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骂孩子如何让孩子明事理?
不打骂孩子,如何能让孩子明事理?
我们相信那些爱打孩子的人,他们自己也觉得打骂不好。我甚至认为他们也知道,打骂其实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是让孩子当时迫于压力听话。孩子听话仅限于暴力存在的阶段,一旦暴力消失或者没有高压,他们就不会再按施暴者说的去做。所以,暴力或者打骂这种方式,并不能教会孩子如何做正确的事情,它只是让孩子迫于压力而被迫去做这件事情,一旦压力消失,他们坚决不会去做。打骂的方式,根本没有办法培养孩子好
习惯,没有办法让孩子明事理,没有办法让孩子愿意做正确的事情。打骂是没有什么用的。
那不打骂孩子,如何让孩子明事理?

首先让孩子明事理,我们家长得首先明事理。家长在打骂孩子之前,必须要知道打骂为什么没有用。不光没有用,还会造成伤害,造成孩子精神生命敏感、脆弱,造成孩子面对挑战的事情会退缩。第二,在打骂孩子之前,家长一定要问清楚自己,到底想教育孩子什么。仅仅是想打骂孩子让自己痛快,还是想让他明什么事理。如果只是想打骂孩子,让自己痛快,来解除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来避免自己陷入更多的痛苦和
抑郁,那你就继续打。当然,结果是什么?家长不
抑郁了,孩子会
抑郁,而且孩子会厌世,就是这么一个结果。你到底是想让你的孩子好,还是想让你的孩子不好?你想让你的孩子不好,那你就继续打骂。
家长打骂孩子之前,必须要问自己:“我现在为什么想打骂我的孩子?我到底是在释放我自己的愤怒呢,还是想教育孩子?”如果要教育孩子,就没有必要打骂他。你要教育孩子,你就用一个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既不会造成伤害,而且效果还比打骂更好,你要不要试一下?
打孩子之前,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想清楚,你到底是在泄私愤,让自己爽,还是想要教育孩子。如果是让自己爽,那你就继续打呗.反正你爽了,他就完蛋。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第二,你要清楚的知道,你想教育孩子哪方面的问题。比如孩子做错事情了,该怎么解决。比如孩子今天偷偷把同学的一本书带回来了,没有经过同学的允许,也没有征求别人的意见,那我们说这叫偷窃。也许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叫偷窃,他只是想要把别的书拿回来看一下。他并不是偷窃的目的,实际行为是一种偷窃,这就是违反底线的事情。我们说一个人不可以去伤害别人;不可以强迫别人;别人的东西,未经许可不可以使用,这些都是做人、做事底线的原则。如果你曾经给孩子讲过这个原则,他竟然又犯了,这就叫犯错误。是因为我们跟他讲过这个原则是不能犯的,他仍然犯了,这就叫犯错误。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批评的。怎么批评?首先我们得告诉他触犯了什么错误:一个人不可以在未经别人许可的情况下占有别人的物品和资源,所以你是犯了这个错。我们首先要指明他的错误是什么。还得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你得赶紧把书给人家拿回去,或者是既然今天拿不回去了,你得赶紧给人家打个电话,说你不小心把他的书带回家来了。你因为特别想看一下,现在觉得自己这个事情做得不太好,所以我先跟你说一下,我给你道个歉,明天我给你带回去。你要尽快的采取措施来弥补你的错误。
这不就达成了家长的目的了吗?家长的目的不就是想让他知道偷拿别人的东西不对,同时想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吗?你这样去做不就更好吗?既让孩子懂得了底线,同时也知道处理的方法。他再一次加强了对这种底线规则的意识。这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吗?所以你不需要通过打骂的方式让孩子记住这件事情,你只需要用我说的这个方式去做。孩子既学到了更好的东西,同时他还没有受到伤害,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按这种方式去面对孩子做错事情,而不需要通过打骂的方式来解决。
打骂的方式只是让他害怕,只是让他迫于暴力才去给别人道歉,或者是把东西还回去。但是一旦没有暴力的情况下,他还会做这件事情,因为他并没有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任何东西,他看见的只是暴力,而不是理性的思考。

做不好事情的时候如何避免打骂?刚才我们说的是做错事情,和做不好事情是不同的。做错事情是什么?是明明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做,但是却做了,这叫做错事情。做不好事情是因为孩子做不好,就只能是这个结果了。比如孩子今天应该背诵课文,这个课文很长很复杂,他死活背不过,背起来痛苦,他一旦背起来痛苦,就想
磨蹭,他就拖到12点,作业也做不完。我们可以把这件事情看成是做不好事情。做不好,是因为他能力有限。什么能力有限?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没有良好的记忆策略。他对这篇古文没有基础的认知铺垫,他又不喜欢古文,里面很多字还认不清楚,所以种种原因导致他难以背诵这篇古文,甚至让整个其他的
学习任务都无法完成。我们认为这叫做不好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还表现出孩子
磨蹭、拖延。家长看了就特别生气:明明做不好这件事情,为什么不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反而花大量的时间
磨蹭和拖延?那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孩子面对难以完成的任务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
磨蹭和拖延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家长对儿童的
学习和成长一无所知,就难以理解孩子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容易使用打骂的方式,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这些都是属于暴力。如果一个父母经常性的对孩子使用这种暴力,必然会经常性的为这些事情发生冲突,这个孩子就会非常受伤,他的生命价值一定会非常脆弱、敏感。家长也不会好过,因为他天天都在跟孩子战斗,但是他发现他的目标也实现不了。
那怎么办?首先我们得
学习科学幼儿底层思维,你得了解这件事情孩子做不好,到底是他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是明知故犯的问题。我们家长会认为大多数事情都是明知故犯,其实不是。在我看来,大多数事情都是能力不足做不好。所以做不好事情,打骂是没有用的。打骂并不能让他很快拥有这种能力,只能让他假装坐在桌子面前,看上去在死记硬背,其实他根本没过脑子。所以打骂是不能解决做不好事情的这种问题的。

遇到孩子做不好的事情,你不能去纠正、批评、否定、打骂。因为一旦你使用了这种暴力,孩子就无法专注的去解决这个问题。家长要因此看到孩子能力的缺失,孩子到底是在认知方面有一定的缺失,还是技能方面有一定的缺失?还是过去在艺术方面的铺垫太少带来的结果?还是孩子后天智力没有培养起来?我们逐步去解决这些问题。你只是使用暴力来索取结果,这是不可能的,从逻辑上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去发现,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做不好这些事情,我们以后应该去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让他未来能够逐渐做好事情。这是家长真正要关注的事情。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不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继续索取结果。
孩子不听话,如何避免打骂?经常性的、
习惯性的使用打骂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有更好的方法,我们不知道如何做更好。我们只是
习惯性的使用祖传的模式去对待孩子。我们父母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听话,想让孩子做正确的事情,但是因为他们缺少对儿童的了解,缺少更好的办法,才使用打骂这种方式。我们要给家长方法和理念,遇到孩子不听话,在不使用打骂方式的情况下,如何去解决,让孩子变得更听话。通过打骂,让孩子听你的,马上把这件事情做了,只是因为他打不过你。一旦他长大,打得过你了,你以前所有的教育全部都没有了,而且你的孩子变得简单粗暴,他以后会用这种方式来对待你,或者对待他的家人。所以整个家族、他的未来都会陷入一种痛苦的深渊。所以打骂这种方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到底该怎么办?孩子不听话,首先我们要去看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是不是你说话难听?是不是你说话在否定孩子的价值?是不是你在强迫孩子?也就是你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简单粗暴?你做的事情是不是低
情商的事情?你做的事情是不是正在对孩子的精神生命造成伤害?如果是这样,他当然不会听了。如果你的孩子很多方面都不听你的,说明你一定有问题,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父母。你的孩子不愿意跟你合作,他有很多对抗在里面,就说明你的教养方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会遇到这种情况,孩子经常性的、频繁的跟你发生冲突,什么事情都不想听你的,都不按你说的去做,一定是你自己的教养方式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你就做的不是人事,你说的不是人话,所以人才不跟你合作。这么简单。所以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父母自己。

孩子不听话,父母要
学习。你说话难听,你没看到他的需求,你只是在索取,从未付出。你一大堆的毛病,却想让你的孩子怎么都好,不可能。孩子不听话,就说明我们看不到孩子的需求,我们说话的方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父母要
学习,
学习如何跟孩子相处,
学习看到孩子的需求,
学习满足孩子需求,
学习无条件的爱孩子,
学习高
情商的言行。如果你做不到这些,你的孩子不可能听话,他不想跟你合作。
就算你全部都做得很好。高
情商理解、无条件的爱,你的孩子仍然有可能会不听你的话,那是因为他要去面向未来,去发展自己。而你所说的那些事儿,你对孩子的那些要求,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如果你的孩子都听你的,他整个身心,他未来无限的可能都局限在你的认知水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自己各方面都做得比我还好,孩子也有可能在一些事情上不会听你的,是因为他要做他自己。
比如我的孩子,我对他挺好的,我也爱他,理解他,满足他。还有些事情仍然不会听我的,我就得听他的。为什么?只要他做的这件事情,既没有显著的伤害他自己,也没有显著伤害到别人。他们既没有使用暴力,也没有强迫别人。他就有他的权利,就有他的自由,我们就不能轻易去控制和改变。我们应该让孩子有机会让他做自己。所以不是孩子所有的话都应该听我们的。我们
学习家庭教育,我们成长,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所有话都听我们的,而是让他愿意跟我们合作,成为更好的自己。部分选择,我们仍然得听从他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