,那就得有超强的精神生命力了。我得靠意志力去学,没有超强的意志力,我绝对不会去干,我直接就躺平了。我们说那种没有什么目标梦想,什么也不想干,干点简单的事情,看看电视,刷短视频。不能说这些人活着没有意义,但至少我可以说他可能在精神生命力上是差一点儿意思。

有把握能找到未知事物的规律,这什么意思?注意,我们在研究应对挑战的能力。这是每一个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且是持续面对的问题。因为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工作,未来的一切,包括我们的孩子会怎么样,这一切不都是未知的挑战吗?我们怎么能够坦然面对未知挑战?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在面对未知挑战的时候不焦虑,不恐慌,不去折磨别人?如何才能做到呢?你一定对自己要有信心了,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学习我就能够找到一些事物的规律。因为你已经通过K12,你学了很多很多的通用知识了,你应该把这些通用知识加以利用,组织起来朝某个方向去简单的研究,你就能找到未知事物的规律,你必须要有这样的自信。就像我们说的,学习不就是通过学习已有的知识的规律,慢慢的去洞察未知事物的规律吗?如果你连已有事物的规律你也想不知道,怎么相信自己能探索未知的规律?比如我了解 10 个小孩的特性习性,我大概就知道第11个小孩会是什么样子了,这就叫学习。如果你学了 12年、15年、20年,你还不相信自己对未知的领域能够有把握,那我觉得你根本就没有认真学习,或者你学习都是白学,都是假装学习。但是你注意,我们很多应试教育,他让你上了十几年的学,让你读了十几年的书,最后让你感觉你什么也干不成,你说这个事情有多么可怕。

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能够跟各种人在各种挑战的环境中去追求不同的目标,这是应对未知挑战必须要拥有的一种能力,叫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而有的孩子在学校生活里面不断的抱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心理健全非常重要,为什么?因为我们刚才所讲的应对挑战的能力,主要都是个心理能力,没有说哪个是生理能力,全部都是心理能。没有一个能力是跟现有的学习成绩有关系,没有一个能力跟他的考试分数有关系。



我们再来看现在的应试教育主要的问题。现在的教育主要的问题就是在破坏一个人的这些基础能力。不是在说谁的坏话,我也没有在批评一个具体的人和事物,是在讲一个现象。至于你信不信,你要不要听进去,你要不要采取行动,是你要做的决定,我不能帮你做这个决定。现在的应试教育,什么叫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以考试分数,以考上什么学校为目的所实施的教育,以不择手段,以耗尽孩子生命力为手段的方式来索取成绩的教育,就叫应试教育。不是所有传统学校都是应试教育学校,有的普通学校他们也在实施新教育。我说的是应试教育,我没有说哪个学校。应试教育让孩子没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机会,为什么?因为没有时间,做不完的作业,永远也学不完的东西。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这事你永远也做不完,复习学过的知识,以及预习未学的知识,这两件事情你做得完吗?复习,复习到什么程度?你考了95分,你还可以考96分,你可还可以考 97分呢?既然现在只考了98分,说明你还有复习的空间。一个家长只要相信了我应该让孩子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去预习,我就告诉你,你孩子基本上最重要的事情,你孩子人生中更重要的事情,他基本上就没有机会去干了。所以应试教育让孩子没有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孩子不断的遭遇否定和高压。你说陶老师,我们老师挺好的,不骂人。大家注意,孩子在一个环境中是否遭遇否定,并不是在于一个人说了什么话,经常性的考试和排名是不是对一部分人的否定?把暂时没有做好事情的孩子公布在微信群里面算不算否定?家长又跳出来说,这不是正常的吗?你连这个都不给到孩子,那不被溺爱了吗?那不就生活在温室里面吗?以后就怎么见风雨呢?你搞错没有,孩子只有长健全了,他才有力量去对抗压力。什么叫成年人?成年人就是心智健全了以后的人。成人的心理能力强,是因为他健全了。他要没有健全,他就不能遭遇风雨。所以,首先要给到孩子基础的能力,不能在微信群里面去比较好坏。这事情说简单点叫违法,喜欢用违法的方式去折磨你的孩子。你在家里面去折磨谁也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学校的老师,作为一个社会机构,他不可以做这种非法的手事情。只有愚蠢的家长才会跟老师说,我的孩子要不听话你就随便弄。只有愚蠢的家长才跟老师站在一头去折磨自己的孩子。应试教育让孩子厌倦现实和未来。

当然我知道家长还有很多逻辑。陶老师,这个社会非常残酷,你让孩子现在就适应残酷的竞争,他以后不就如鱼得水了吗?可是事实跟你想的不一样。让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去面对残酷的竞争,只能让这个人提前放弃,不会让这个人崛起。不用跟我讨论,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事情跟你想的不一样。如果你认为你祖传的那套价值观方法论能够培养好孩子,那你就永远也解释不了我们为什么现在总是被卡脖子。持续降低精神生命强度,无法焕发潜能,失去未来的希望。怎么能应对未知挑战和运营好家庭呢?

应试教育不会培养孩子的后天智力,不会教孩子去热爱,不会让孩子去奉献,这些都不会,它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精神的贫穷者,会让孩子变成一个终身的匮乏者。这样的人怎么能去创造价值,能创造财富呢?它主要的结果就是向别人索取认可,索取安全,索取他的需求。



所以,心理健全比考上名校重要一万倍。因为考上名校,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他将寸步难行。而如果你把孩子的主要精力放在应试学习上,那么这个孩子必将心理健全。

如遇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