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管孩子越多,孩子未来成功的希望越小?
为什么管得越多,孩子成功的希望越小?首先,你管得越多,孩子就失去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就相当于本来孩子有100条路可走,最后你把他逼得只有一条路走了。那么,是有一百个成功的机会好更容易成功,还是只有一个成功的机会更容易成功呢?毫无疑问,肯定是路越多,成功的概率越大。
它会失去什么呢?为什么会失去更多的可能性呢?
首先,管控代表了你的价值观和你的能力范围。你对孩子的要求,你对他的行为
习惯、
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要求,其实是代表了你的认知范围,你的价值观,它们本身就是有局限的。不光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局限,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很有局限。所以,我唯一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去限制,我的孩子才有更多的可能性。对孩子越要求越多,孩子的限制就越大。

第二条,对孩子的管控越多,孩子就越接近于你的现状。说白了就是他的行为标准,他的模仿对象就是你的认知和能力范围,他做得越好就越像。请问你对自己满意吗?如果你的孩子未来取得跟你一样的成功,以及你的孩子未来取得超越你现在的成功,你更想要哪个呢?你的要求越高,孩子就会失去更多的可能性。因为你已经限制了他的思想,限制了他的言行,限制了他的认知发展,他最多就是成为另外一个你。成为另外一个你那结果是什么?每一个生命,每一个新生命就成为另外一个父母,就是复制他父母的模式,人类文明会进步吗?成为另外一个你很有可能是一种失败。
大家注意,这个专题我们是一层一层推导的。刚才我们说了,如果管控得多,孩子失去了更多的可能,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另外一个你。现在我们又来解读一下,成为另外一个你为什么是一种失败。首先,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命
禀赋,他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一件事情要做的。
用陶行之的说法来讲,就是人生为大事而来,这个大事是什么呢?就是他
禀赋所在的那件事情,每个人都有
禀赋,这是上帝给予每一个人的希望,错过你孩子的
禀赋,错过了上帝给孩子成功的希望,你的基因传承就会出问题。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成功的路径,都有自己的
禀赋。当然
禀赋在一定程度上会遗传,但是会变异。而且同样的
禀赋,他未来要做的事也很不一样。

比如说同样是善于绘画,我们说空间智能很强,然后洞察力很强,视觉能力很强,还有手上的精细操作能力很强。那同样具有这种能力的一个家族,父亲可能去做了一个油画家,孩子有可能最后去搞了一个汽车工业设计。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路径。如果你认为只有成为一个油画家才是一个美术
禀赋的必然之选。孩子很有可能这辈子都不开心,因为他的
禀赋很有可能是我们说的空间智能,再加上这种跟现实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的一个结合,它很有可能是这个东西,而不仅仅是油画的创作。所以,对孩子的管控越多,很有可能就会让孩子错失他的这种
禀赋或者叫潜能最大化发挥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能力发展的时间和契机也不一样。首先这个时代很不一样了,时代很不一样,资源也不一样。如果一个父母不能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来适配合适的资源,他想把自己小时候成功的套路套在孩子身上,这是肯定不成的。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搭建进步的阶梯,还有一个心理学家叫维果茨基,他提出一个术语,叫发展的脚手架,就是作为一个教育者要根据孩子当下的发展提供下一个阶段发展所必须的资源,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容更快地去提高他的认知发展。这是需要父母用智慧去做出的决定,而不是用你的经验。所以最大的可能他会成为另一个你,另外一个你肯定是会被时代淘汰的。我觉得这个世界最好的发明就是人类会死亡。你不死,你控制着资源,但是你的思想又不进步,那这个生命就不能向前发展了。事实上,进化的规律就是这样,所以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另外一个你。
我们说一下为什么,首先生物必须要保持多样性,你去观察,一个美好的环境一定是丰富的、多元的,无论是大自然还是城市都是这样。如果一个自然环境是单调的,枯竭的,那这个环境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所以无论是从社区、从家庭还是从地球文明或者叫地球的生物圈来说,生物要保持多样性。当然,不光生物要保持多样性,基因也要多样性。说白了就是你的基因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比如说你的基因里面,你们家世世代代都画画,但是你不能让你的孩子都去画油画,你不能让你的孩子都画国画,不
能干同样的事,一定要多样化。你管控越多,孩子越听你的,而你总是用老一套的东西去教育他,最后你的基因就很单调了。

不光生物要多样性,基因要多样性,我们一直在讲生命价值也有多样性,为什么很多孩子
学习搞不定了,然后就觉得自己要完蛋,然后就要
躺平了,因为你们都说
学习重要,但是我现在搞不定了,我就完蛋了啊,这就说明这样的孩子生命价值太单一了。
如果孩子生命价值来源多样,
学习只在生命价值中占1/8,占1/6,他还有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时候搞不定
学习他也不会
躺平。所以多样化是一个族群,是一个基因,能够发扬光大的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也不应该让你的孩子成为另外一个你。而且不光不能让孩子成为另外一个你,也不可能让孩子成为另外一个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自己,每一个孩子都会按自己的方式来
学习和成长。比如说你的孩子在
学习上更多,那么他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玩。比如说你的孩子是个小男孩,他现在只有6岁,在教室里面坐不住,他更想到大自然中去奔跑、跳跃、攀爬,那这是他为自己的未来发展而做出的选择。我们认为这个选择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选择。而那些学科老师也好,班主任也好,教育工作者也好,他们给孩子安排的那种
学习并不重要,甚至是有害的。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知道自己当下最重要最需要发展的任务是什么,他会以一种基本需求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你满足了他,他就很快乐。他精神上快乐,同时技能上也得到发展。当他对未来的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他就是快乐的,他就是愉悦。当他未来的发展需求受到抑制、受到限制甚至受到伤害的时候,就会呈现出精神上的痛苦。

我们简单的判断一件事情对还是错,可以根据孩子做这件事情是不是快乐来判断它是不是对的。这个判断标准看上去特别简单,然后特别没有依据,但实际上它是生命发展的底层规律。如果没有这个规律,如果快乐不能奖励正确的行为,痛苦不能阻止错误的行为的话,生命早就灭绝。
难道你后天学的那套东西能够超越人类迄今为止经历了三十几亿年的进化,所能够生生不息的智慧吗?你能超越吗?这就是我们说的要对生命的敬畏,一旦自我的感受失控,就会绝望。什么叫自我的感受失控,当孩子的渴望得不到认可,得不到满足,当下想去做的事情受到了限制,孩子就会觉得要完蛋了,因为关键的能力发展不起来。当然孩子并不是用他的理性思维在思考。只是有一种基因的力量让他产生这种感觉。如果你不让我做这个事,那我这辈子就完蛋了。然后我既然完蛋了,我现在就死给你看,为什么现在就死给你看呢?因为活着就是浪费资源,这是基因的力量驱动。如果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得不到无条件的满足。长此以往,这个生命就没有资格活着,因为活着就是浪费资源,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这就是自然选择的力量。难道你还能跟自然选择的力量去做斗争吗?可能性极低。
为什么你不可能让孩子成为另外一个你,因为一旦你控制多,他一旦自我感受失控,他就会绝望。这个绝望源自于生命底层的需求,一旦没有机会做自己,就会放弃未来这个基因带来的需求。你去讹杀孩子的这种需求,他精神上就会出问题,就什么也干不成,这就是我们说的神经症、
抑郁症、
厌学症的根源。

总结一下,管控越多,孩子就越像你,他就失去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就是他获得快乐与成功的可能性,这就是他自身潜能最大化的焕发的可能性,但是却很难成为另外一个你,就像用复印机复印钞票,不管多好的复印机,它也不可能超过那张钞票。所以他很难成为另外一个你因为他不能做他自己,他就会失去生命的希望,很快就放弃自我。推荐大家看一个电影叫《疯狂原始人》,大概讲的就是你要限制一个人做他自己,那整个系统就会完蛋,整个家族的基因可能就会断掉,因为老天爷会惩罚做错事情的人。当然他不会显著告诉你,但是他以断掉你的基因,来惩罚你做错事情的人,让你断子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