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高中生最近进步很大,老师想要他更努力,结果孩子无法专注了,咋办?


一位家长说,孩子到高二突然觉醒了,由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用功的孩子,上课听讲下课问题、改错都很好,学习成绩由年级 300 名突然冲到前 50 名,班主任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最近因为学校封闭了一个多月,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有走神的现象,老师给他做思想工作,孩子说想家了,心不静,有点学不进去。

这是正常的。这孩子还是未成年人,他需要精神上放松。我们说家庭是心灵的港湾,什么叫心灵的港湾?就是累了你回来,咱家没有风暴。你在外面奔波累了、受伤了或者疲惫了,你回到家庭这个港湾,在家庭中没有任务,没有要求,每个人都互相尊重,每个人不强迫另外一个人,不轻易伤害另一个人,这样每一个家庭成员才会得到疗愈,疗愈好了才能够去面对更多的挑战。你这孩子虽然高二了,但他精神上并没有完全成熟,会有疲惫的时候。再加上学校因为疫情管控限制了自由,学校缺少娱乐,学习时间过长,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持续的伤害。

面对这种伤害,谁的精神生命弱,谁就先倒下。你的孩子现在学不进去了,说白了就是应该回家去充电、去进行疗愈的时候了,他不能再继续在那个环境中战斗了,再战斗下去,他整个生命力就会耗尽,这实际上是一种求救的信号。你说是不是我的孩子缺少挫折教育,我认为不是,我认为只是他的精神生命力比较脆弱敏感。简单地用电池容量来说,别的孩子是两安一小时,你的孩子是一安一小时,你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基本电量不一样。别的孩子天天忍受这种折磨,还剩下一半的电量。你的孩子因为电量本身比别人小,所以表现出即将耗尽的状态。你说作为一个电池,你不可以这么脆弱,这有什么用呢?你只能赶紧给他把电充上。容量小就经常充电,容量大就偶尔充一次电。你的孩子电容量小,那就得经常充电,你就得给他充电的环境。难道你还让他自己发电?自己发电不就变成永动机了。所以你的孩子需要充电,你的孩子需要疗愈,你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需要娱乐,需要什么也不做,需要发呆,他需要这样的疗愈过程。否则我觉得,非常容易厌学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