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到底是疗愈,还是溺爱?
我儿子 6 年级,他现在也是在公立学校,有时候
学习压力
比较大,孩子经常会说很累,心理压力很大等等。偶尔他会有这样的一种抱怨或者是情绪的宣泄,所以我每个月都会给他请一次假,带他出去玩一次。这受到了我们家所有人,从我父母到我老公的强烈的反对。所以我就有点困惑,我是希望能够满足他的需求,让他有更大的力量去面对接下来的
学习压力等等。但是我老公说我这样是溺爱,是不会坚持。
他们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你有困惑也很正常,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你还要反着做,你就不正常了。我觉得还是要先满足孩子作为人的一些需求,再考虑其他的。因为我儿子体育特别好,但是老师要求成绩不到 85 分以上不让参加班委会竞选的,所以我儿子自己就放弃了,他觉得很沮丧。其实我当时挺愤怒的,但是我也没有办法。我跟他说老师的这种方式是不对的。评价一个人要有很多维度,他是否善良,是否愿意帮助人,是否有其他方面的特长等等,
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不代表你不好不优秀。你也不用去跟他去辩论或者是指责他。你清楚就好,因为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我们有我们的想法就好。包括跟
朋友相处,也不要以成绩来衡量这个人,包括对你自己,但是实际上他很小,他在学校受的影响
比较大。我在
努力的去做,但是实际上可能达不到期望的影响力。
我想让他不要在意老师,现在整个学校以成绩,成绩好的很厉害,成绩不好的人,学生都觉得灰溜溜的。我希望他不要受到这种影响过大。但是在学校评价体系下,他们的价值还真的是被成绩所决定的,所以会影响他的一种自信心。这就是不懂教育的人在做。教育给家长带来的痛苦,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负担。他让家长把带孩子变得越来越难,他持续的在消耗家长的生命力,看不到希望,就是这样。所以为什么要双减,为什么要对学校的教育乱象进行改革,要逐渐的去解决这些问题。我真心希望再过 20 年,我们的孙子那一代有所改观。因为有那么多的人在传播家庭教育,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独立思考,开始质疑现在的这种模式,也开始在采取一些措施来去解决这些伤害。

我家是一个重点学区,我经过极力争取,已经跟老公达成一致了。我们要放弃重点学区,可能要去一个私立国际学校,或者是一个在乡镇的新式学校。因为我们小区的我见过的所有初中的孩子,以前是活泼伶俐的,上了重点中学之后,我见他们每个人都是形容枯槁,感觉非常吓人。初中的孩子,重点中学的应该都成绩很好的孩子,他们的
梦想就是找一个将来赚钱多的工作,什么牙医,教师,公务员,特别现实。我听完觉得好恐怖,特别悲哀,他们一生都不会快乐,他们只是在追求最底层的生存需求。他当了牙医,他收入高,他也是活在最底层,他精神上活,永远活在底层。
现在很多孩子初中阶段就已经考虑到未来的生存问题。这种生活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已经从成人现在下移到了初中生。小孩子不应该考虑这些问题,小孩子应该考虑的是当下。我喜欢玩什么,什么东西有趣,我得研究,我得把这个东西玩到极致。他应该去追求自身的发展,而不是迫于生存考虑,那是成年人的需求。所以成年人很坏,把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下放给孩子去干,好像是家长缓解压力一种方式,好像他把这些东西传递给孩子了,感觉自己做到了家长的一些义务,或者自己的压力得到了一些释放。其实并非是生存又如此之艰难,而是家长从小接受了错误的教育,所以他们生存才越来越艰难。
我都产生极端的想法了,因为我儿子六年级,现在每周至少要说一两次,太累了,我都想给他休学了。

不要主动休学,你只需要去给他更多的自由和快乐的生活,就能了疗愈,就能对抗。只要让他在家的那点时间多一点快乐,多一点自由,他就能够得到满足了。以后他就可以再使劲了。在去发掘点他痴迷的事情。如果没有痴迷的事情,他的身心无法得到这种深度的满足。这个事要多用点心,因为时间越晚,他在
学习上用力越多,他就越要去自我疗愈,而不是去追求未来了,那个时候就更难找了。小学还好一点,小学毕竟离
中考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在生活中多观察。要把这个事儿当成一个紧急且重要的事儿。
梦想和目标课程里面讲的,你再反复听几遍,听到你找到感觉为止。每一遍你得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就没事的时候听,做饭的时候听,散步的时候听,刷碗的时候听,干活也不累了,时间也过得快了。反复听,你会持续得到能持续听到新的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