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就
厌学了,怎么办?
家长:我家孩子现在在家上网课,他四年级下课之后每天把自己关到房间里,看各种小视频,其他就什么都不做,也不让我进房间。这个事情我要怎么样去做?
陶勇老师:小学四年级他就控制你了?对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你想怎么样?你希望他怎么样?

家长:我听了您很多的课,也
学习了,我想他现在是不想
学习,我可以允许他这样,但是对于他每天把自己关到房间里,天天刷视频,别的什么都不干这个事情,我想解决的是这个事情。我跟他一起商量,下课之后我们一起去玩,他想玩的尽量玩,他想刷视频也可以每天刷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我觉得怎么着也有一个时间的限度。
陶勇老师:对,是应该的,因为孩子这么小,他应该是有一个规则的。你有没有尝试跟他去说过这个事情?
家长:我一说的话,他就说依旧咋地,就这样去说。我不知道怎么说这个事情了。

陶勇老师:就想让他出去活动活动吗?
家长:但是他也不想。
陶勇老师:需要说清楚。

家长:他不知道出去到底要干什么。我就给他几种选择。比如因为现在疫情也封控,不怎么让出去,我们俩可以去采点树叶回来,做点树叶的手工,或者是我们两个一起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可以听听音乐,或者是听听故事。再不就我们两个一起去打个球什么的。但是他好像都不喜欢,也不想去干这些事情。
陶勇老师:到底是什么问题?如何才能让他喜欢?
家长: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来好的方案。所以今天我就想请您给我出点意见。

陶勇老师:你想的那些事是他喜欢的事吗?
家长:他喜欢的事就是上个电脑,手机看各种视频。
陶勇老师:他喜欢干可以让他干,但是咱们能不能规定一个时间?不是每时每刻对不对?怎么规定一个时间?其实这个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因为晚上他出门活动不方便,所以白天活动或者干点别的,晚上待在家里刷个短视频是可以的。算跟他定个时间。

家长:有时候约定了,但不遵守。比如说我说六点开始看,一个小时之后,人家说我要再看一会,要有点人情味。我说我就再给你宽松一点,再看10 分钟。看完之后,他还要再看。你说这个事情我要怎么做?
陶勇老师:关键是你要找到别的他
能干的事情。
家长:他什么也干不了,已经
厌学厌世了,他就什么也不想干了,你说怎么办?

陶勇老师:现在能不能找到一件他特别愿意干的事,带着他一起去干?就是不见得要带着他,他自己
能干就不用带。如果他刚开始的时候不愿意自己干,可能就需要带着他去干。
家长:就是给他宽松了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的时间。到了之后,他不肯离开,也不肯关手机或者电脑。我要怎么做?
陶勇老师:首先要有规则。规则是什么?规则就是一家人的规则。爸爸妈妈理解,你作为一个小孩喜欢玩对不对?一天要玩多长时间的手机你才满意?要玩十个小时太多了,所以一个孩子坐在那里玩十个小时,对他的视力、对他的身体骨骼各方面都有影响。我们要和他达成一致,达成一个共同能够接受的限度。比如咱们国家规定未成年人是每周可以玩 2 个小时,周末可以玩 2 个小时手机或者游戏。妈妈觉得 2 个小时可能有点太少了,我倒是觉得每天都玩一下是可以的。你觉得每天玩多久合适?这个事儿,它其实是很多问题的一个复杂的呈现。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以前对孩子要求的
比较严格,管控的
比较多,如果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由的感觉,他内心很扭曲,就有一个劲儿在驱使他要去挣脱所有的约束,自由被限制以后,他的身体有一种想要去挣脱这种限制的劲儿。有的孩子其实不想干别的事情,以前被管控的太多了。

所以如果假设在生活中,比如他不玩儿手机,他干别的,如果我们不要去管控,不要经常性的纠正,不要经常性的敦促,他做什么事情都相对是自由的情况下,他反而会自律,反而会去遵守协定。反而是这种管控越多,他就要去争取一种自由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说清楚他到底是真正的是刷短视频的需求,还是还有一种自由生活的需求。所以这个事情就很难弄。不仅仅是这件事情的问题,还要看他的生存环境,他得到的自由玩耍、自由
学习的环境是不是足够宽松。如果不是足够宽松,这件事情很难去达成一致,而且年龄越大,越难达成一致,所以要给他最大的自由和宽松。
但是还要有规则,我们一起去遵守。在宽松自由的环境,所有人都是遵守规则的,在这种管束的环境,孩子就是为了挣脱管束他,他会忽略所有的规则。当然,有人有高压实施的时候,他可能会听话,一旦没有这种高压,他立马就会失控。所以这跟我们平时的环境自由度有关系,同时也跟家庭中规则有关。
咱们家里面怎么讲规则?里面讲规则。有定了规则之后,好像容易打破这个规则,不遵守。这个规则,它不是约束孩子的,它对所有人都有效的。

比如我们不能只要求孩子不能
撒谎,大人也不能
撒谎,我们不能只要求孩子不能去伤害别人,我们大人也不能去伤害别人。我们家里面是不是讲规则的家庭?如果是不讲规则的家庭,谁想说就说,想骂就骂,想纠正就纠正,那孩子大概也是不愿意去配合规则。
家长:行,我就制作大人和孩子一起的规则,我可以跟他一起制定规则。
陶勇老师:可以首先来制定一个规则,这个规则是所有人都要认可的规则。如果是认可的,你就可以按规则来去实施,这就不叫暴力了。我们如果彼此都知道,就不叫暴力。如果没有制定规则,你要去控制,那叫暴力。

家长:孩子他不同意这个事情,我要怎么去做?
陶勇老师:要达成一个同意的规则。比如你说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他说不行,一个小时太短了,十个小时。你说十个小时太长。我不同意,必须要我们什么?什么叫合作?什么叫协商?合作和协商的意义在于,我们要达成一个妥协。每个人都要妥协,你要妥协,他也要妥协。如果对方不同意,不高兴,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定的规则可能不太合理,比如还是半个小时就够了,最后发现半个小时根本不够,我们过一周再调整一下。你要学会用家庭会议的模式,用一种协商的机制来解决问题。

家长:我学了您的课也是用这种家庭会议,但是感觉家庭会议好像我单方面去制定,我说什么他都同意,但是去执行的时候就执行不下去,总是违反这个事情。
陶勇老师:他说同意是真同意还是假同意?“有问题吗?”“好吧,你说的好,就这样办。”是不是因为他觉得跟你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他说什么你都不同意。开家庭会议的时候,你要仔细倾听每一个成员心里的想法。而且你的孩子在你面前要能够敢说真话。他敢不敢说真话,你是通常
习惯性的否定还是倾听、理解、接纳,然后再讨论其中的意义,就是你是什么
态度。平时跟他说话,他对于你有没有信任。
家长:以前说有时候我会否定,但是现在只要出任何意见和想法,我都是能够理解、接纳他的情绪想法,配合他去执行。但是以前的
习惯和过程太长,他对我的信任度没有达到那么高,是这种情况。

陶勇老师:对你的信任度还不够高。他还有些事情不想讲真话,说实话不想跟你说太多,反正说了也白说。
家长:现在我能够接受他说的那些事情,他还是那样我是不是还得需要一段时间,他才能够达到敢跟我说?
陶勇老师:必须要重建信任。但是我也不知道你们之间现在是什么状态。也许就像你说的,你已经做了很大的改变,可能对他来说,可能在关键点上还不值得信任,也就是大多数小事情可能已经可以了,但是在关键问题上,特别是在
学习问题上,在他想要自由玩耍的问题上你仍然是不够接受。

家长:我还要最大程度的去接受他。
陶勇老师:信任关系必须还要继续构建。另外要逐渐构建规则,而不是讲对不对。我们应该讲规则,就是通过协商达成的,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随意就可以通过。有一天你不高兴,单位受气了,你就可以随便去骂,随便说对不对?你要逐渐去顾及这样的一个对规则的信任。
最重要的就是规则意识,通过会议的方式去把它改变。对家庭会议的规则不光是针对孩子,你老数落孩子,或者是你老刷刷电视剧,规则首先要对家长要有约束,当孩子发现这个规则连他父母都很敬重的时候,他才会敬重规则,有了规则的约束,通过简单的规则维系一个系统的平衡就可以了。

家长:老师,我明白了,也懂了,谢谢。
如遇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