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学习的苦,未来就要吃生活的苦”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的?而且非常坑人!
有一种说法,
学习的苦是最轻松的苦,不吃
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中国都崇尚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吃这种苦,对人生真的有意义吗?这难道不是自讨苦吃吗?
对现在来说,肯定是自讨苦吃。在以前不是,以前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资源有限竞争就会很激烈。所以每一个人都拼命的想要活下来,要养活自己的家庭。那个时候活下来是最重要的需求,这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底层的需求——生理需求。当生理需求受限的时候,一个人就会爆发出潜能,为了吃饱肚子,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就成为一个非常强烈的动力,包括头悬梁锥刺股,想出人头地,不出人头地,别人看不起。
在这种想要改变命运的情况下,选择了吃苦,然后真的成功了。但是请注意,不是说吃苦就能成功。全世界那么多苦难中的人哪个不吃苦啊?成功的有几个?其实越吃苦成功的人越少。我们说的是吃苦,它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认为在基本生存不受保障的情况下,吃苦是有意义的。因为想要活下来,求生的本能是一种能力。

但是,现在的孩子面临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不光能吃饱还能吃好了。我们人类认为最好的那些东西,蛋奶肉基本能实现自由了。
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吃苦呢?这也是导致现在的很多孩子
躺平的一个原因,就是当生存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我们人生的意义有没有找到,干嘛要去吃这个苦呢?另外一个驱动力叫每一个人都想做最好的自己,这也是一个很强大的驱动力,但是这个驱动力已经被现实生活给粉碎了。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说
学习是唯一重要的事儿,如果这个月考不好,期末就完蛋,中高考就完蛋,这辈子也就完蛋了。
学习那么重要,可是为什么我内心是痛苦反感,而且学不好呢?既然这么做,我却学不好,我是不是就已经完蛋了呢?还怎么去做最好的自己呢?不可能了,生活的苦没有了,想要做最好自己的希望给现实生活毁灭了,还有什么意义呢?那就是
躺平就好了。

所以不是什么头悬梁锥刺股这种苦中苦的问题,而是在于我们能不能给孩子希望的问题。不能吃饱饭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精神上的希望也给毁灭了,不还是没有希望吗?不还是活在一个令人恐慌、焦虑无助的世界吗?所以我们下一步就是要达到精神上的小康。现在我们是生活上的小康,下一步要做到精神上的小康。精神上的小康还需要吃苦吗?如果人类活着就是为了吃苦,活着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
比较深奥,我也说了我的意见了,虽然不见得能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