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学习成绩落后,有时有信心有时很灰心,怎么激励?
高二女生喜欢护肤化妆,家长应该反对还是支持?
“我孩子是高二女生,
学习成绩现在
比较落后,她有时候有信心,有时候又感觉没信心。”
“什么时候有信心,什么时候没信心?

“也不知道,好像没有什么规律。平时
学习的时候她也不着急,考前她就很担心。”
哈哈哈哈,怕考不好。
“考完以后有时候说要好好的赶上去,说她有个方法,但是后来又看到她行动消极,说不想读。”

“第二个问题就是花钱太多。”
“她都怎么花钱?“
“现在跟她协商的零花钱是1200一个月。当时说1200包括她买一些护肤品和平时一些她爱重复买的东西。”

“日常用品。”
“对,但是现在达到 1200 的额度时候,基本上还是用在游戏方面,其他的用品还是让我来给她买。”
“就是没有计划,没有预算思维,一下子把预算的所有钱用光了,成了月光族了,是吧?”

“很快就成为月光族。护肤品、洗涤用品其实根本都不缺,家里都有,很多。但是她买了还想再买。
“他通过买护肤品得到某种快乐,对不对?她买的是快乐,买的不是护肤品,对吧?”
“对,包括零食她都是买的多多的,过期。最近唇膏买了六七只,我又给她找出来好几只。”

“都没有用完。”
“嗯,但是他说那不一样,非得重新再买。”
“主要还是有钱。哈哈哈。”

“那是我给她买的,不是用她自己的钱买。不给她买她就不高兴,闹情绪,或者死打烂缠。”
“那死打烂缠你就同意她?”
“对,一看到她那个情绪,她反正就有办法。”

“你就是拿钱买安心是不是?”
“对。有时候我坚持到底,她就很生气。”
“那后面她又改变策略,就撒娇缠着你,反正是各种各样的套路你,你被他控制了。”

“对,就像昨天她又要买唇膏、身体乳,还有一些鞋子。”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的孩子会打扮吗?觉得她的装扮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方面?比如说她对一些细节的辨识,对细节的搭配有没有一些
比较独到的看法?”
“穿的校服没有办法搭,但是她会对头发、皮肤,还有袜子、鞋子,她还是
比较正常的搭,不会违反学校规定。”

“不是。我说的不是违不违反,我说的是她的搭配。她对这些细节有没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辨识?比如口红有什么不同?这几双看上去差不多的鞋子其实有很多细节的不同,她有没有这种能力?”
“她是有这种能力,口红在我看来差不多都一样,在她看来就是颜色的区别,都会涂在手上来
比较。口红她说好像买来就
比较安心的,实际上她也不会到学校去用。周末,她在家
比较研究。”
“按规则, 1200包括她的护肤品、洗发用品。如果坚持按这个规则来,她情绪就不大好,感觉到她有点不太想去学校了。这不是故意吓人的,是心里面的变化。你拒绝多了,她不是刻意要拿这个威胁你,是真的。”

“但是我感觉到她情绪失落以后不想学了,还不如说拒绝她,可能起床就没有那么积极,或者是在学校就想着怎么样说服我给她买这些东西,我是这样感觉。”
“她现在是读的什么学校?”
“公立的学校。”

“她现在
学习行还是不行?”
“
学习成绩一般。我就在想,如果我坚持这个原则,他不开心,那我就让他不开心一阵子。”
“我觉得这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你的孩子在学校里坚持不下去
学习,只要不通过其他方式让她得到心理的满足,如果纯粹让她去面对现在的
学习,是坚持不下去的。她可能存在一点精神生命
比较脆弱的问题,她有点
厌学,她可能是通过买护肤品,买零食,包括玩游戏,通过这种行为获得一定的生命价值,或者获得一些快乐的感受,来对抗
学习的这种痛苦压力。这是其中一个问题,要解决。”

“还有一个问题是规则的问题。现在你被她绑架了,就是你被她 PUA 了,她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达成她的目的。这也是一个问题。家庭里面还是得有个规则。虽然孩子这种需求,想要快乐,对穿衣打扮这方面可能是有一定的
禀赋,这个
禀赋是需要满足的。这个需求的满足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我们要去观察她的
禀赋,看到她未来成长的方向,这是另外一件事情,这个事情也需要另外去探讨。就规则本身来讲,我们还是得有个规则,有个底线的规则。这个规则我们可以有例外,但是不能每次都例外。每次都例外,那不就没有规则了吗?没有规则了,她累,你也累。每次都要靠谈判,靠撒泼打滚。所以这个也是需要去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开家庭会议重新讨论一下这个规则。”
“以前我定的这个规则,现在看上去是不适用了,因为它根本就实现不了,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去讨论。这个讨论就必须要通过开家庭会议来决定,因为必须要有一个公正的解决机制,不能每次都靠撒泼打滚来解决问题。这个也是需要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说的,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在穿衣打扮方面有一定的
禀赋。到底是不是她的
禀赋,需要去辨识一下,确认一下。如果是
禀赋,我们就必须要投入一些资源让她研究,因为她
禀赋所在的事情满足了她能获得快乐,同时她能够很快达到一个专业水平,这才是她安身立命之本。她尽早就有了
梦想和目标,她未来的
学习就会走得更顺。这也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她周一到周五都没有手机,平时就用我的手机,晚上 10 点多钟用我的手机说看一看物流点出来很多她喜欢的东西。昨天我也跟她沟通,我说你做得很好,我的手机以后就放在单位不带回来,我弄了一个老人机,她也看到了,我说我以后就用老人机,因为我的这个颈椎,医生建议我要尽量少用手机。”
“通过这种方式来管控她使用手机,是吗?你觉得会有效吗?也许现在没有机会买很多东西,但是她对买东西的渴望会增加,还是会消失?肯定还是会渴望的。如果她的身心都在处于渴望状态,她什么时候去
学习?
“你觉得这个事情会浪费她的
学习时间,她的整个生命价值
比较低,系统不够强健,容易脆弱敏感,容易情绪化。她要是强健的话,应该是有一个笃定的方向和一个笃定的持续可输出的行为。大概是这样的,说明她在
厌学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辨识一下她那些寻求快乐的行为,到底是在探索还是在自我疗愈,包括她的购物、玩游戏、玩手机。我们要看她的
厌学水平来判断她到底是探索还是自我疗愈。如果是自我疗愈,你对她的这些管控的计划要进行调整。我觉得她可能还是属于自我疗愈。她通过购物来满足自己的匮乏的需求,肯定是过去的成长有很多缺失,但是现在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应该不是唯一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去了解所有的问题成因,然后在未来的生活中进行调整。”

“大概有一些什么原因?要说这些原因不外乎就是几个方面。小的时候有创伤的经历,比如说被遗弃过、校园暴力,师生之间有显著的冲突矛盾,跟同学无法建立连接,父母经常性的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敦促、高标准严要求,这些都会导致她的精神生命成长无法达到她的生理年龄的需求。比如她现在 12 岁,可能心理年龄就只有 8 岁。”
“我们先要辨识问题,我觉得你孩子很有可能在那方面有
禀赋,但是很有可能她也是一种疗愈的动作,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