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自由自主安排作息,能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会不会失控?
有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13岁,男孩。这个假期他要我给他一个人单独的时间7天以上。暑假要放松。我观察了,他基本上都是在上网聊天游戏,还熬夜到三四点,白天睡到中午。我好怕他沉迷游戏,他爸爸说要他玩够了他就不欠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够调整好,现在
作息都不规律了,更别说作业。”
你这个担心的是非常普遍的,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概率是没有办法把自己自律成一个父母想要的那个样子。你担心的这些事,它已经发生了或者是迟早会发生。
我个人觉得你可能担心的问题有点跑偏。其实你注意,你的孩子这些需求都是正常的。在我们“青春期孩子父母的训练营”里面专门讲过一个问题,就是孩子想要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关上门去捣鼓一些事,我们称之为他正在做自己的国王,他要在自己的领地里面用他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和探索。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完成自我认同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同时也是整理他混乱的价值观的一个过程。说简单一点,就是他在进行自我探索,他在对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内心进行一个自我探索和构建的过程。那这个过程必须要拥有足够多的自由和尊严,所以他希望你不要管他,这是他的需求。

他既然提出这个事,同时又说明他在生活中得到的自由太少,恐怕是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完成别人的心愿。而现在他想要利用暑假来完成一下自己的心愿,来发展一下自我,让自我更加健全,更有力量。这是他在假期里面想做的一件事。我认为这就是成长,这是自我的发现、自我的成长、自我的探索、自我的构建,这个过程必不可少。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很有可能这个孩子以后就没有想要构建自我的意愿,或者是他的自我就永远发展不起来,自我的心理的能力、自我的评价跟内在自我的连接就完成不了。如果完成不了的话,它的生命价值就是有缺陷的,他的精神生命的强度就是有缺陷的。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这是孩子能够抓住不同年龄阶段关键的发展能力,他自己去做的一些事。
按道理说,这些事都是应该由父母或者是学校环境应该给到他们的。孩子从能够行动以来,他就已经开始探索自我了,应该是那个时候就应该给到孩子足够多的自由。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孩子是缺少自由,缺少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的。所以这个环境还需要改善。就像爸爸说的那样,就让他去折腾够了,那他在玩的方面或者在自我探索的方面,这个需求就满足了他的成长的意愿,就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了。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样,他的安全的需求得到满足,他的爱与归属的需求得到满足,他可能就需要去追求更高层级的满足了。这个过程不就是成长的过程吗?我觉得爸爸说得很有道理,就按他说的去做就好了。
但是我知道有很多家长很担心,比如说孩子会不会玩更多的游戏,玩更多的手机?我认为,肯定会有更多的时间在探索手机。那这种探索它到底有没有意义呢?当然有意义了。一个是缓解精神上的痛。还有一个是通过手机这种最容易的方式去拓展认知和这种抽象的行为边界的一种方式。所以他肯定会在玩手机上时间更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你不可能因为为了让孩子少玩手机,那你就限制他的探索,限制他的自我疗愈。如果说你要去限制他玩手机,其实他很多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包括自我探索的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毕竟孩子可能除了手机,他也没有太多的
习惯通过
阅读去探索。所以我认为无论你高兴还是不高兴,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间,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不给,表面上看有些事情被你控制住了,但实际上这个孩子很多能力发展不起来。因为这些能力它是在未来一生中,它是很重要的。当然可能看上去对当下的
学习成绩好像没什么用,甚至有反作用,但是这对他一生的发展是有巨大作用的。
很多家长看不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很多家长没有参加系统
学习,没有成为一个
比较专业型的家长,他确实是理解不了这个问题。我的意见就是听爸爸的,因为该给他的必须要给,否则一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