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放学回家就沉迷游戏或电视,废寝忘食,咋办?
两孩子(一个6岁,另一个8岁)放学回到家便痴迷电视或游戏,废寝忘食,家长如何定规则?如何让孩子沉迷更有意义的事?是尊重他们继续玩够了再
吃饭,还是强行打断要求他们按时
吃饭洗澡?
首先教育引导孩子要有规则,规则是什么?该
吃饭时要
吃饭,该洗澡了要洗澡。但只有规则还不够,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冲突。规则要灵活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规定12:30
吃饭,那么12:20就要提醒:亲爱的,已12:20了吖,到了12:30他还在玩,怎么办?你把它夺过来,估计会打起来。那得宽容他把这一局打完再
吃饭,这是可以的,父母内心要稍微准备一点时间来浪费。不是你说多少就是多少,小孩怎么可能做得到?所以只要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去理解、包容孩子,他也不会轻易跟父母对抗或情绪化,虽然他也不愿意,但因你对他好,他会给你面子。所以一方面必须要有规则,规则下也要有一点例外,必须要这样去做。另一方面,两个孩子总看电视、玩游戏,很显然他们的家庭生活非常单调,他们将来就只熟悉电视和游戏。世界如此之广大,如此之神奇,如此之精彩,如果他们只玩手机或看电视,可能就错过了太多精彩。因此父母要安排好时间,陪他们运动、
阅读、旅行、野餐等,把业余生活搞得丰富多彩,忙得不可开交,这样他们自然没那么多时间去看电视或玩游戏。即便是看电视,那也是有选择、有目的,比如:看一会少儿频道,再看一会儿自然科学类的电视。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但对家长来说确实有点要求,特别是年龄偏大,思想
比较传统,自己生命价值又较低的那些家长,自己都想
躺平,哪有时间去想那么多的花样来陪孩子玩个开心?如果不去行动,听之任之,最后结果就是孩子除了看电视,就是玩游戏,没有别的。无论孩子智商高低与否,无论他的
脾气好坏,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意义之事值得他去做,去深度探究,不断进取,他就只能做一些简单、无聊的事。长此以往,他慢慢对这个世界没什么探索欲了,然后就沉迷在这种感官刺激之中了此一生。那时你希望孩子能对什么都感兴趣,能考高分,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如果你想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定规则;第二、需要设计很多活动,让孩子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体验快乐;第三、规则要有例外,父母通情,孩子才会达理。当然这样做了并不代表孩子什么都如我们所愿,什么都自觉,什么都顺从。当然他仍然想争取更多时间去玩,这是正常的,所以业余需要安排更丰富的家庭亲子活动去陪伴孩子,带着孩子去探究一些了不起的事。这样他自然就会讨厌那些简单无聊的,不能带来真正快乐的东西。当然玩网络游戏也会有快乐体验,但那种体验跟现实生活中通过艰辛的
努力,然后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去搭建平台。当然搭建这个平台不是说什么事都需父母亲历亲为,有些是可以花钱解决的。需要父母作规划和选择,如果什么也不想干,只想让孩子听话,这大概率是越来越不听话,而且几乎会越来越沉迷于网络游戏之类的。因为生活无意义,除了看电视、玩游戏,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