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孩子初二了,家长没干预,学习跟不上,怎么办?


什么叫“没干预”?你干预了,他就能跟上了?这种归因显然错了。如果对这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当然很难解决问题。孩子学习跟不上,有很多原因:第一、他的抽象思维没有开窍。第二、他的精神生命脆弱。越脆弱,越敏感,就越难以专注。第三、跟老师、跟孩子的关系模式以及孩子的先天和后天智力有关。甚至还跟今天早上出门的时,你有没有多提醒他一句有关。你说了他不爱听的话,他一天都不高兴,他慢慢的就无法专注了。所以,孩子的学习跟很多因素有关,唯一没有关系的就是你的干预,甚至你的干预会起到负面作用。但在幼小阶段看上去父母的干预越多,孩子的学习成绩越好,这是造假,是在逼迫下,孩子无赖地做出了一种学习的选择。到了初、高中,一旦孩子有能力反抗,有机会说不,这种压力带来的结果就显现出来了。也就因为儿时是靠外力驱动,失去了发展自主学习的机会,他就终生难以发展出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到了青春期,外力消失,或者他可对抗外力的时候,自主学习永远也不会发生,外力又没有作用了,他必然会越来越学不进去,越来越没有希望。所以不要以为孩子年幼时用外力控制住了,他长大以后学习就无忧了。小时候培养孩子的重点不是学习习惯,而是自主面对学习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生命中最重要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所以你管控得越厉害,敦促得越多,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就越弱。他未来不可能在学业上真正的取得成功,这是大概率的事情,当然也有例外哈,咱们暂不讨论例外。所以干预没有正向而是负向的关系。如果你以前干预得多,你的孩子必然会越来越乏力,因为他完全没有形成责任,承担自主面对的这个能力。怎么办?首先要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要逐渐开始放手,让他开始逐渐去承担学习的要求和责任。一旦能够胜任现有的学习任务了,才去发现他的禀赋。以禀赋为基础来构建梦想和目标,把现实的学习跟他的梦想目标建立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去实施过程激励。孩子在学习上得到的成功体验会越来越多,得到奖励会越来越多,未来能走的路会越来越多,他就更愿意在这方面投入精力和时间了。所以,一个普通的孩子,他怎么突破现在的困局,就必须要走这条路。没有别的路,如果有,也是因为有人帮你做了这些事。比如某老师某家长做了这些事,让孩子看到希望,构建梦想和目标,让孩子在学习方面体验成功,实施过程激励。确实有一些家长,他不像陶老师这样说的清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重要,哪些先做,哪些后做,他不是很清楚,但他真的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的孩子一定能成功,或者是一定能走到最后,还不至于厌学,这是天生有教育智慧的人。每个人都有禀赋的,真的有一部分家长,他们的禀赋就在教育,所以这些家长他天然就能带好他的孩子,当然有一部分是从父母那里传承下来的。所以要么就是先天传承下来的,要么就是你有拥有这种教育的禀赋。你要是这些都没有,那你就只能跟我们学习“科学育儿底层思维”了,没有别的办法。如遇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