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收养的小孩6岁之前没有进行过户外探索,家长该如何弥补?
家长:收养的一个 6 岁的孩子在 3 岁之前没怎么带出去玩,怎么弥补他的一些缺失?
陶老师:不管是不是收养的,孩子都需要陪伴,特别是现在家庭很小的情况下,孩子在家里没玩伴,就得有人陪他玩,否则他就觉得无聊。当然有的男孩
比较痴迷于玩积木、玩汽车,这种有痴迷的孩子,带起来就
比较容易,他一玩就是半天。但是只有小的时候带得好的孩子,才会专注地去工作,专注地去玩。如果小的时候带得不好的孩子,精神不宁。
我们说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陪伴太少的孩子,曾经被寄养的孩子,往往都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有点心神不宁,他想要人陪他玩,如果没人陪他玩,他就会觉得索然无味。说白了,他就是需要有人陪伴,因为他缺少安全感。只有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才不需要别人的陪伴,或者是不需要那么多的陪伴。因为他已经感知到自己的生存安全,已经有一定的生命力量去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的事情。所以,安全感越好的孩子,越能专注,越专注的孩子,就越能痴迷于一件事情,他就越容易干好一件事儿。

无论怎么说,孩子小的时候不陪伴好,长大了以后,家长一辈子都得操心。所以我们说 3 岁看大, 7 岁看老。为什么? 3 岁看大,孩子的安全感构建得好还是不好?生命价值高还是不高?他基本的操作能力、认知能力发展得充分还是不充分? 3 岁前你是怎么带孩子的,基本上就已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大部分的情况了。这叫 3 岁看大。 什么叫 7 岁看老? 3- 7 岁这 4 年的时间,家长还可以进行后天治理的开发,还有机会。如果连 7 岁之前的机会也错过了,到了小学以后,虽然还是有机会,但是就要难一点,累一点。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要在工作上,在家务上减少不必要的时间。现代社会是分工合作的时代,不要总想着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干去,少挣点钱,多多休息,把孩子带好了,不用花钱给孩子去上课外班,孩子就能够发展得很好。结果是你家孩子真有希望。那些花钱多的孩子不见得有希望,因为孩子成长得好与不好,特别是在小的时候,跟钱没有太大关系。当孩子需要使用广泛的资源来进行高精尖创作的时候,才跟钱有一些关系。所以宁愿少挣钱,把时间给到孩子,才真有希望,这才是最佳的投资策略。
多陪孩子玩,多陪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或者他该做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不要轻易情绪化,要有耐心教会他做事情,鼓励他去自己面对,孩子就会越来越好。如遇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陶勇老师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