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十万个为什么”不同维度下之“为何要活着”?
家长问:为何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或者常常问自己,问父母,问老师,问同学为什么要活着?许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
陶老师回复:家长一般认为孩子活着,好吃好喝不就完了吗?干嘛还问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个好问题,是一个所有青少年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未来要做什么?那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就是为了传承人类的生命,这是我们研究得来的结果。那为什么要传成生命呢?这个不用解释。为什么所有生命都有一种天然的冲动,拼命地想复制并传承自己的基因。没有为什么,就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复制自己的基因,但孩子其实问的是
学习这么累,生活太没意思,想做的事不能做,我活着是为了什么?真正思考生命本质的孩子,那不是遭遇痛苦,往往都是闲得无聊,然后在思考星辰大海的孩子才会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出于了传承生命,不用思考,但大多数孩子所思考的“为什么活着”,实际上指的是既然
学习那么累,生活那么苦,那么无意义,为什么还要去面对?家长该怎么回答?
学习那么痛苦,为什么要去追求啊?为什么?为了以后有好工作?你确定吗?那就算以后有好工作,那为什么要为虚无的,不确定的未来而承受如此痛苦的煎熬?有这种逻辑吗?所以没几个家长能说明白,家长的说法大多是:我们以前饭都吃不饱,更谈不上山珍海味,也没有这么多好玩的,那时都没这么多毛病。父母有没有毛病,跟孩子有没有这个感受,那可不是同一回事啊!所以父母要思考,既然
学习那么苦,毫无意义,有趣的事禁做,而允许做的事又很无聊,那为何要活着?父母首先要思考一下这个事,如果想不明白,那做出的所有决定几乎都是为了考高分,考
名校,实际上这些决定十有八九是错的。很多家长不信,那怎么会错呢?如果错的话,这个社会不就崩溃了吗?就算不是彻底错,至少大部分是错的,所以会导致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无法最大化地发挥。如果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天才,但经过父母这样的教育,结果从天才才变成了蠢才,这就叫潜能大打折扣。这样就明白为什么现在处处被卡脖子呢?就是不懂教育的父母所致。所以我们先要明白为什么要活着,不要盲目从众,以为好像是合理的,大家越是要这样干,你就要另其道而行之,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人,那你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意义。