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家长需要刻意训练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吗?


现在家里面有4岁2个月的女孩,想咨询两个问题,如何提高她的时间管理能力。比如他想出去玩,那不是应该快点换衣服和鞋吗?但他就是磨磨唧唧出门前还在玩玩具,而不是在做出门的准备。

首先,你注意孩子视角。你想让孩子来适应你,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让孩子适应你,这始终都不能作为你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要让孩子适应你的速度,而是你要去适应孩子的速度,这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或者观念上的问题。第二,要出去玩,是你的主意还是他的主意?如果是你的主意,他行动起来当然就会磨磨蹭蹭了,因为不是他的需求。这是第二个问题。如果你想要让他配合你,你就得让他知道这件事情,而且让他认可这件事情。第三个就是小孩子,他玩的时候是特别专注的,他会抛却各种念头。家长他是个成年人,他的理性思维比较成熟,所以家长知道计划几点钟要干什么,这件事情如果不干,后果是什么?会意味着什么?家长很清楚这些东西,但是一个4岁的小孩怎么能清楚的知道这些东西呢?4岁小孩不可能知道这些东西,即便知道他也不理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小孩做事情很专注,他专注于当下的工作。所以你想要让他按时,那就得提前说清楚。比如还有10分钟要出门的,你就得提前10分钟跟他讲亲爱的,还有10分钟,我们就该出门喽。还有5分钟的时候再提醒亲爱的,还有5分钟就要出门喽。确保他在这10分钟以内或者更长的时间,确保他能够在这段时间内,他当前的玩乐进度能够达到一个里程碑的进度。如果实在是达不成一个里程碑的进度,我认为应该是听孩子的,晚一点去拖拉一点去,等孩子的事情做好了再去,这样他心情好高兴。如果说你非要硬生生的把他拖走,你生气他生气,这样谁也没有得到好结果,所以我建议第一要提前提醒。其次,如果实在不行,那就让孩子玩够了再走。如果玩够了,太晚了,那就不去了。没有什么事情特别重要,有的家长他就特别喜欢计划,想很多的细节,做很多的准备,甚至邀约很多的人。这样会出现个什么问题。因为我们说孩子他玩起来是很专注的,所以他很容易错过时间。你的计划太多,你的计计划的复杂程度太高,涉及的人太多,这个计划就必须要完成。但是还是有时候真的是他在那拖拖拉拉的,真的完不成。
相当于你每天折腾那些事儿,反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给你们亲子之间带来了冲突的因素。所以要我说的带孩子,随遇而安,随性而为。你比如我,在我小女儿0-3岁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我亲自带他,那个时候我就确保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如果孩子起来,他想玩个别的东西,玩久了,我们就晚一点出去。如果他起的早,他没玩别的,咱们就早一点出去,晚一点出去。早一点出去没什么关系。我们有时候在外面玩的高兴,天气不错,有小朋友就多玩一会儿,回来就晚一点吃饭,如果你觉得必须要按时吃饭,必须要遵守契约,或者是约定的时间,必须要干成什么事儿,你脑子里面的必须太多。我就告诉你,你每天都会着急,每天都会生气,所以我没有计划。当然也有个大计划,每天出去玩2个小时,有时候都不知道去哪儿,早上起来早是吧?反而把事情收拾妥当,然后就出门。所以有时候你把事情看得太重,反而增加了你的困扰,反而让彼此都感觉很糟糕。当然,很多家长说,陶老师从小得养成孩子的时间管理的能力,得养成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的习惯。说的没错,我们要有一个大的计划,大的概念,咱们不能胡乱带孩子。咱们有个概念,但是你也不要太看重这个事,真的是不要太看重,并不重要。很多家庭都是孩子小的时候行为习惯管控的特别好,学习习惯管控的特别好,培养的特别好。你要知道你让孩子做的那么完美,他会额外的付出意志力来自律之控,他整个精神上都会受到压迫。所以人的成长没咱们想的那么简单,没你想的要信守承诺,要按时作息。你以为把这点事情做好了,孩子就能成才?还差距十万八千里。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是超强的精神生命力、好奇心,和求知愈、梦想和目标,做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艺术的铺垫,早期教育,后天教育,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而关于这个时间管理,我也多说两句。一个孩子大体上是应该遵循一个社会要求的,作息规范是应该做到的。但是这些规范已经对孩子来说够严格的了,够多的了,所以咱家里面就不要再额外增加了。而且你注意很多家长觉得,听到别人的讲座,看了一本励志的书,觉得行为习惯,时间管理,什么质控能力,高效的能力,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完全错了。这些能力是一个想要成功,特别想要成功,一直在追求成功的人,自然就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形态。说白了,一个人想要成功,他不自律,他不高效,那肯定是浪费时间,肯定是很难成功。所以这些自律或者是时间管理的品质,是因为他特别想要成功,所以他才能够做到。而不是一个人先做到,他才能成功。这完全是错的。一个人他不想成功,他怎么做得到?你要知道,自律高效是需要付出意志力的。以前有一个家长,这个家长是天津的,后来他们移民到美国去了,是美国还是加拿大,到国外,他孩子还是出问题了。家长他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咨询我,他从小给孩子看成功人士的7个习惯,严格按这7个习惯去要求。孩子。还是在小学的时候,班干部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超强,到了初一就慢慢的就躺平了。其原因就是在小孩子需要自由奔放的时候,太过于自律,太过于去满足成人的需求,孩子的自我没有发展起来。最后非常非常糟糕,移民到国外够宽重的了,已经没有奥数,没有什么排名了,还是躺平。因为小的时候实际投资太厉害了,所以我建议不要把这些作为培养孩子的重要的一个目标。由于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