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有家长想知道自私的孩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他罗列了孩子以下行为:孩子和小
朋友一起
吃饭,看到别的小
朋友某个菜吃得多,他就去抢着吃。家庭聚会或和家长在一起时,他总去和别人抢,好像怕这个菜被吃光了似的,感觉这行为
比较自私。其实这是一种探索食物的好时机。如果在自家里,你让他吃他不喜欢吃的菜,还抢吗?家长说这倒没有,孩子食欲特别好,家境优越,大家都挺偏爱他,有好吃的都先给他,但为何他还要怕这个东西被别人吃光了?一个小孩他想占有足够多的食物,这算是一种聪明的行为,但家长觉得不应该培养他这种品质。唉,先别说品质的问题,现在物质极大丰富,没有必要干这个事儿,说明他有点反应过度了。他这个聪明行为,想让自己不要饿肚子,这个聪明行为其实是不太必要的。但刚才我们说的”现在已经物质极大丰富“这个概念或判断是经过成年人对复杂信息加工得出的一个判断,那小孩子应该只是本能的反应。所以对此可任其发展,不需要做什么特殊的引导。当孩子18岁还会这样干吗?家长觉得18岁他这个
习惯可能不会特别明显,因为在社会化情况下,他会在意人们的看法,但是他的这种自私的行为,可能会衍生到别的这个方面。建议家长不要把这个事情上升到一个品格的高度啊。这个事是他的本能需求,他确实采取了一个策略,但他的认知没有发展到一定高度,他无法判断这个反应是否合理,所以他做出了让我们觉得不太合理的事,这跟品格没什么关系。其实他也不是没吃饱,谁见过有18岁的人在饭桌上吃饱了还要使劲夹菜的?或许以前在农村见过,但现在基本上见不到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这个资源没必要靠抢夺了,而且他长大以后,自己就明白不需要这样干了。另外小孩子喜欢踢那个小动物,这种行为应该纠正吗?请先判断一下他这个动作是跟小动物玩还是去欺负他?你的孩时是不是经常受委屈?是谁造成的?家长觉得孩子爸爸有时挺情绪化,对小孩发
脾气或吼小孩,有时没有缘故就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那相当于欺负小孩。孩子被大人欺负了,他无法主持正义公平,自己很委屈,内心不平衡,他生命价值降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很差劲的人,他就只能去欺负弱小了。家长还担心孩子的爱心不够,怀疑是不是先天性的?还是遗传基因发生了突变?陶老师认为这个跟基因没什么关系,一个小孩得到了爱,他才会去爱别人。他得到了别人足够多的理解和信任,他才学会去信任别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要先避免我们已知的,做得不太好的,然后再去考虑别的因素。比如:经常性的纠正、敦促,如果有,得先把这个问题杜绝了,再去考虑别的。如遇其它家庭育儿困惑,可私信咨询陶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