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校的孩子想带手机,家长到底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孩子住校想带手机,家长应该同意。
家长问:“孩子高一住校,学校不让带手机。有学生偷带,孩子也想带,怎么回复?”
“带手机容易被没收,如果被没收,你经受得起这样的打击吗?经受得起你就带。”要跟孩子是一伙的,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真的被没收了,你得自己承担这个责任。”可以更多的去讨论一下如果要带要注意哪些措施,“第一,不要影响别人,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带了手机,不要去炫耀你很厉害,容易被暴露。”

你必须要想象一下,孩子在学校,完全生活在监狱里面,你为了让你的孩子不像一个犯人,你就得给他一些自由。不过是不是现在监狱里面也能玩手机,我不知道,也许不能玩,反正我觉得学校跟监狱差不太多。你不要说什么学校规章制度,如果一个规章制度是不合理的、绝情的、没有人性的,这样的规章制度我们不要去追捧它,越追捧,你的孩子受的伤害越多。不是所有的规章制度都要遵循的。比如我不遵守学校的苛刻的反人性的规章制度,我并没有伤害到别人;如果我遵守了,反而是被别人伤害。你要想方设法让你的孩子在这么单调枯燥的学生生活中,去寻求生活的希望。
大家有没有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在那么一个密不透风的监狱里面,安迪冒着生命危险都要去播放片,为什么呀?就是要冲破这个牢笼,就是不要臣服于这种精神的牢笼,一旦你屈服,你就永远也飞不出去了,你永远也没有办法成为自己了,你真的就成了生命的过客,你就永远不是你自己。
很奇怪的是,我们的很多家长恨不得这样的监狱再密一点,再苛刻一点,这样孩子就能生产更高的分数。其实不是这样的,在监狱里面是不可能生产更高分数的,它只会让你潜能受限。

那既然让学生的潜能受限,为什么监狱会存在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想投入更少的心力把这个事情搞定,并没有想让你的潜能焕发,也没打算真的让你能够创造最大的人生价值。他们只是在被迫
劳动的过程中,用他最小的代价来得到最大的结果。
但是对于我们父母来说,并不希望孩子在最简单的手段下得到一个最大的结果,希望的是孩子真正的人生潜能得到最大的焕发,这才是父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