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思维教育官网

没有梦想和目标是小学生的常态,后果不堪设想。


有人说没有梦想和目标才是大多数小学生的常态,这个是事实,不代表这就是最好的选择。只能说大多数父母不具备引领孩子拥有梦想和目标的能力,或者是大多数孩子的禀赋没有被发现。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导致学习需要靠咬着牙坚持。成长没有方向,为了成绩,为了名校这种虚无的目标进行学习,才会导致大多数孩子提前厌学厌世,就算走到了学业的终点,也很容易出现空心病。当然禀赋没有被发现也有很多原因,在强大的抽象学习的需求掩盖下,一个孩子合理的需求,个人的特征完全被忽视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这才是一个问题。这也证明了中国为什么处处被卡脖子,只因大多数孩子自身的潜能无法正常的发挥,他在真正顶尖的项目上很难有热爱,有专注。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孩子成长环境的现状是什么,我们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如果父母对人生没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凡事缺乏主见,一味跟风,这大概率是行不通的。因为这种从众心理是人类几百万年以来进化出来的最有效的选择。但是现实社会跟几百万年以来大多数时间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村庄生活的方式很简单,天天种地,就那点事儿,没有太多复杂的社会环境,人生没有太多别的可能。所以在过去那种单一的生活环境中,你从众是没有问题的,你要不从众可能要倒大霉,只有从众才能更好的活下来。但现在跟以前的生存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现在的竞争是整个世界级别的竞争,你的孩子在跟全世界的人竞争,而不是跟村里的人竞争。如果在新时代背景下,还在跟风的话,那大概率就是变成韭菜,变成垫底的人,变成别人利用的对象,变成别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你一生大多数的劳动都是在用于构建别人的利益,所以一定要独立思考。如遇家庭育儿困惑,欢迎私信咨询陶勇老师。

 

Collect from 底层思维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