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小升初的孩子吊儿郎当不成熟,父母咋办?


小升初孩子吊儿郎当不成熟,是件好事,无需担心。我认为这种孩子性格开朗,很快乐,那这是最好的状态。难道希望你的孩子忧心忡忡,愁眉苦脸,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你希望他这个样子吗?可能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多读书,为新学期做好准备。我觉得这不完全对,有少数孩子,如果他热爱学习,或者在学习中受益匪浅,喜欢提前学习,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更多孩子想方设法去寻求快乐,去干有意义的,或者是他当下认知发展需求很大的事情。例如:这个暑假在我们基地,有的孩子非常认真地听陶老师讲课;有的孩子就一门心思去探索新游戏,有的则抓紧享受自由,什么也不干。那应该让他们变成哪种孩子更好?其实这时是没有答案的。还有个孩子,他父母管控得非常严,不让玩手机,上初中了还没手机,那他在家是没自由的,到基地来,发现他拼命寻求学习之外的所有事情,难道这时让他勤奋学习是最好的选择?肯定不是,他来这里努力满足他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没有被满足的那一部分,只有把他的需求满足了,他的身心才会愉悦,才会保持一个人应该有的状态,或者保持一个学生应该为学习做挑战的准备。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在学校生活中没有半点自由,很多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继续让他在假期,或者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奋斗,想想他还能坚持多久?那些初中、高中厌学、辍学的孩子是怎么来的?就是童年基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能承受学习之重压。所以小升初的孩子到底干点什么好呢?很难回答了。孩子正常的话,尽快培养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当然也包括人文历史。小学阶段应该做的铺垫是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因为到了初中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到了初二之后,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出来了,他可以学会物理、化学、哲学,他也可以去理解历史的规律。如果孩子从小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对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这种探索的需求从未被重视过的话,那这些东西对他来说都是未知的东西,他会致力于去寻求玩的机会,而忽略了初中阶段他大脑图像思维开窍以后,重新发现的这个无限丰富的世界,因为他有太多的匮乏,看不见这个事情。所以小升初这个阶段,尽快的让孩子把人文、历史、艺术、自然科学有一些了解、热爱和熟知,要在生活中通过谈话聊天、旅游观光、户外拓展等多种形式进行铺垫。很多家长觉得没意思,他特别想听的如何为新初一的分班考试做准备,为一些新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等,进行提前预习。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很难把孩子培养好。他不想付出心血,不想付出精力,不想在育儿路上用智慧来培养,这肯定是行不通的。当然很多家长说有钱怎么不能培养啊?把孩子送出国,参加国外的旅行,去找一对一的外教,辅导孩子的英语口语。那些有钱人可以做这些事,但是不是因为他有钱就能把孩子培养好?有钱只是他有智慧的一个标志,并不是有钱就能把孩子培养好的主要原因。对,有时我们看见的事实不是事实,没有钱也能把孩子培养好。所以孩子活跃一点,调皮一点,不是什么坏毛病,反而那些一本正经、忧心忡忡的孩子,他才是真的无法专注和高效。目前孩子吊儿郎当,这种情况暂不用管,长大了他的心智会发展,他会越来越成熟,他会遭遇一些挫败,但也会取得一些成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没必要去刻意做些什么,只需要做好良师益友,在孩子没有出现困扰时,你就做伙伴;当孩子出现困扰时,你立马就站出来,给他力量和希望,给他提供强大的精神的支柱。如遇其它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