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底层思维读书会:《惊弓之鸟》孕含的教育启示


战国时魏国有个神箭手叫更羸,拥有百步穿杨的本领,有一天他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有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飞过来,一边飞一边叫,更羸看了一下,然后指着大雁对魏王说:“我现在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真有这种本领"?更羸的说法是违反物理常识的,没道理,怎么可能用一个弓就能射下大雁呢?很显然魏王有些半信半疑,“那你试试”。然后更羸没有取箭,拿起弓拉了一个满弦“嗖”的一声,那只大雁闻声想往高空飞,结果扑腾两下,从半空掉下来。魏王看了大吃一惊,你真有这本领,简直是奇迹。更羸笑了笑说,不是我有本领,这只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表明它肯定被射过,或者它身上有伤且很痛。同时这只大雁离开了雁群,孤独无援,心里紧张害怕,然后一听到弓箭声响,就使劲往高处飞,但它一折腾伤口又崩裂了,然后疼痛难忍就掉下来。这就是寓言故事《惊弓之鸟》。听完故事,请大家思考两个简单的问题:“怎样才能成为更羸这样的人,用无箭之弓射下大雁”?真的需要神箭手吗?其实只需要懂大雁的生活习性、生命状态,在不同情况下的内心需求,不用箭也能把它射下来。或许更羸是一个射鸟或养鸟专家,亦或二者相结合,说白了,一个人要想有成就,有价值,要想配得上跟魏王这样的人结交,没本事,那可行不通。更羸的本事是洞察射箭行业所有的秘密。射箭,得了解要射的对象,而且非常精通。如果你做不到精通,门都没有。如果只知道射弓箭的理论,知道什么样的弓,什么样的箭,知道比赛射箭的规则,还必须亲自用弓箭去射过各种各样的猎物,才会成为更羸。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配得上与别人结交,配得上在一个领域里成功,永远不用担心有没有学历?你只需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OK了。更羸做的这些事不就是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在生活中真正的去实践,最后就练成这个水平了吗?但如果只为考一个射箭的文凭,永远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更羸。接下来思考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鸟会被无箭之弓射下”?一只身体健康的鸟,它会被无箭之弓吓趴吗?一只心理健康的鸟,它能轻易脱离雁群,然后孤独地挣扎吗?一只有自信的鸟,它听见弓箭的声音,就会惊慌失措吗?只有受伤的鸟,只有生命价值很低的鸟,只有不断受到伤害永远无法疗愈的鸟,只有生命脆弱的鸟才会轻易放弃,轻易被根本不存在的伤害所伤害。说白了,惊弓之鸟就是一个敏感脆弱的生命,人也是这样。现实咨询过程中,有很多的孩子在学校,对老师本人不满意,对老师的教学不满意,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满意,对同学的人品不满意,对什么都不满,甚至对父母、社会、国家都不满意。很多家长想要去跟孩子讲道理,说服孩子,这都没用,他就是一只惊弓之鸟,别人还没有拉弓,他可能都觉得有人要中伤。“惊弓之鸟”的下场是什么?孤独非常易败,很容易退缩,还没面临真正的挑战,就已经倒下了。所以父母要学会做更羸,要向他学习如何做事、做学问,把所学的真本领付诸实践。就像陶行之讲的“在做中学”,而不是抽象地学一大堆理论。也不要把孩子培养成“惊弓之鸟”,因为这个世界虚张声势的太多了,孩子一旦成为“惊弓之鸟”,他就会觉得所有地方都不安全。唯一可做的是:让孩子变得更强大。好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讲完了,看来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文化瑰宝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